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诺贝尔奖得主背景,我沉默了...

文摘   2024-10-15 20:01   北京  


点下方卡片,关注我


这两天最热的话题莫过于诺贝尔奖了。


随着经济学奖的颁布,2024年所有奖项均名花有主。


出于好奇,深扒了下今年诺奖得主的个人经历和成长环境,我沉默了。


我发现了,孩子成才的三个秘密。



01

— Dr小鱼 —


秘密1: 科学界没有公平,


良好的家庭环境永远是孩子的后盾



科学领域很残酷,因为这里没有人人平等。


顶级科学家之所以能成功,很多部分原因是赢在了起跑线,诞生在了合适的家庭。


绝大多数诺奖得主背后一定是有个精英家庭在做后盾,这让他们能在肥沃的土壤里成长、成才、成功。


今年多位诺奖得主的家境非同寻常,有些甚至是豪门贵族。


文学奖得主韩国女作家韩江,出生在“作家之家”,从小就在充满文学的氛围中长大。



其父韩胜源,韩国文坛代表作家之一,1988年获得李箱文学奖,这是韩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韩江14岁确定走上作家之路,多多少少受了父亲的影响。


哥哥韩东林以小说集《幽灵》享誉文坛,弟弟韩江仁首尔艺术大学文学创作系毕业,同样也写小说。


最搞笑的是,韩江丈夫洪荣熙,既是韩国庆熙网络大学教授,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


整个作家DNA都动了!


物理学奖得主是杰弗里·辛顿和约翰·霍普菲尔德。


杰弗里·辛顿家世显赫,族谱往上数几代,代代一个维基百科。



比如其曾曾祖父乔治·布尔被称为逻辑学的牛顿,曾曾祖母玛丽·埃弗里斯·布尔也是数学家;堂姑琼·辛顿核物理学家,曾参与曼哈顿计划;辛顿的爸爸霍华辛顿是昆虫学家,剑桥大学教授...


约翰·霍普菲尔德家世虽比不上辛顿,但也出身书香门弟,其父母都是物理学家。


(图|辛顿家谱)


3位化学奖得主是大卫·贝克、戴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


其中哈萨比斯父亲是希腊裔,曾是创作歌手,母亲是新加坡华人,自己做生意,两人还是老师。


贝克父亲是物理学家,母亲研究天体物理和大气科学,妻子汉内莱·鲁奥霍拉是芬兰出生的女科学家。



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这两个获奖者家庭相对普通一些,不过依然有着上进努力的家风。


加里·鲁夫昆出生在犹太家庭,父亲是土木工程师,母亲虽为家庭主妇,却不断学习,年近50拿了个心理学本科学位。


唯独维克托·安布罗斯在农场长大,但其母亲梅丽莎是一名作家。


(图|维克托·安布罗斯(右)与加里·鲁夫昆(左))


仅仅从这6位诺奖得主身上我们就看到了家庭存在的相似性。


实际上关于家庭条件对诺奖得主的影响,恰好前几天普林斯顿、宾大沃顿商学院、达特茅斯学院及帝国理工4位研究人员就专门做过的调查发表了文章。


他们研究了123年内(从1901年到2023年间)715位来自44个国家的各个科学类(排除和平奖和文学奖)诺贝尔奖得主的家庭背景。


重点分析他们父亲的职业和收入,来推测顶级科学家的出身与其取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假设如果天赋和机会是均匀分布的,那诺奖得主应该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即出身与成就之间无明显的规律。


然而现实并非朝着理想假设的方向前进,实际诺奖得主的家庭背景与成功存在极大的关联。


大约一半(50-60%)的诺奖得主来自收入和教育水平排名前5%,即经济社会地位很高的家庭。


这再次印证了科学界的机会分配集中在一个群体,它并不公平。


(图|诺奖得主父亲的收入及教育程度百分比)


这种不公平性在性别差异上尤为明显,调查的715诺奖得主,女性只有28位,她们的家庭背景更加精英化,其父亲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比男性更高。


