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出问题
02
治理理论
# 01
理论内涵
# 02
分析“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03
“农业+”模式研究
# 01
五大模式
1“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模式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和习近平在闽工作期间对建宁作出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来抓,现已形成莲子、种子、果子、无患子、铙纸“五子登科”的产业发展格局,“一竹(笋竹)、一菌(食用菌)、一叶(烟叶)”传统特色产业也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据政府部门的文件数据显示,全县新一轮(2016-2018年度)农业产业化县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已经有51家,其中省级9家、市级29家。龙头企业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带动18000多户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人均年增收600多元,企业建立产业基地12万多亩。多年来,围绕政策核心内容,积极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将“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模式落地落实。
2“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时代的到来,为农产品销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中,注重农贸市场建设和开展农产品产销相衔接,着力构建多元销售网络,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力助推了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健康发展。
服务平台方面,紧紧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一个中心、五大体系”建设目标,着力提升闽赣省际电商产业园集聚功能,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多举措推动乡、村两级公共服务站点的建设。
电商销售方面,启动“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工作。
创业就业方面,注重开展常态化多形式的电商人才培训孵化。通过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融合宣传方面,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打造里心镇、均口镇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农产品上行打造多渠道、多平台。与此同时,与各地政府、企业合作,积极组织开展展会、展览促销,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当地贸促会组展优势,取得很好的实效。
3“农业+乡村旅游”模式
利用特色产业资源禀赋,通过“农业+旅游”,充分挖掘农特产品的观赏和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
4“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2018年8月出台的《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作出在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决策部署,要求统筹用好农村各类资源,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农业产业融合逐渐成型之后,注重构建农业发展服务体系。这是因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能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极大的助推力,也正是社会治理格局中社会协同的一大要点。
通过政策扶持,支持涉农企业组建专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经营性服务,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科技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示范平台基地全程信息化。
社会化的服务具有民众基础,容易获得舆论支持,可以用组织化的行动影响社会和政府关于“农业+”问题的政策和决定,发挥作为参与者和监督者的作用。
5“农业+双创”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农民,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是农业发展中的总舵手,指引着农民在发展农业中的前进方向。农民的发展离不开就业,新时代的农村农业发展也需要创新,通过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拉动创业就业。
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点(基地)建设,同时利用好当地与各组织、单位形成的技术合作关系推动农村的双创工作。在创业方面,注重开展常态化多形式的电商人才培训孵化,通过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创新方面,积极与合作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展开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程序创新的合作工作。
“农业+双创”模式的初步试行效果喜人。
# 02
“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三产融合程度不高。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一产基础薄弱、二产不强、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带动“三农”发展的力度不够强。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城区、镇区,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和力度还需加大。
(2)农业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大量的农业土地资源仍由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利用率低。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对接不够,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但真正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较少,加上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政策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主体作用不够明显。
(3)资源要素存在瓶颈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乡村旅游道路卡脖子等现象依然存在;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用地报批难,供需矛盾凸显;欠缺针对性强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较为成熟的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渗入的速度慢。
(4)试点示范缺乏专项政策资金扶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涉及的点多面广,投资需求大,在国家未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未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的情况下,要协调整合各部门既有扶持政策和资金难度极大,特别是农民与合作社、企业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没有专项政策资金的支持引导难以推进。
(5)种植理念更新和技术服务还存在差距。发展理念方面有待提升,推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往高端方向发展欠缺较为有力有效的措施,大多农户仍按照80、90年代掌握的技术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农户普遍存在“惜本”心态,投入不足、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少,对农户培训、田间管理指导服务不够到位,标准化、产业化管理技术推广脱节。
(6)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当地龙头企业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较低,也未能高效地按照“全民参与,村企共建,共创共享”理念组织进行生产、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联结莲农与龙头企业的桥梁作用完全没有发挥,三者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无法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只停留在面上,并没有实际运行。
2“农业+”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策规划的落地程度不足
当地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国家政策的方向,及时出台地方性的政策文件,但对于政策规划中的地区、方面、产业的实际调研环节深入性不足,因此影响了政策规划的落实程度。
(2)基地园区建设示范性不强
建设示范园区的目标在于发挥其示范作用,拉动不同融合方式的产业发展,拓展示范园区的作用,但当下所建设的基地园区示范性尚未得到最大的发挥。基地园区的建设欠缺相互联系,建设投入实际后的宣传还不到位,不同产业园区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导致个别示范园区“形单影只”,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示范园区循环圈。这也意味着,基地园区的建设尚未形成理想的规模,对“农业+”模式的推广不能提供有“合力”的保障,导致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仍有待提高,同时影响对示范园区的评估和资源要素的分配。
(3)社会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够
“农业+”过程中存在的多个利益相关者在实际作用中的参与度较为欠缺。企业的资金投入尚未成规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过于理想;农民对于政策理解和实施的参与感不足,在新农业中的参与较为被动;体验者的反馈不及时不主动,在旅游观光结束后,或者是在商业交流结束后不能很好地提供体验感反馈;社会团体发挥作用有限,没有合适的机制保障社会团体开展针对“农业+”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欠缺就导致政府的政策规划、计划的资金和人员分配、资源要素安排等难以落实落地出效果。
(4)多元化产业融合专业度不高
在“农业+”的探索过程中,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团体等新型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但产业融合主体在专业程度、数量、规模、组织结构上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各个产业主体的融合欠缺深度,不能专业地、科学合理地进行深度融合,只将“农业+”的作用表现为浅层次的加法,而不能深化其融合作用。同时,当地科技水平较高的研究中心与各个产业融合的相互关联度有待提升,只有特定的时间节点或发展环节才能发挥一定指导作用,日常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交流不足。这影响了产业融合的专业度,也使得多元产业与农业融合的积极性被抑制,“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受阻。
04
“农业+”模式
# 01
健全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 02
加快基地发展,助推产业升级
# 03
建队伍引人才,强化多元治理
# 04
促宣传重反馈,实现合作共赢
05
结论与展望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整理、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非为商用。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账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