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天道》:人一旦历练到不想说话,不想争辩,不想巴结,不想讨好任何人,失去交友的兴趣,那么你就悟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生!

财富   2024-12-26 20:54   广东  







编辑|晨晨
来源|读书369

电视剧《天道》中,王志文饰演的丁元英常被人赞为拥有非凡处世智慧的“高人”。

老戏骨王志文也曾表示:丁元英教会了自己很多,非常满意最终塑造出来的这个角色。

在不少人眼中,丁元英的认知、格局、做事方式,似乎已然突破了普通人的层次。

剧中,丁元英的前妻这样评价他:

“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你讲道理。”
待人处世,他眼光毒辣,心思敏锐,将人性的复杂多变掌握得恰到好处。

人生路上,他能屈能伸,活得通透,对生活诸事总有着高于常人的见解。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将自己的心性打磨到一定境界的人,正是如此。

随着年龄渐增,有的人会慢慢远离人群,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讨好别人,不再强融入某个圈子。

他们看似活得“凉薄”,其实是越来越成熟清醒,早已悟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生。

 01 

不争不辩,是一个人心态稳定的开始

看《十三邀》时,企业家汪健谈到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他说:“精神上的东西,要靠自己来化解。”

在他看来,不必过度去思考别人是怎么想的,也无需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难道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吗?

有人骂你,你当作听不见就好了;有人与你争执不休,你转身走开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有多少人,别人骂了一句,自己把那句话放在心上一年,如此以来,就相当于别人骂了你一年。

人这一生,你若把“辩个输赢”、“争个对错”当成生活的重要部分,那么就会经常被一些烂事绊住前行的步伐,实属不值。

在丁元英的处世信条中,“不争不辩”四个字占据了他生活很大的一部分。

他去饭馆吃面时,店里的老板问他从事什么工作,他边吃边笑着回应:“没工作”。

老板继续追问:“做大买卖的吧,干什么买卖?”

他避开话题:“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上您这打工。”

老板听后一脸鄙夷的走开了,嘴里还念叨着:“这么大个人,说话不着调,光吃不干活,也不嫌丢人。”

丁元英听到这些,没做任何解释,也不愿与之争论,继续吃着眼前的面,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他去吃早餐,在已经付过钱的状态下,还是被早餐铺的老板误会没给钱,他也不想浪费口舌自证,再次付了钱离开了。

广场上,他原本坐得好好的,有人却故意将他挤到一边,看他没有吭声,对方更加得寸进尺,直接抢了他的位置。

丁元英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处理这些没有意义的琐碎之事,更不想与这些不重要的人纠缠不休。

历经世事后,他已经不和别人争吵了,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他发现,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思考问题。

那些思想观念跟你不一样的人,你说的再多,他们也会觉得“你是错的”。

与其费尽心思解释自己,不如调整情绪远离纷争。

真正的智者,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学会了这3个养心之道:

(1)稳住心态,静而不争: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责备或诋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稳住心神,不要情绪化应对眼前事。

不理不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不争不怒,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2)烂人烂事,不必纠缠:和小人争斗,你越纠缠,对方越得意;和恶人争执,你越步步紧逼,对方越肆无忌惮。

很多时候,不纠缠,不一定是为了放过别人,而是为了保全自己。

(3)认知不同,无需争辩:与认知不等、三观不同的人争论,除了给自己带来怒火之外,毫无价值。

人生在世,永远不要问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耗心力,费心神。

 02 

停止合群,是一个人看清现实的清醒

著名喜剧表演大师卓别林在70岁生日时,将自己的人生智慧记录在一首诗里。

其中有段话这样写道: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作‘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

有多少人在年少时,总觉得远离人群,会被别人看作是“异类”;总以为圈子太小,遇到风雨时会无依无靠。

后来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才渐渐明白:

在乱七八糟的人群中待的太久,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挤得太用力,不仅会伤到自己的身心,还会耗费生命力。

从前一直以为某些朋友可以为自己遮风挡雨,后来人群散了才知道,生活中的所有风雨都是那些错误的关系带来的。

有的圈子,不适合自己,就不要强融;有的人群,看不清本质,就不要硬挤。

导演王岳伦之前就表示,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多认识点朋友,多结交些人脉。

于是不管谁叫他去参加酒局,他都一一答应,时间久了,感到特别疲惫。

有一天他终于明白:“有些聚会真的好浪费时间,喝的时候大家海誓山盟,第二天谁也不认识谁。”

从那时起,他开始给生活做减法,远离了一些无意义的社交,用更多的时间专注自己的生活。

而人生的诸多美丽风景,其实都是重视眼前的生活后才看到的。

人到中年,学会断舍离,断无效社交,舍耗能关系,离错误圈子,是收获美好的关键一步。

真正的明者,行走于世间,早已悟透了这3个法则:

(1)不讨好任何人,学会取悦自己:欣赏你的人,无需讨好,就会被你的人格魅力吸引;讨厌你的人,费尽口舌,也换不来一点真心。

(2)不强求关系圆满,看淡人来人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了,默默接受就好,无需太过伤神。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自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风光无限。

(3)不在错误的圈子将就,趁早远离消耗自己的人群:很多时候,你越将就,越容易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泥潭。唯有走出去,才能迎来重生。

 03 

独来独往,是一个人灵魂强大的标志

作家周国平曾在书里讲到了孤独的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无法静下心来,一心想要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这种状态,安下心来,用读书、写作等有价值的事充实生活。

三是将‘寂寞’变成一种创造的契机,在这种无人打扰的环境下,学会和自己相处,然后引发出关于生命、自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

当你开启第一层的时候,容易被内心的寂寞压倒,越想越害怕,越望越不安。

当你达到第二层的时候,慢慢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态,懂得了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当你上升到第三层的时候,思想境界到达了一定高度,允许一切发生,终于看清了自己真正的所需、所求、所念是什么。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更深层次的独处,说明他已经修炼出更强大的灵魂。

就像作家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写的那样:

“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

因为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而当年明月本人,不仅领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也在不断修炼中达到了这样的人生境界。

小时候,当别的孩子追逐打闹玩游戏时,他就一个人坐在一旁看书。

上大学时,同学都在忙着吃喝玩乐,他就独自待在自习室学习。

上班后,同事总是约着一起下班后聚餐,他也拒绝了这些邀请,选择早点回家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写作。

在旁人眼里无法忍受的孤独生活,可他却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因为他知道,虽然表面上看他没有太多朋友,但是他并不孤独,因为自己学到的东西,领悟的知识,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环境的清净,更不害怕独来独往的状态。

独处时不慌乱,生活中不盲目,人若是足够强大,便不会被孤独吞噬。

人生下半场,不妨试着适当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从这三方面做起,打理好生活:

(1)享受独处,及时扔掉负面情绪:屏蔽无用的信息,偶尔尝试放下手机,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远离人群后,就不用再困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2)高配能量,找到生活更多支点:读书、运动、学做美食、练习手工、学习绘画、爬山旅游等,都是能为人带来乐趣的活动。

生活的支点越多,能量越充足,快乐越多。

(3)稳定内核,不被外界评价所困: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就是,不活在他人眼里,更不会深陷他人的口中。

内核足够稳定时,往后的路只会越走越顺。

《晚熟的人》中有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与自己灵魂相近的人,到后来才发现唯一契合的只有自己。”
往后的日子,别再委屈自己逢场作戏,人只有活得开心,才算是不负此生。

点个“在看”,愿你永远清醒,永远自由,生活简单且美好,人生独行亦清欢。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财经新视点

财经新视点
独特视角,纵观天下大事,深度解读财经要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