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间的“双赢”之路——探寻庆元如何以生态之美厚积产业发展之势

政务   2024-11-25 16:01   浙江  

“于今,斯水潺潺,视之清澈而饮之甘冽,于是,自上流乃至下游之两岸民间安居乐业……”
在“亲水亭”旁,一边轻轻擦拭“亲水碑”,一边低喃碑上的浙闽护水“盟约”,庆元竹口镇新窑村党支部书记林昌福感慨万千。
从20世纪90年代的壮士断腕,摘除当时占全县财政收入三分之一的造纸、染化、水泥三朵“金花”,到2014年的建亭立碑,与相邻的福建两县立誓共护一江水,庆元县守护生态的决心和信心,清清松溪可见。
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出境断面水质连续22年100%达标,连续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县,三夺“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创成全市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庆元也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因地制宜探索“生态最大优势”向“发展最大胜势”的转化路径,让“绿色家底”更厚实,发展后劲更充足。

“生态是庆元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大底气。我们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立足百年做今天的事’的历史情怀,持之以恒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庆元县委书记蔡昉说。




01
一支笔一朵菇一双筷的产业蝶变


  “现在,车间20%以上的设备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在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在庆元铅笔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企业的技术经理李靖一边展示企业最新研发的喷漆设备,一边自豪地说道。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庆元铅笔产业在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后,年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40%,“小铅笔”真正成为了从山区飞向世界的“彩凤凰”。
  产业不断壮大的背后,离不开向“新”而行的源源动力。
  “前年,我们从工人那得到灵感,花了几个月时间研发出了一台笔头粘漆设备。之前八个粘漆工人一天最多能生产40万支,现在一人一台设备,每天就能产出80万支。”2009年便进入鸿星文具的李靖说,“创新”并非是企业高层的“一家之言”,而是由上至下的企业文化。
  作为庆元县铅笔行业首批被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鸿星文具如今已拥有全系列自动化产品生产线超500条,斩获各类专利24项,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带来的是“量”和“质”的齐头并进。在庆元,深谙此道的铅笔企业远不止鸿星文具一家。庆元竹口镇的浙江联兴文教用品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彩铅生产商,不仅产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而且生产出的520种颜色的彩色铅芯,超过了日本同行,拿下了“世界之最”。
  “2021年,我们花重金打造了一间国内一流的彩铅实验室,一来是为了提高对自身产品检测的能力,二来也可以为同类型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从而参与到更多行业标准的制定中。”联兴文教技术团队的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2023年,庆元52家铅笔企业,总产量已达100亿支,85%以上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规上产值24.66亿元,外贸出口4.94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庆元铅笔产业目前正在以木杆眉笔为突破口,向生态彩妆领域延伸跨界,旨在通过转型升级、提质扩面,孕育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同向“新”而行的还有食用菌产业。作为菇乡庆元历史最久、知名度最高的特色产业,食用菌产业经历了从粗放到集约,从“一菇独秀”到“百菌齐放”的几次蜕变,如今,这一产业的触角正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兴起,延展开来。
  灰树花胶囊、破壁灵芝孢子粉、千菌花、猴头菇饼干、灰树花牙膏……自2005年“牵手”胡庆余堂后,方格药业在短短两年内就完成了新产品开发8项,新工艺、新技术开发项目21项,申报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2009年,方格药业成为庆元历史上首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不仅把食用菌入药,庆元的食用菌企业还能将它做成“菜”。凭借野生菌即食产品而占据法国该类目市场“半壁江山”的庆元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利用生物萃取技术提取珍稀菌中的“鸟苷酸”开发复配产品,闯出市场新路的庆元大山合菇业有限公司……据统计,庆元的食药用菌达370余种,占到全国野生食药用菌的22%,凭借着如此优越的资源,如今,庆元食用菌行业中一大批企业另辟蹊径,打开了“新世界”。
  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随即,庆元的另一大特色产业——竹木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政策引导之下,当地竹木企业的创新动能被充分激活。
  曲竹工艺制作的大花瓶、长椅,甚至还有自行车、足球,在浙江三箭工贸有限公司的“曲天下艺术馆”里,一件件竹制产品令人惊叹不已。

  随着本土竹木企业积极投身“以竹代塑”这一朝阳产业中,目前,庆元竹木企业已申请各类竹制品生产技术、竹质新材料制造等相关专利3000余项。接下来,庆元还计划将“以竹代塑”扩展到工业生产类、建筑建材类等领域,统筹推进以竹“代塑”“代木”“代钢”“代粮”“代气”等“以竹代塑+”产业齐头发展,为产业换道赶超注入澎湃动力。




