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应传媒学院之邀,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刘庆教授在社科楼演播厅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戏曲艺术中的情与理”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传媒学院院长吕东亮教授主持。
刘庆教授首先用中国古代的诗词引出“理趣”的概念,并简单概括了“情”、“理”二字的含义。他通过解读《牡丹亭》《赵氏孤儿》《琵琶记》《团圆之后》等经典名著带领师生们共同探讨“情”“理”在戏曲文化方面展现的冲突与交融。讲述《牡丹亭》时,他结合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分析了宋明理学、王阳明“致良知”的心学以及左派、右派王学,指出“理”是规范,是亘古不变的,“情”则是变动的。他。他表示,汤显祖的创作观念是站在“情”的立场上,注重人的情和欲。讲解《赵氏孤儿》时他通过跌宕起伏、富有张力的故事情节和改编的话剧向师生们展现了情感原则和伦理原则的矛盾。刘庆从《琵琶记》中提炼出“三不从”“三不孝”,进一步阐述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礼教、人的情感与传统社会孝道伦理的冲突。此外,在解说《团圆之后》时他从精妙的结构安排与丰富的人物塑造两方面,以现代的立场去审视情感与礼法的关系,揭露作品蕴含的贞节观。
最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牡丹亭》的戏曲片段,加深了对戏曲艺术中情与理的理解。吕东亮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欣赏戏剧名著,感悟戏曲魅力,培养自己的戏剧鉴赏力,加深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理解。 本次学术报告的顺利开展,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加强了同学们对戏曲艺术的深入理解。
本次学术报告的顺利开展,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加强了同学们对戏曲艺术的深入理解,有助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承,也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这里是CC MM
▼
传媒学院
排版/邹广明
文字/钟心童 尤涵悦
图片/杨乔丹 台静净
校对/于澳洲 牛柯欣
审核/李诗雨
出品/传媒学院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