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源几何倍增,数据标注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促进数据资源开发、流通和利用上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领域。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系统布局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方向,以需求牵引与创新驱动双向发力,加快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数据标注产业全链条创新升级,为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双轮驱动,激发数据标注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动能
(一)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二)标准体系建设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应用牵引,把握数据标注产业发展先机
(一)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市场和政府协同作用下,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成果逐步转向市场应用。成都、沈阳、合肥、长沙等国内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凭借本地丰富的数据资源和高能级的科研平台,在大模型标注、自动化标注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辽宁沈阳、江苏宿迁等一批数据标注产业园区相继启动建设,新型技术产业化加速落地,为我国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案例。
(二)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瓶颈与市场挑战
政策引导,加快数据标注产业创新发展
(一)推动技术应用创新,打造产业示范样板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技术应用实践,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要通过多行业、多领域的数据标注应用,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数据标注技术应用落地,解决实际问题。依托公共数据平台,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普惠金融、音视频文创、遥感测绘等多个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应用,构建多样化数据标注场景应用,加速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提升大模型研发能力。
(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技术瓶颈制约因素。《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标准体系。要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数据标注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跨模态标注、技术服务共享生态系统,提升整体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推动标注技术向应用领域关键核心数据的深度渗透。加快建设智能数据标注生成管理平台、数据标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构建支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为行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动多方协同发展,营造产业生态新格局
《实施意见》指出,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需要全链条、多方主体的协同创新。应通过推动政府、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积极构建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数据标注应用为驱动的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推动数据标注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融合。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为数据标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深化国际组织合作,提升数据标注全球影响力
随着数据标注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合作成为推动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必要途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国际化合作,推动我国数据标注业务全球化布局。积极与国际技术、标准对接与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组织和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提升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全球影响力。
《实施意见》是我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冲锋号。随着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扩展,数据标注产业将进一步发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基础性作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