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的“变”与“不变”》(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一点一直没变

时事   2024-12-22 12:30   陕西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旅游业,半个世纪、三次蜕变,袁家村靠什么一次次成功“逆袭”?缺资源、少人才,发展集体经济拿什么做支撑?你一家、我一户,分散的村民如何才能聚拢起来在市场经济中一起“手拉手、向前走”?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记者蹲点采访,推出系列报道《袁家村的“变”与“不变”》,为您揭示袁家村成功的秘诀。
咸阳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 袁家村村史馆设计师 师馨一:“近期我们要组织长三角地区商会会长们,到袁家村有一个考察活动,一会回去,还有一些细节要再对接、落实一下。

师馨一,咸阳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曾经作为选调生在袁家村驻村两年,并参与袁家村村史馆的设计工作。

咸阳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 袁家村村史馆设计师 师馨一:“这张照片是我们当时翻阅了县志档案,找到的一张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袁家村办公室的旧址,过去袁家村是我们当地最小、最穷的一个村,当时穷到办公室(都没有),都是在小庙里办公。当时我们这个新班子上任之后,打出了“穷而有志,富不变色”的口号,这就是我们下决心改变的开始。”

新班子由20来岁的郭裕禄任大队长。在这之前,由于村子贫穷、户族矛盾等原因,袁家村一度出现干部轮流当的情况。

袁家村原党支部副书记 张文西 :“当时村上已经揭不开锅了,用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

袁家村原村委会主任 王志学:“郭书记他一个堂兄,当时当干部的时候挪用了村上800元,郭书记上任以后,有些人说你要改变,可以,你先把你哥挪用村上那些钱收回来,咱再想办法改变,群众就看着郭书记看你咋弄。郭书记把人组织起来到他堂哥家说,上房把房上的椽拆下来,这是拿村上钱盖的房,一看动真的来了,把这个钱陆陆续续还了。这下有了带头人了,大家的心一下就聚到一块了,袁家村就从这儿起步发展起来了。

村子要发展,先得让大家吃饱饭。袁家村新班子首先带着全村人挖坡填沟、平整土地,很快让粮食产量翻倍。

袁家村村民 徐淑珍:“早上天不明就到地里去了,天黑了才回来,吃饭都是在地里,简直累得这两个辫子顺着往下淌汗呢,干劲大得很。

随后,村上又尝试建石灰窑、办砖瓦厂,村集体有了积蓄,为全村每家都建起了二层小楼。
袁家村原党支部书记 郭裕禄 (1988年采访):“群众慢慢就开始信任咱了,党支部只要研究定了的东西,就没有打折扣的,哪怕晚上干到半夜,都没有人叫苦叫累,这为啥,群众越干越想干,越干越尝到了甜头。

咸阳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 袁家村村史馆设计师 师馨一:“”改革开放以后,袁家村就开始了大办村办企业,当时我们大大小小的村办企业有三十多家,其中咱们面前的这个水泥厂,就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村办企业。

这张照片记录了袁家村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的重要标志,开办水泥厂。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推行,不少村民盯着村集体已有的40多万元,希望能分钱单干。

袁家村原党支部书记 郭裕禄 (2018年采访):“办厂都不同意,都想分钱呢,我给我亲哥都开天明会,从晚上就像这会集合叫群众开会,开到第二天早上,他意思就叫挣钱快分,我说像鸡下一个鸡蛋,你把它打了一吃,完了,攒下鸡蛋孵鸡娃,鸡娃再下蛋,再孵鸡娃,这慢慢就集中起来了。”

最终干部说服群众,带领大伙抢抓改革开放的机遇,转型发展工业。没有技术,袁家村从外省高薪聘请水泥厂工程师,大批本村及周边有知识的年轻人走进了工厂。紧接着又陆续办起了硅铁厂、运输队、建筑队等几十家村办企业,群众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

然而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2000年以后,袁家村的村办企业基本都关停了。
咸阳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 袁家村村史馆设计师 师馨一:“当时袁家村何去何存?这个难题就抛给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我们是决定发展乡村旅游,当时我们选这张照片,能反映出我们刚开始起步做旅游的艰难。”

第三张照片代表了袁家村从工业向旅游业的转型。2007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瞅准全国倡导发展乡村游、各地“农家乐”正在兴起的机遇,立足袁家村有一定知名度、也有一些接待参观团经验的基础,决定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走出困境的新选择。

袁家村党总支书记 郭占武:“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房子、我们的美食,我们的东西其实也是民俗文化,让大家在共同的一个体系下,每个人来展示每个人的民俗的东西。”
但因为多数村民并不看好,依然是党员干部带头“试水”。

袁家村原村委会妇女主任 惠文霞:“咱反正是党员,咱就起个带头作用,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先试。10月1日开张,一个月还挣了两千多块钱呢。

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也都开始发展农家乐。村里还招引周边手艺人打造了小吃一条街。
袁家村的旅游火了,但外来商户和本村村民以及商户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带来了新的矛盾。

袁家村村民 王全胜:“你想,别人家小吃店一天收入几千上万元,你在家里放着这地方,但是你没有收入,你是哪一种想法?”

袁家村原村委会主任 王志学:“开会,开了多次会,反复讨论,怎么对大家好,大家共同致富,最后才想了这么个办法,搞股份制。”
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创战:“街道的商户、本村的村民都可以在这个合作社里面入股,通过合作社来调节村民和商户的收入。”

在股份合作中,袁家村不允许经营人一家独大,最多只能入股本店总股份的20%。同时,合作社收益的20%归村集体,剩余利润按股分红,确保大家都受益。

袁家村作坊合作社联合社社长 杨欢:“比如说你(商户)可以入小吃街的股,可以入其他作坊的股。然后他现在的收益来说,应该比他(股份合作)之前的收益还要高,就是他带着别人挣钱,别人带着他挣钱。”
袁家村小吃店商户 袁运建:“大家都很维护袁家村这个品牌,袁家村的事情就等于是我们的事情,羊血卖得多,麻花卖得多,我们都可以分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旅游业,三张照片代表了袁家村的三次关键转型。每一次转型,他们都抓住政策机遇、紧跟时代大潮,随势而动。而在成功转型背后,始终不变的是村两委班子带领大伙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
袁家村原党支部书记 郭裕禄 (1998年采访):“当干部首先要明确为谁当干部,说农村这工作不好搞,我的看法还不是这样,农村这个工作好搞,看你是不是给群众办实事呢。”

袁家村原村委会主任 王志学:“干部都带头,依靠大家的力量,真正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点一直没变。

袁家村党总支书记 郭占武:“村民是我们的核心,让他能感受到拿到钱了,或者他富了,这是我们党支部的奋斗目标。

2023年,袁家村年游客接待量超88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同时,吸纳就业3000多人,带动周边上万名农民增收。今年前11个月,袁家村接待游客850万人次。

咸阳市驻长三角招商分局副局长 袁家村村史馆设计师 师馨一:“我的理解,袁家村能走到今天,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就是袁家村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一声令下,全天二十四小时,有什么事我们随时往上冲,这个让我是比较震撼的。离开袁家村这么多年了,到哪都想把袁家村探索出来的这种乡村振兴的路子,最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这样的一个路径,想宣传到更大更广的舞台上。

来源: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视新闻
记者:高峰 许革武 李阳 杜晓文 王敬怡 王萱
新媒体编辑:刘璐
审核:许革武 李彤

陕视新闻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