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结束,2025年正式开启,这几天很多媒体和个人都在忙着做2024年的盘点和2025年的规划。
作为小学生家长,我知道中年父母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和孩子的教育、学习有关的一些事,所以我抽空盘点了2024年教育圈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从这些事情里,或许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教育发展的趋势。早在去年,就有各种小道消息说教材可能要发生变化,今年九月份开学,很多孩子也都拿到了改版后的新教材。1、小学:语数一年级,英语三年级(三年级起点)使用新教材;2、初中:七年级各学科使用新教材,其余年级还用旧版教材;3、2026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全部完成教材替换。在数学教材中,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创新,题目也更加场景化,注重孩子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英语教材则增加了听说阅读词汇等比重,目的是培养英语的实用性。语文教材为了更贴合新课标的要求,各部分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总之,教材改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举措都是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孩子在未来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对于我们做家长的来说,也需要多关注教育政策,根据大方向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毕竟未来不是光靠刷题就能立足的时代了,如果孩子不懂得将知识内化并为己所用,学习之路可能会比较艰难。2024年教育领域的一大重要举措,就是海淀区的拔尖创新人才计划,而且从考试内容来看,大多都涉及到了物理、奥数这种理工科。其实大家也都能想到,海淀作为教育的风向标,拔尖创新计划一定是跟着政策走的,而未来国家选拔人才的趋势,就是聚焦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因为要满足国家在科技、经济等领域上的发展需求,提高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大理科功底作为前提。所以拔尖创新计划,就是通过加快教育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推动教育创新。其实关于科技人才的选拔,这两年有过不少措施,比如推进强基计划单招,设立科技特长生专项计划,高校也纷纷响应政策在招生中增加了理工科专业的招生数量。今年北京理工大学,就新增了工科试验班(拔尖计划)招生专业类,其中包含了 7 个拔尖人才特色班型。涵盖了智能装备技术、智能动力与新能源、材料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投身理工科领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而从这些动向上,我们普通家长能获取到的信息,大概就是要想鸡娃起码要了解政策发展,尽力抹平信息差,否则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凸显出来,目前已经有一些重复性高的职业,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过人工智能对这个时代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是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优势很明显。据《福布斯》报道,60%的美国教师,已将一种或多种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而在国内,清华大学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就已经开发了5门课程的智能助教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最近这段时间,教育部办公厅更是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了要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鼓励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孩子能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将来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多机会。“学历倒挂”一词,之所以引起广泛讨论,源于前段时间兰州大学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2024年兰州大学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其实也不仅是兰州大学,很多双一流大学都出现了学历倒挂的问题。甚至在去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就发布过《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2023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按照过去大家的认知,学历应该是呈金字塔结构的,越高学历的人越在塔尖上,越往上人越少,所以这种状况也让很多家长产生恐慌,学历贬值了,还要让孩子卷学历吗?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目前来看想要拥有一份高薪且体面的工作,学历依旧是很重要的敲门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从长远来看,好的身体、平和的心态、发现幸福的能力,这些综合素质是孩子未来应对变化的关键。学习困难门诊大家都不陌生了,早在2022年就已经落地北京,单单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学习困难门诊”,每年就接诊8000多名患者。今年10月份,上海某医院又开设了一个“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因为解决的是空间思维感知不足等问题,针对有数学、物理、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被大家称为“数理化困难门诊”。不过不管是学习困难门诊,还是数理化困难门诊,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能帮助家长找到孩子数理化学习上的症结,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和针对性训练方法,但别指望挂一次号就能让孩子成绩提高几十分。因为所谓的“学习困难”只是表象,它的背后包含了很多种因素。可能是男孩晚熟,在读写能力上就是比较慢,还有可能是家长的育儿焦虑让孩子产生了过量的压力,从而产生一些面对学习就莫名肚子疼的反应。总之,学习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想让孩子日后在成绩上有优势,从小就要把习惯和底子打好,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说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完成学业、或者没考上好大学、没找到好工作的孩子。大部分家长说起这个词,或多或少都带点自嘲和玩笑的意味,毕竟回归现实,不管孩子再怎么不努力、不上进,终归是“我生的”,父母还是会对孩子的未来操心。但除了成绩,我认为帮助孩子养成底层能力同样重要,这样即使孩子成绩“烂尾”,但人生一定不会烂尾。比如提升表达能力,如果孩子能清晰精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在未来或许就能更好地驾驭AI,在科技时代让自己更有价值。再比如自食其力的能力,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裁员,未来孩子想要拥有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够不啃老、自己养活自己,就不算是烂尾。不过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全市中小学将“课间10分钟”整体优化为“课间15分钟”,随后全国很多城市的中小学,也纷纷开始推行课间改革。一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走出教室,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跳绳、踢键子、做游戏,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预防孩子近视;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让同学们在课下有时间聊天、调整情绪、缓解学习压力。因为课间延长就意味着孩子可能会在休息时发生口角和意外,为了避免出现风险,很多学校依旧采取了课间“圈养”模式,课间不能出教室,也不能跑跑跳跳,甚至不能大声说话。课间15分钟的本意是好的,但在可能存在的风险面前,或许怎么让孩子放心的玩更重要。通过上面说到的这些大事件,无论是学历贬值、人工智能发展,还是拔尖创新计划,这些教育圈动向都很明确的看出,国家要选拔科技创新人才的决心。按照目前的教育大方向来看,接下来这几年,可能还会陆续出台的更多相关政策。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持续关注这些变化,跟上国家和时代的步伐,顺势而为。
1月10日(周五)早上8点20,我邀请到了大语文名师姜天一老师做客直播间,给大家分享为大语文打好基础的文史该怎么学,并且还为大家带来了趣讲《世说新语》首发。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想在语文上拿高分,但却轻视了文化素养的底子的重要性,比如一些古诗文言文的核心思想是一问三不知。姜天一老师是曾经被海淀家长“封神”的启蒙大语文老师,他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文史知识,作为孩子文史路上的引路人,姜天一老师真的以一当十。
1月10日(周五)早上8点20,姜天一老师将做客我们直播间给大家讲讲文史学习的那些事儿,并且还为我们带来了趣讲《世说新语》首发,感兴趣的妈妈一定要预约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