(图|女性和男性诺奖得主父亲的收入和教育程度百分比比较)


经过量化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诺奖得主父亲最常见的职业是企业主(占比高达15.36%),其次是物理学家和医生,教授和讲师、工程师紧随其后。


这些职业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往往父母受教育水平也高,孩子进入科学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只有3%的诺奖得主在农场长大,比如今年医学奖得主维克托·安布罗斯。



从1901到2023年这120多年里,诺奖得主社会经济背景虽有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机会在扩展,但扩展的速度缓慢,多数依然是精英家庭出身。



(图|1901-2023年来诺奖得主父亲的平均收入和教育水平排名)


所以从概率来看,如果出生在普通家庭,未来孩子想在科学领域成功的机会相当小。


绝大多数孩子,即便有潜力与诺奖得主一样崭露头角,往往因为生计而忙碌奔波,能走上科学界舞台的依然是凤毛菱角。


研究人员也估算约90%的科学人才未来发挥其潜力,成为「遗落的科学家」。


科学领域拼天赋,但更拼的是家庭,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资源、家学渊源。


刚看到这篇新鲜出炉的论文时,又听见媒体上播报的最新诺奖得主的欢喜,内心多少有点失落,有点惋惜,多少有天赋的孩子因为没有机会,集体走向平庸,一生都困在了「血汗工厂」里?


当然悲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种机会公平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作为一个普通人、普通父母,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氛围。


即便他未来依然是普娃,但至少不用衣食发愁,可以追随所爱。




02

— Dr小鱼 —



秘密2: 成功是会走弯路的,


要敢去捅一捅世界



看完诺奖得主的家庭,我又去细数了下诺奖得主本人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得不感叹一句:


要是按照他们这种走弯路上瘾的节奏,绝对会逼疯一大批中国家长。


这届走弯路代表人物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



前面提到辛顿来自学术世家,家族名人众多,但他的学术之路异常坎坷。


虽说一路是名校,可他在退学和换专业之间反复横跳,把别人没走过的错路走了个遍,拿诺奖之前学术冷板凳坐了30来年。


高中在他口中的「二流公立校」克里夫顿学院就读,这里盛产牛剑苗子,还出过3名诺奖得主,也就是在这里辛顿有了要了解大脑如何运作的目标。


18岁到25岁,我们国内家长眼中最重要的学术积累期,在辛顿这成了疯狂的折腾之旅,完美展现一个年轻人的热血状态。



在剑桥大学,他就“二进三换”。


刚入读时学习物理、化学和数学,但因数学不好,一个月后退学直接跑去伦敦gap,各种浪荡。


第二年改修建筑学,结果一天也忍受不了,又转去学哲学,依然半途而废。


这要是遇到个中国爹妈,还不被骂个狗血淋头或是气个半死?


哲学过后,不安分的他又转去修读物理和生理学,但没生物学背景,整个学术过程十分艰难。


熬到拿到实验心理学本科学位后,对本科教育失望至极的他选择当起了木匠!


对,没错,剑桥毕业去做木匠,连他剑桥教授父亲都学起了中国爹妈式唠叨与PUA。



一年之后放荡不羁的他发现靠木匠无法谋生,也不能了解大脑,决定重回学术界,直接前往爱丁堡大学读博,师从希金斯教授进军人工智能,25岁才算走上了正路。


但读博时因坚持研究神经网络和导师分歧不断,博士毕业后赶上AI就业寒冬期,失业的他又去做了短暂的老师,没过多久又跑去美国寻觅机会。


然而出师不利,唯有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接收了他,好在是能与一群对神经网络感兴趣的学者工作。


博士后卡耐基梅隆大学图灵奖获得者Allen Newell捐助了他,辛顿这才真正展开自己的研究。


由于不愿接受美国国防部的资助,将反叛精神进行到底的他果断前往加拿大设立研究项目,加入多伦多大学成为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


在这里他和学生创立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成了当代人工智能的基础,他创立的公司后来也被谷歌高价收购。



辛顿跌宕起伏的人生,站在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是妥妥的一部走弯路、试错史。


折腾了几十年、犯了无数次错、冷门领域耕耘数十载,在77岁高龄被世人皆知,延续上了家族荣耀。


我时常想,如果把辛顿这么爱折腾的孩子放在我们的教育背景下长大,他的人生轨迹又是怎样的?