02
高山上的大风车“转”出了别样风景


  自打2022年11月,庆元百花岩风电场项目全面开工,67岁的安南乡上余村上村自然村村民吴长贵,便有了个令人艳羡的新活计。项目指挥部在启动测量风电所涉及的乡镇(街道)山林界至时,对家乡山林田地了如指掌的他应聘成为向导。
  “不是在山上,就在去山上的路上”,一天下来,“领路人”吴长贵可以领到200元薪水。
  如果说以“一支笔、一双筷、一朵菇”为代表的三大特色生态产业是“老树换新枝”,那么,庆元正在打造的“绿能百亿工程”,可算是“嫩柳冒新芽”。
  在庆元县濛洲街道、安南乡等5个乡镇(街道),40座白色风力发电机高耸于山脊之上,90多米长的叶片随着徐徐微风转动,在初冬暖阳的映照下,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这便是即将建成的庆元县百花岩风电场。
  作为打造“绿能百亿工程”的重要一步,庆元百花岩风电场这个投资达19亿元、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被寄予了厚望。
  最大价值在生态,最大潜力也在生态。庆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是风能、太阳能、清洁能源储备极为优越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当地清洁能源总容量可达418.85万千瓦,其中风电129万千瓦、光伏51.1万千瓦、水电24.1万千瓦、抽蓄183万千瓦、生物质热电1.65万千瓦、空气储能30万千瓦。
  庆元之所以独辟蹊径,以百亿绿能产业推动跨越式发展,其底气正来源于此。
  “百花岩风电场的最高海拔达1600米,山谷空旷辽阔,正是形成气流的绝佳场所。”庆元县发改局局长方军介绍,百花岩风电场平均每台风机转一天可发电约3万千瓦时,项目投产后,40台风机年发电量约为5亿千瓦时,年产值可达2.07亿元。根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43.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97.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01.5吨。
  另外,风电场项目的道路建设就占总建设体量的60%—70%,场内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大件设备运输的同时兼顾景观旅游开发,部分路段还会建设观景平台。项目建成后,将连通出一条长60公里的风电景观旅游带,从庆元县城出发,抵达最近的风机只要20分钟车程。
  得益于此,安南乡11个行政村到县城的路程将大大缩短,在方便乡亲出行的同时,当地的农旅观光潜力也将被激发出来,高山露营、旅游步道、生态民宿等“风电+旅游”新业态将有效延伸农旅融合产业链,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同样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还有庆元县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庆元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3.3亿元,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得益于五大堡乡和岭头乡的天然地理优势,项目建成后,电站蓄满一次水,便可在一周内平衡发电,不仅能担负起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还能有效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从而实现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
  风生水起,绿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让绿色低碳的转型思路深入人心。
  “有了这个‘超级充电宝’,我们企业就可以实现‘谷电峰用’,一年能节省不少电费呢。”庆元华匠竹木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
  谷期充电、峰期放电,利用峰谷价差获利,今年6月,华匠竹木与庆元县经投公司签署了储能站投资协议,成为了庆元首家安装上储能一体设备的企业。按照目前企业的用电量以及谷期与峰期的电价差,有了这个“超级充电宝”后,每年能为企业节省电费大约2.5万元。
  今年,庆元经开区至少有35家规上企业将参与到储能项目中,一年就能节约电费共计600万元。
  庆元县淤上乡山根村,连片的鱼塘中,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覆盖在水面之上,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借光生金”的故事正在上演。
  “去年开始打造低碳产业园项目至今,乡里已有49亩的农光互补鱼塘,‘板上发电、板下养鱼’,互促互补。”淤上乡副乡长林叶青说,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复合产业的新模式,不仅让原有经济效益低下的老鱼塘重新焕发出活力,给养殖农户带来更高的收益,也为强村公司带来了每年150多万元的光伏发电收益。
  依托“山”“水”“风”“光”资源优势,庆元正把握“双碳”发展机遇,将富集的新能源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构建“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预计到2025年底,庆元县电力装机将达到70万千瓦以上。




03
不砍树也能“躺着”拿到“生态分红”


