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沧源 | 司岗里崖画谷——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独特景观

文摘   2025-01-04 17:40   云南  





司岗里崖画谷景区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因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而闻名海内外。


“司岗里”是佤族人民创作的许多关于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源于悠远、神秘的“司岗里”传说,是佤族的创世史诗,其含义为葫芦、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所以沧源古时又称为“葫芦王地”,是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诞生的地方。




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于1965年由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首次发现,崖画分布地域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地处小黑江及其支流的峡谷地区,海拔1000米—1800米之间。崖画以赤铁矿颜料绘制于内倾或垂直的石灰岩崖壁上,15处崖画面积共约480平方米,共有图形1100多个,图像包括人物、动物、房屋、道路、山洞、树木、太阳、舟船、手印等,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画面布局多采用图解示意的形式处理空间,图形描绘均为剪影式。表现方法以单线为主,或辅以平涂法表现大块的形体,通过高精度铀系法测年研究,沧源崖画绘制于距今约3800至2700年,沧源崖画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史前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证明,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沧源佤山,就有许许多多民间传说,讲述着古老崖画的故事:崖画是一支在3000年前迁移到此的佤族队伍所绘,他们沿勐董河而上,到达勐省坝,在石佛洞中生活下来。为了给后来者留下路标,他们在沿途的石崖上描绘了各种生活场景,告诉人们他们在勐省坝的生活,希望后来者能借此找到他们,但始终没有等到。因此,崖画是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誓言,也是他们3000年的期待。




沧源崖画是佤族先民用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留下的印记,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依然光鲜如初。崖画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千百年来,崖画成了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誓言,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崖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司岗里崖画谷景区集中了沧源最优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拥有崖画、天坑、国画长廊、司岗里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辖区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葱茏,植被茂密,岩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风民情古朴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是极具观赏性与娱乐性的旅游景区。


2021年12月,司岗里崖画谷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编辑/王丽娟    责编/赵志明

监制/关汪武    总监/胡宁波

来源/沧源融媒  新闻热线/0883—7124240

投稿邮箱/cyxrmt@126.com

沧源融媒
· 世界佤乡 · 秘境沧源 · 关注我们身边的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