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批女青年、女学生、女工程技术人员听从祖国召唤,从祖国的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来到位于新疆富蕴县的可可托海矿区。她们与当地妇女同胞一起参与挖矿、背矿、保后勤……默默奉献着青春,她们被亲切地称为“矿山母亲”。走过非凡的岁月,“矿山母亲”这支力量如今更以一种富含着新时代的精神符号,汲取着新的力量和营养,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矿山母亲·可可托海记忆”系列报道今天发布《从“矿山母亲”到“爱心妈妈”,接续奋斗永相传》。
从“矿山母亲”到“爱心妈妈”
接续奋斗永相传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文化东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矿山母亲”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比海霞·居尼斯组织队员为可可托海镇家庭开展宣讲已经成为常态。同样是在这里,“矿山母亲”志愿服务队还会在这里为困难家庭的妇女和孩子送去生活、学习上的温暖帮助。
2020年,“矿山母亲”志愿服务队伴随着可可托海镇文化东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成立应运而生。这支队伍的成员其实都是“爱心妈妈”协会的成员,自实践站成立后转化为志愿服务组织,如今承担着理论宣讲、扶贫帮困、文艺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多项职能。
“矿山母亲”这一名称源于可可托海镇的历史。可可托海是一座因矿而生的小镇。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批女青年、女学生、女工程技术人员听从祖国召唤,从祖国的天南海北先后来到可可托海。她们积极参与挖矿、背矿、生产保后勤,默默奉献着青春,成为铸造“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可可托海精神的参与者,这一批“矿一代”“矿二代”女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矿山母亲”。
走过非凡的岁月,“矿山母亲”这支力量依旧散发着光和热,她们不断汲取着新的力量和营养,弘扬着新时代精神。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为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矿山母亲”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第一时间聚到一起,通过理论宣讲,综合运用短视频等形式,以更“潮”的打开方式,让群众听得懂、易理解、能记住。2020年以来,“矿山母亲”志愿服务队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达280余场次。
据了解,“矿山母亲”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200余人,除了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退休的女职工,如今还加入了许多年轻的“矿三代”妈妈们。她们长期开展“爱心妈妈”协会救助行动,筹集善款近30万元,帮助250名家庭困难学生,助他们完成学业,帮助190余个家庭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