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 天津:“海河分”激活信用数据新价值 赋能城市公共服务新升级

文摘   2025-01-26 14:47   天津  


 案例简介 

  天津市推出城市个人信用分“海河分”,上线信用惠民应用“海河分”小程序,以场景为载体,持续激活释放海量公共信用信息价值,有效推进“海河分”在公共停车、便民就医等公共服务方面应用,助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主要举措 

  (一)以“海河分”个人信用分,精准绘制市民诚信画像。“海河分”是天津的城市个人信用分,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数字底座,基于80余家信源单位推送的超20亿条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科学构建自然人公共综合信用评价模型,让原本模糊难量化的个人信用画像直观且精准展现。
  (二)以“海河分”应用小程序,搭载城市数字化公共服务。为充分发挥个人信用数据及城市个人信用分应用价值,2022年天津上线“海河分”信用惠民应用小程序,将与“海河分”相关的各类应用场景与服务功能进行全面融合并统一入口。所有在天津工作或生活且年满18周岁的市民,均可自主授权开通“海河分”信用惠民应用。
  (三)以数据治理创新,激活信用数据要素价值。来源多元复杂及体量巨大的个人公共信用数据,对数据治理与应用提出极大挑战。天津依托自主研发的数据工厂及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解决数据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一数多源”“人数不对应”等难题。
  (四)以合作机制创新,谋求建设运营可持续化。探索引入信用监测工作机制、社会化运营合作机制,激发区级信用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性的同时全面盘活市、区两级信用资源,切实解决“海河分”小程序建设运营资金不足、运营成本高等难题。


 应用实效 

  (一)丰富场景内容,优化线上公共服务供给力。“海河分”小程序围绕餐饮、观影、旅游等场景打造信用消费“一条龙”优惠服务链,将信用信息嵌入至民生服务领域,上线就医、养老、家政等惠民服务场景,以信用服务撬动公共服务“大民生”。目前“海河分”小程序实名注册用户突破60万人次,围绕就医、停车、出行等30大类场景上线200余个“信用+”服务内容。
  (二)基于信用停车场景,破解城市停车难问题。“海河分”小程序联合天津多家停车企业上线信用停车服务,停车企业根据用户“海河分”分值高低为其提供停车费减免、免排队停车等优惠服务。目前接入“海河分”的停车车位数量达到近千个,预计2024年年底接入“海河分”的停车车位数量将突破万个。
  (三)基于信用就医场景,破解市民就诊流程繁琐问题。2023年底依托“海河分”启动“信用+医疗”试点工作,探索基于“信用筑底、金融保障、医疗惠民”的新就医服务模式,实现“一次看病、一次付费”。目前全市“信用+医疗”场景建设试点单位达到9家,帮助患者节省千余次缴费排队。


 特色亮点 

  (一)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将不可见的信用数据转化为可见的信用分。运用技术手段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海量信用数据进行全量整合和深度治理并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分值,再依托“海河分”小程序将信用分转化为可用的信用场景。
  (二)强化应用场景牵引,推动城市个人信用形成“守信-提分-享优-守信”良性循环。按月动态调整市民“海河分”分值,引导鼓励市民通过守信践诺行为提升信用分值,让“海河分”用户享受更丰富信用场景对应的更多优惠服务,实现“守信-提分-享优-守信”良性循环。
  (三)强化数据融通共享,夯实“海河分”信用惠民应用基础。积极推动公共信用数据与社会数据融通共享,加强与本市授权数据运营机构合作,以社会数据丰富拓展公共信用数据维度,并聚焦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难题以行业数据反哺信用数据,通过丰富数据维度提升评价模型精准度,为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提供支撑。

图1 “海河分”城市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国家数据局
审核:顾云哲
编发:董   鑫

武清区数据局
天津市武清区数据局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