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河套文化丨河套方言,一部河套文化史

时事   2024-11-13 06:30   内蒙古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开栏的话

河套文化是在河套地区历史发展变迁中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渗透,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具有典型特点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的文化。河套文化融合了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等,是人文与自然相互碰撞的结果。即日起,巴彦淖尔日报推出“河套文化大家谈”栏目,为河套文化溯文源、拓文脉、壮文气。

通过方言,可以窥见一方水土的文化特征。


河套方言,是移民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相辉映的结晶,记录了当地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的生活变迁和文化传承。


河套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是河套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编者

后套话的价值意蕴

□杨开昌(临河)


巴彦淖尔汇聚了来自多民族、多省份的民众,经过长期的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互鉴,孕育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后套话。后套话显著承袭了晋语的精髓,是移民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相辉映的结晶。其根源可追溯至晋陕北部的地方方言,同时吸纳了其他移民语言及蒙古语的元素,进而铸就了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貌与特性。它不仅是身份认同的象征,更是知识的传承载体,反映着社会的多样面貌,是宝贵的语言资源。因此,后套话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后套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深入研究方言不仅有助于揭示古今语言演变的轨迹,为解析古代文献中的词义、句法结构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多彩。后套话完全保留入声,像“黑夜”中的“黑”、“鸽子”中的“鸽”、典型晋语词缀“圪、日、忽、卜”等都是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古无舌上音”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后套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后套人经常将“下”读作“hà”。“放下”会说成“放hà”,“你真有两下下”会说成“你真有两hàhà”。在后套话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古语词,比如肆筵、失笑、圪羝、营生、仰尘、扥、舁、堰、沤、弥等。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已逐渐消失或变得罕见,然而,它们在后套话词汇系统中却保持着重要地位,是河套人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语。


其次,后套话是河套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作为地区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不仅深刻蕴含了当地民众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还鲜明地体现了地域特色与社会发展轨迹。后套话中广泛存在的串串话、歇后语、谚语等语言形式,均有助于公众深入理解河套地区的社会风貌与文化底蕴,包括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习俗以及古今变迁等。比如后套串串话每句句末一个字都要押韵,体现出后套人耿直、大方、爽朗、乐观、胸怀坦然的性格特征,反映出后套劳动人民健康向上的浪漫主义情趣。就比如“吃米不如吃面,走亲不如住店”“豆腐筋来粉条条白,黄灿灿的油糕端上来”等就凸显了河套饮食文化的特色。“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立夏吃苦菜,眼明心凉快”等农谚作为河套地区农业生产和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深刻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尊重。这些谚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还映射出河套地区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精准总结。


再者,后套话是民族融合的见证者。后套话是蒙汉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语言互相借鉴的成果。在词汇方面,有大量的蒙古语词汇进入后套话系统,比如巴彦淖尔(富饶的湖泊)、圐圙(院子、场地)、活倒肚(肚子)、呼啦盖(贼、小偷)等等。再如,后套话中的“哈木儿”就是由蒙古语中的“哈日莫格”或者“哈尔马格”借过来的。在后套人的口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你地也不种,羊也不养,生活也不刨闹,咋能过上好光景了?”“你烟也抽,酒又喝,麻将也打,钱还耍,真是五毒俱全。”外地人听到这样说话可能感觉奇怪和别扭,但是后套人却习以为常。也有人说这是倒装句,为了凸显宾语而将其放到谓语前面。其实,这就是后套话与蒙古语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语法现象。


