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仅供参考,请各培养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持续完善本单位的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素质高,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发现重大会计和管理实践问题、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高端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素质高,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具有崇高的学术理想与职业追求、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精神,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在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整合多学科知识、适应新技术发展、应对和独立解决复杂经济事项的能力,能够在专业实践领域作出创新性成果和贡献。
4. 具有系统观念、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领导能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
5.身心健康。
二、 培养特色与方向
除基本要求外,各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和社会需求定位各自的培养特色,设置培养方向,并根据培养方向设置课程模块,制定具体培养方案。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协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三、 学制与学分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各培养单位可自行设置最长学习年限。
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四、 培养方式
各培养单位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需求、突出创新导向,强化业财融合,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且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爱党报国和敬业奉献的精神。
(二)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文献阅读、调研访学、移动课堂、专题研讨、行动学习等多样化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发现与解决复杂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提高学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前沿动态,应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
(四)注重国际化思维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提炼总结中国创新实践和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
(五)实行双导师制,鼓励建立导师组制度,聘请符合规定条件的实践专家共同承担指导工作。
(六)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考试考核、专题报告撰写、案例开发或论文发表等。
五、 课程设置
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课程体系。
(一)必修课(共18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3学分)
(1)政治课(2学分)
(2)外国语(1学分)
2.专业基础课(共9学分)
(1)经济学前沿(2学分)
(2)管理学前沿(2学分)
(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4学分)
(4)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1学分)
3.专业必修课(共6学分,在下列课程中选择三门)
(1)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2学分)
(2)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2学分)
(3)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2学分)
(4)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2学分)
(二)选修课(共6学分)
(以下模块仅供各培养单位参考)
1.数字赋能模块
(1)人工智能与会计发展
(2)数智化技术的管理应用
(3)商务大数据智能分析
(4)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2. 会计准则模块
(1)会计准则与国际化发展
(2)会计准则的演进
(3)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3.可持续发展模块
(1)可持续发展与会计
(2)ESG实践与标准
4.资本市场模块
(1)证券市场实务前沿
(2)企业跨国重组与并购
(3)新金融业态前沿
(4)国际证券市场与跨国研究
5.管理炼达模块
(1)战略管理与战略思维
(2)商业模式创新与发展
(3)管理哲学与危机管理
(4)沟通与领导力
6.宏微观模块
(1)业财融合创新实践
(2)行为金融学
(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产业洞察与产业政策专题
7.财会监督模块
(1)公司治理
(2)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4)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8.公共财务与会计模块
(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
(2)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3)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4)政府审计
9.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监管模块
(1)国企改革与财务治理
(2)产业政策与国有资本运营
(3)国企业绩评价与经理人激励
(4)国资监管实践与创新
(三)实践课(修满6学分,至少完成两项实践课)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研融合,学生在读期间应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课堂外专业实践训练,通过行业调研、专题研究、案例开发、方案设计、国际企业调研等多种方式,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1.行业调研
2.专题研究
3.案例开发
4.方案设计
5.国际企业调研
六、中期考核
建议各培养单位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与博士论文开题之前进行中期考核,考核方式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七、 学位论文或申请学位实践成果
学位论文或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应体现学位申请人在会计与相关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在专业实践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对推动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主要聚焦会计实践和应用研究,须体现原创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学位论文形式包括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
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应聚焦会计实践需求,须体现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可展示性等特征。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形式包括方案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其他体现会计专业特色的实践成果。
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为10万字左右。提交答辩的论文经公认检测系统或机构检测的内容复制比(重复率)应低于15%(不含15%)。
各培养单位应建立学位论文管理相关制度。论文开题、指导、评阅或答辩工作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外实务部门专业人员参与。
八、 学位授予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及有关规定,各单位制定《本单位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并遵照执行。
▷来源: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值班编辑:曹媛媛 刘莹 刘田
▷排版制作:曹媛媛
声明:“财务与会计”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文章、图片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8822709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习/创造/分享
分享财务与会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