  “我年龄大了,山林管理不了。现在自家的林地成为国储林后,就相当于‘入股’了,今后每年能拿到近7000元的收益呢!”去年9月,庆元县左溪镇左溪村民胡苏州将自家200亩责任山签约成为了国储林,正式成为国储林的“股东”,享受持续40年收益。
  而和胡苏州一样,庆元有10万林农都成了“股东”,分享国储林这份“生态分红”。
  勇求变,变则新。在发展生态产业的道路上,不仅要顺势应变,更要主动求变。“国储林+国乡合作”就是庆元“革绿出新”探索共富新路径的求变之举。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庆元就开始了第一轮大规模国乡合作造林,经过40多年经营管理,原来的荒山都披上“绿装”。截至目前,当地森林总面积已超245万亩,森林总蓄积达16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35%,位居全省第一。
  然而,由于第一轮国乡合作造林采取的是“到期采伐一次性分红”模式,存在项目面临投资周期长、林农收益无法及时兑现等诸多问题。
  如何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收益的“双赢”?庆元谋划了“国储林+国乡合作”2.0版本。
  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这正是庆元推动“国储林+国乡合作”2.0版本的核心所在。通过庆元县两山集团全资成立的和兴公司,将农户或村集体的山场流转收储后,统一委托给国有林场经营,然后开展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碳汇交易、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特色经营,从而进一步实现森林资源效益最大化。
  “收储后,即便不砍伐林木,林农每年每亩也可拿到35元的预期收益,这就大大提高了林农的合作积极性。”和兴公司负责人说。
  靠山吃山,坐吃却山不空。接下来,庆元还将积极探索“国储林+林下经济”“国储林+特色产业”“国储林+森林康养”等多种模式,让更多农户林户捧上“生态金饭碗”。
  好生态带来的“好钱景”不止于此。近年来,庆元还积极利用“金融赋能+碳汇林业”,持续拓宽“生态变现”新通道。
  2023年11月,庆元县安南乡下属强村公司以379.34亩林地的碳减排量收益权作为质押,顺利从中国银行庆元县支行获得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300万元,这也是当地首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通过以“碳”换“贷”的方式,安南乡强村公司顺利组建了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将业务范围拓展到节庆活动承办、产业项目谋划等多个方面,实现了人人是股东、村村有分红。
  讲好生态故事,让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宽,庆元不缺少这样的鲜活案例。
  2022年7月5日,经过一年多的谋划和建设,全省首个集文旅、训练、竞技、研学为一体的高海拔运动基地——“浙西南亚高原运动基地”正式在庆元荷地镇启用。在填补了我省高海拔运动训练基地空白的同时,纷至沓来的运动队、休闲体育爱好者更是为当地积攒了高人气,当地的餐饮、民宿热闹非凡,高山生态农产品也是供不应求。
  “准确抓住乡镇发展中的特点、亮点,‘无中生有’的产业项目也能一鸣惊人。”荷地镇党委书记薛振华有感而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庆元正通过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产业底色,不断解锁山区县的“共富密码”。
丽水市驰洲皮塑有限公司厂区改造现场只见施工建设正在有序地开展,目前处于厂房修补以及管网系统、水处理设施重设阶段,下一步将按照使用需求进行隔断装修。

  “厂区预计于明年5月具备竣工验收的条件,顺利的话可在6月正式投产。今年以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我们计划在年内完成规上企业的申报工作。”驰洲皮塑相关负责人汤陈洁介绍。

  驰洲皮塑厂区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正是丽水经开区大力推行“腾笼换鸟”政策,优化低效工业企业盘活模式的成果。据介绍,此前该地块归属丽水凯泓工贸有限公司所有,因该企业属于低效闲置工业企业,被经开区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并于2023年8月完成腾空,腾空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与此同时,驰洲皮塑主动配合丽水经开区化工园区“非化”企业腾退工作,从化工园区退出后,便积极寻找合适的闲置土地,最终自行通过股权变更方式(100%控股)对丽水凯泓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并购,完成“腾笼换鸟”,盘活该低效闲置地块。

  “得益于化工园区企业清退和‘腾笼换鸟’的政策,我们在选地、报建过程中,得到丽水经开区相关部门全程指导,有效地加快了办理进度。”汤陈洁说。此外,考虑到驰洲皮塑主要以出口产品为主,货物集装箱较大,需通过大型车辆运输,丽水经开区低指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在龙庆路上增设一个出入口,极大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现有较成熟的“国企收购+政府收储”模式基础上,今年以来,丽水经开区进一步优化了低效工业企业盘活模式,升级“腾退企业+优质企业”的兼并重组模式、“清退企业+府院联动”的司法拍卖模式,引导化工园区内腾退企业、扩大产能企业开展并购、股权重组、司法拍卖等,多渠道推进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高了企业腾退的积极性,创新走出一条“腾笼换鸟”新路子。

  据统计,丽水经开区2024年以并购、股权重组、司法拍卖等方式盘活了精威神龙、百斯特、恒祥机械等8家低效工业企业,涉及工业用地约145亩,有效地将闲置土地“存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激发园区发展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积极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创新低效工业企业盘活模式,大力推进‘腾笼换鸟’,让闲置土地‘活’起来,赋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丽水经开区低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章来源:源新闻 胡建金 郭真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吴彬


丽水发布
浙江省丽水市政府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