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主人公牛爱国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日常生活中,他和妻子交流不畅,产生了隔阂,妻子出轨后,婚姻危机让他的内心受到极大冲击,愤怒、迷茫无助让他的情绪陷入混乱;他在醉酒后向至交好友冯文修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却被好友当成笑料四处传播,甚至诋毁他,这让牛爱国愤怒不已,俩人关系破裂,牛爱国也备受打击,情绪极其低落。经历诸多事情之后,母亲开导他“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启发他要向前看,不要一直活在负面情绪的阴霾之下。牛爱国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他遇事不再情绪先行,而是开始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不再轻易对别人的行为和选择进行评判,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人的一切痛苦,都来源于人际关系。”只要和人打交道,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化解问题还是激化矛盾,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如果你动不动就心情烦躁、情绪内耗,不是因为你性格或者脾气不好,而是没明白这3点。学会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地表达
愤怒是一个人内心不快的外在表现,它是由于当事人对他人行为、事情不公以及其他原因所诱发的一种强烈情绪。其消极在于有人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之后,就会变得格外暴躁、摔东西、大吵大闹,甚至出现暴力行为。还有一种情况是怒而不发,也有人会由于家庭因素或者性格原因压抑自己的情绪,这种做法虽然维护了表面的和谐,但容易憋出内伤,不利于身心健康。积极一面在于只要将愤怒处理得当,它就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可以让人释放心中不满、应对压力、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能促使人格完整,让你避免成为“老好人”和“讨好型人格”,不会陷入精神内耗。当你不再畏惧愤怒情绪,正视它、接纳它、理解它,你才能在情绪稳定的路上越走越稳。“谁都会生气,这很容易。可要向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程度、正确的动机、正确的方式生气并不容易。”
发脾气是人的本能,学会正确地发脾气才是一个人的本事。
他为了遵从父亲的遗愿,使家族能够荣耀显达,没有选择生产劳作,而是关起门来专心读书。为了化解哥嫂间由此产生的矛盾,陈平面对大嫂一次又一次的羞辱,一直保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发火。随着大嫂行为的变本加厉,陈平难以忍受后便离家出走,想要四处漂泊。后来哥哥将其追回,陈平不但不记恨大嫂此前的所作所为,还阻拦哥哥将其休掉,这件事被人们当做一段美谈到处传颂。有一位老者听闻陈平的事迹后,特意前来,免费收其做徒弟,并为他授课讲学。陈平跟随老者学成之后,就去辅佐刘邦,帮助刘邦成就一番伟大的帝王霸业,而他也成为了西汉名相,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后来面对大嫂愈发过分的行径,陈平用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悦,树立了尊严不可随意践踏的边界感,同时机智地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聪明的人都懂得正面表达负面情绪,反过来让负面情绪成就正面的自己,否则放任怒火肆意蔓延,只会焚烧周遭一切,害人伤及。有一句话说得很对:“能平静地表达愤怒的人,才是最厉害的,稳定了情绪,智商才有上场的机会。”陆游“赏花以破怒”;郑板桥“面竹以忘怒”;林则徐“悬联以警怒”。学会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地表达,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将正确表达愤怒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供大家参考:(1)停止语言输出。避免在非理智情况下做出过激行为。(2)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时候愤怒并非由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读导致。(3)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用清晰、诚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一味指责对方行为,用愤怒的情绪去说难听的话,避免冲突升级。(4)提出具体的请求。向对方提出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要求,更好地解决问题。不要在意他人评价,懂得接纳自己
北大学霸李雪琴曾在一档节目中,透露出自己是一个非常容易焦虑的人。她说自己会为了一切事情焦虑,比如会因为两年前有人和她说了一句“谢谢你”,而她没有回一句“不客气”而焦虑。“其实每个人都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会有意识地放大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会特别重视对自己不好的人,这看似是重视别人,归根结底还是太重视自己,老想着全世界都说你好。”有心理医生将这种状态总结为:
对自我非常不认同,且内心没有能量的表现,永远只愿意接受好的自己,不愿意面对做错事的自己。一个人若是太在意他人评价,事事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会失去自我,寸步难行。毛姆说过:“大胆去做,不要怕,没有人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东西。”你不能捂住别人的嘴,他们所说之话,不过是基于自身立场的主观评判;所表之意,无非是内心投射与偏见认知;所言之辞,也不乏恶意中伤和打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深深影响着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可你知道吗?阿德勒童年时期曾患过佝偻病,无法强烈运动。“你不必相信任何事,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当下的困境并非人的一生,任何时候都要勇于突破,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他突破旁人的思想桎梏,最终成为了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嘴的人,不一定有脑子,有脑子的人,不一定有人品。正如萧伯纳所说:“弱者选择复仇,强者选择原谅,智者选择忽视。”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讽刺耿耿于怀,众口难调,你做不到人人都喜欢你,合不来就远离,复杂的是人性,不是你。不要因为拒绝他人而心怀内疚,那些因为你设定的边界,对你感到失望或生气的人,只是没能从你设立的边界中占到便宜,才会怨你骂你恨你,这是他们修养太低,并非你的问题。没必要因为别人的观点而让自己感到不开心和难过,火龙果和香蕉哪个更好吃,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感受自然各异。永远记住:一个人骂了你一句,你记了两天,他就骂了你两天;你若是记了一年,那么他就骂了你一年;你若到死都记得,那这个人就骂了你一辈子。守住自己的心,任他人评说,你只管筑牢心理防线;接纳一切境遇,才能以从容之姿踏破生活的波澜。看问题视角太过单一,凡事多想几步
余华说过:“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走投无路了,其实你可能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你的人生进入了死胡同。”所谓悲观和乐观,并非天生,这不过是人们长期思维模式下的产物。
长此以往,习惯了用原始单一视角看待问题,最终便会形成“路径依赖”。“当我们长期进行一种行为的时候,大脑会慢慢形成一个专门处理这个行为的‘绿色通道’。所以当自己面临相似的场景时,大脑会对这种行为进行优先选择,并进一步形成自动化反应。”
遇事总是消极应对的人,他的思维和行为都会受限,总是先败给了事情本身。
乐观的人习惯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一切事物,于失败中汲取经验,于成功中反思复盘,成长地更加平和、包容。“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
清华大学教授刘丰有一句话说得很对:
“当你站在更高维度看你现在所困惑的一切时,你会发现那都是小事。”拆掉思维的墙,突破惯性的笼,卸下成见的锁,学会逆转思维,才能迎来破局之道。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够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人通常拥有更高的情绪智力。他们懂得如何在情绪的起伏中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解读情绪背后的信息,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反应。高阶的情绪智力需要后天的学习和练习,以下五个方法供大家借鉴:(1)换位思考:站起来走一走,尝试走到对方的位置,从他们的视角分析利弊,而不是一味否定。(2)多读书:读书越多,越知浅薄;读书越少,越是自信。多读书才能减少认知盲区,多读书才能助你站的更高,一览众山小。(3)以客观态度看待问题:与人交流时,尽量保持中立。不要掺杂太多个人感情,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用情绪煽风点火。(4)多运动:运动能改善负面情绪,也能让大脑更聪明。如果你还没有养成运动习惯,不妨从新的一年开始,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5)多和优秀的人对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转不过的弯,别人一句话就能让你释怀。多和身边人交谈,学习他们的处世思维和行为逻辑,更迭自己的思维认知。永远记住:你的担心和愤怒不会令事情变好,你的改变和进步才是打开困局大门的钥匙。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把愤怒交给冷静的思考,把烦恼交给时间去消解,把快乐和勇气留给自己。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财经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