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湟中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西宁地区非遗资源的“富矿区”。截至目前,有塔尔寺酥油花、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中堆绣、湟中千户营高台、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塔尔寺花架音乐6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省级非遗20项,市级非遗16项,区级97项。非遗产品占全市的75%以上,是西宁市非遗产品及产业聚集区。
湟中堆绣
堆绣,被誉为“指尖上的浮雕”,它不仅仅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更是一段承载着温情与色彩的文化传承。在2008年6月7日,湟中堆绣被赋予更高的荣誉,跻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堆绣手工艺人图案裁剪
每件堆绣工艺品,都是匠人们用心选取各色棉布、绸缎,剪裁成设计好的图案,然后精心堆贴,形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从图案设计到剪裁、堆贴,再到细致的上色,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匠人的匠心独运。尤其是勾草图的过程,它不仅考验着艺人的绘画技艺,更是整个创作中最为关键的步骤。
设计完成后,匠人们将布料依照图案剪裁、粘贴,再以羊毛或棉花填充,使得图案栩栩如生地凸起。最终,这些图案被堆贴在大幅的布幔上,构成了一组组生动的画面。制作一件堆绣作品,需经过构图、过稿、打格子、裁剪、上色、堆贴等多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赋予了作品以生命,使之图案精美、立体感十足。
图为精美堆绣作品
湟中堆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粗犷与细腻、质朴与华美完美融合,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形式,最初脱胎于刺绣,是汉藏文化交融的结晶,其内容与形式都深深烙印着青海的地方特色。技艺精湛的堆绣,分为“平堆”、“棱堆”、“高堆”三种风格,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图为精美堆绣作品
堆绣的艺术,是动态的、变化的,它捕捉了瞬间的动感,体现了“动中求静”的美学原则。为了让这门技艺被更多人知晓,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开始用堆绣描绘青海的民俗风情、民族人物、花鸟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和配色风格。他们不仅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更以非遗传承者的身份,推动着产业的发展,让湟中堆绣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
湟中银铜器
漫步在湟中区的街巷,你是否会被那“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律所吸引?循声而望,商店橱窗中陈列的银铜器熠熠生辉,瞬间捕获了过往行人的目光。这些精美器物,凝聚了无数湟中银铜器匠人数载的心血与智慧。
图为湟中暖锅
在湟中区阳坡村产业园的银铜器展示厅后,矗立着一尊重达2.1吨的湟中暖锅。此暖锅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西宁解放70周年,由72名当地银铜器匠人和设计师携手,耗时70余天精心打造而成。这座暖锅高280厘米、口径201.9厘米,以紫铜为主材,辅以白银,玉石点缀,镶丝景泰蓝,运用了鎏金、烤锡、木纹金、乌铜走银等精湛工艺。
展现了湟中银铜器制作的繁复技艺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寓意着天地人和的美好愿景,是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的巅峰之作。2020年,湟中特大暖锅在北京恭王府展出,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件看似普通的暖锅,实则承载着河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为特大湟中暖锅
曾几何时,湟中银铜器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传承着父辈的手艺,代代相继。由于其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从业者寥寥。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学习湟中银铜器的制作技艺。如今,湟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银铜器生产基地,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14家,家庭作坊超过百家,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更是远销至东南亚地区。
图为匠人制作银铜器
湟中银铜器,作为这片土地上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湟中区文化产业的璀璨明珠,为区域文化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首先,它通过一场场文化盛事的推介,唤醒了工匠们内心的热情与活力。以湟中暖锅这一美食佳肴为纽带,民间艺术表演常态化,非遗工艺品展览络绎不绝,在这场内容丰富、形式斑斓的“文化旅游盛宴”中,湟中银铜器的手工技艺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图为银铜器精美纹样
其次,湟中区构建起了坚实的平台载体,汇聚了工匠们的创新活力。依托“鲁沙尔手工艺品产业基地”的崛起,产业链得以优化整合,推动了银铜器特色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使之更加繁花似锦。最终,着眼于教育与培养,湟中区致力于提升技艺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这里不仅孕育了精湛的技艺,更培养了一批批技能高超的匠人,为银铜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图为精美银铜器
加牙藏毯
踏入加牙藏毯传习所的展示厅,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卷。每幅画卷都呈现出毛茸茸的起伏变化,仿佛在展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传承的智慧。在传承人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毯。
图为精美藏毯
青海藏毯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1959年海西柴达木诺木洪文化的发现地、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出土的毛席残片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毛席"实物(现陈列于青海省博物馆内),证明了青海藏族先民3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
图为支队成员参观加牙藏毯传习所
加牙,本为藏族部落名,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如今成为一个村庄的名字。据史载,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该部落迁徙至此并定居。早在清朝时期,该村便因其出色的“毛织品编织村”而闻名,特别是其五彩褥和地毯,声名远播。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习惯用牛羊毛制作生活用品,这些习俗深植藏族文化,凝结出一系列防寒、隔潮的毛毡长垫,耐磨的羊皮袄,以及华丽的锦缎礼服,牛羊皮制品在其生活中无所不在。
尤其是精湛的藏毯,更是体现了藏族手工艺的高超技艺。加牙藏毯迄今已传承九代,继承祖辈技艺的同时,不断改进工艺,独创出八字扣制毯技艺,世代相传至今。加牙藏毯的制作工具虽简,但其背后却蕴含着十二道复杂细致的工艺流程:从人工选毛、洗毛、撕毛,到人工纺纱、染纱、上经、挽橧、编织、平毯、整修、清洗,再到剪花,每一个步骤都凝聚了世代传承的智慧和技艺。
图为加牙藏毯传承人编织藏毯
加牙藏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极高的耐用性而闻名,一块优质的藏毯可使用长达200年。然而,尽管藏毯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极佳,高昂的生产成本与机制的低廉价格导致了市场份额的大量流失。这种情况使得加牙藏毯面临“有价无市”的困境,传统手工艺人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支队设计组成员正在努力同传承人携手创新设计,使加牙藏毯更符合现代生活的使用和美学需求。
图为加牙藏毯传承人与支队成员合影
通过此次实践,支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加牙藏毯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也意识到了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期待加牙藏毯在未来能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文字 | 黄文之
图片 | 赵英骅 董泽莹
排版 | 邓婕
审核 | 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