是能一如既往放浪形骸,还是被条条框框、不允许犯错磨平了棱角、磨灭了学术理想?


辛顿没浪费时间做低效的卷,不盲目参与社会筛选,而是在真实世界里学习,一旦发现不适合马上抽身而退。


敢去捣鼓、敢去捅一捅世界的边边角角,经历停滞期,在暗淡的学术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研究,保持独一份的冷静。


可以说辛顿的成功是大量试错、敢于试错的结果。


这是给我们家长最宝贵的一课:对孩子要保留开放性。




03

— Dr小鱼 —



秘密3:  交叉学习,成为跨界人才,

是AI时代鸡娃的新方向


今年诺奖还有一个十足的看点:三项科学奖两项都颁给了AI。


物理学奖花落两位AI专家之手。


91岁的约翰·霍普菲尔德是美国地地道道的物理学家,出生物理学家家庭,顶尖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物理学本科、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


但他的学术背景不仅限于物理学,还涉足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这让他成功跨界发明了人工神经网络。



前文提到的走弯路高手杰弗里·辛顿是人工智能之父,求学阶段物化生、哲学、建筑学专业尝了个遍,最后才去到人工智能领域,坚持神经网络研究。



化学奖颁给了生物领域,也披上了AI外衣。


在攻克蛋白质研究难题上,大卫·贝克研发的Rosetta以及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设计的AlphaFold起到了颠覆性作用。


这三位AI的设计者同样是跨界高手。


(图|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Jumper(从左至右))


贝克在哈佛大学起初学的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专业,在阅读《细胞分子生物学》后对探索蛋白质折叠产生了兴趣。


哈佛毕业后直接去加州伯克利分校读了生物化学博士,博士后在加州旧金山分校也是在相关领域。


这跨度一般人难以企及!


约翰·江珀本科在范德堡大学修读的是数学与物理学,硕士到芝加哥大学后攻读理论化学,将机器学习策略用于蛋白质动力学研究。



希腊和华人血统的哈萨比斯是天赋型选手,也是斜杠青年,跨界人生相当精彩。


4岁学国际象棋,8岁学编程,13岁成国际象棋大师,16岁进剑桥大学计算机系,17岁进公司设计游戏,多个游戏成爆款。


游戏事业乏了,29岁又回归学术圈进伦敦大学学院攻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研究成果在顶级期刊发表。


35岁创立著名的DeepMind公司,其开发的AI程序AlphaGo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柯洁。



今年诺奖的混搭出圈,让交叉研究型人才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普通孩子而言,在AI时代,交叉学科、跨学科学习的实力越来越具竞争力,单一技能的局限性将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跨界学习和实践,培养高阶能力,或许是未来鸡娃的一种新潮流!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一个孩子根基能力的牢固性,这些基础能力包括:内驱力、思辨能力、执行力、清醒的自我认知等等。


只要孩子的内核是强大而坚挺的,再去广泛学习,持续更新头脑,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一匹黑马。




福利


加入社群,共享升学资讯

 扫码入群


湾妈VIP国际社区正式启动,小鱼当群主,与大家一起为孩子兜底。


高考体系可准备“两条腿走路”把升学目标延伸到香港新加坡以及欧美。


国际体系或有意让孩子高中选择国际体系的朋友更应该未雨绸缪。


VIP社区资格永久有效,期待精英妈妈们加入,我们一起为孩子升学助力。




精英家长VIP群

想看我的朋友圈,扫上图微信号

加过我其他微信号,请勿重复添加

Dr小鱼
两个孩子的妈妈、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关注教育、心理、医学、亲子成长。拒绝内卷,推崇多元化发展,相信普通孩子也有好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