还有,后套话是文化认同的助推器。方言,作为情感交流的桥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作用,还具备多重认同功能,包括身份认同、地域认同及文化认同。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个地区的集体社会记忆,是连接个人与地区、民族之间的关键纽带,深刻激发着人们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后套话语音系统中,后鼻音取代前鼻音,如“音”“英”不分,“盆”“朋”不分,“炖”“冻”不分等。后套话中ang和uang两个韵母不分,如“常=床”“港=广”“抗=况”等。后套话中有大量的分音词,如不烂(绊)、合娄(齁)、壑廊(巷)等。后套话有入声词缀“圪”“日”“忽”“卜”等,如圪捣、日脏、一卜滩、忽绕等。后套话叠词丰富,如拐角叫做“拐拐”,绳子叫做“绳绳”,板子叫“板板”等。后套话善用生活化的表达,具有鲜活的表现力,比如人们将“被子”叫做“盖体”,把“毫无价值”说成“不值烂草”等。在谈及后套话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语言现象时,本地与外地的后套人均能深切感受到由此而生的凝聚力与文化自豪感。后套话,作为爱家乡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具象化表达,宛如一种强大的黏合剂,不仅承载着方言使用者的深厚归属感与情感寄托,更是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明确要“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要求“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因此,要把握历史契机,积极推动后套话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这既是对其人文历史价值的有效保护,防止其随着方言使用的减少而逐渐淡化乃至流失,又能够借助智能技术的力量,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后套话的独特魅力,使其蕴含的深厚价值被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所认知、接受并传承发扬,从而为河套文化乃至北疆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漫谈“巴盟话”

□菁茵(五原)



河套平原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巴彦淖尔因为拥有大片可耕地,被称为“塞外米粮川”。巴彦淖尔系蒙古语,“巴彦”为“富饶”之意,“淖尔”为“湖泊”之意,“巴彦淖尔”意为“富饶的湖泊”。四十多年前,我便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小村庄。


那个时候,巴彦淖尔市还叫巴彦淖尔盟。内蒙古地形狭长,十二个盟市分散开来,从东到西横贯几千里,各地的习俗与口音也大相径庭。曾经,在内蒙古丰富繁杂的各类方言中,“巴盟人”及“巴盟话”成为一个极有辨识度的特色标签。



追溯历史,河套地区原本是个移民区。大约从明清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大量百姓从长城内的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及邻近地区,或因从商,或为了谋生,开始向长城外的少数民族地区迁徙,史称“走西口”。迁来的人们在此安家落户,也带来各地的习俗,在漫长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以晋陕口语为母音的独特方言——河套方言,也叫巴盟话。


我爷爷及他的叔伯弟兄们便是从陕西省府谷县迁来的。爷爷去世得早,我只见过相片里的他。他的儿女皆在巴彦淖尔出生,说的都是纯正的巴盟话。姥爷一家就不同了,从家乡甘肃省武威市迁来时已是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当时只有几岁,小孩子学得快,口音渐渐变成了巴盟话。但姥姥、姥爷和十几岁的大舅已难改口,一直还是家乡口音。一次大舅来串门,我三岁的儿子正在炕上躺着玩儿。大舅摸着我儿子的头,对着他亲昵地说了半天话,谁知我儿子眨眨懵懂的眼睛,认真地问:“大老舅,您说的是外国话吗?”当时惹得一屋子人哄堂大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更承载着一个人的成长记忆和家庭历史,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密码,是伴随一生的烙印,想要改变哪那么容易。



在巴盟话中,有一个神奇的字,那就是“圪”。这个字可以说是个万能字,可以用在各个地方。它可以当名词来用,比如大一点儿的叫“圪瘩”,再大一点儿叫“圪堆”;小点儿的土埂叫“圪塄”,大点儿的土岭叫“圪梁”,浅一点儿的土坑叫“圪钵”,深一点儿的土坑叫“圪洞”;缝隙叫“圪拉”,比较秃的地方叫“圪堵”,凸起来的地方叫“圪旦”。生我养我的小村当初处于一个凸起来的高地上,因此叫徐家圪旦。这样的地名我们大队有五个,分别是丁家圪旦、赵三圪旦、铁帽圪旦、二侉圪旦、倪家圪旦。一些外地来拉运的商贩常常笑言:“你们大队一群‘圪旦’。”类似这样的地名,在巴彦淖尔遍地都是。


在巴盟话中,“圪”字也可用作动词,行走叫“圪蹓”,蹲下叫“圪蹴”,磨蹭叫“圪磨”,撒娇叫“圪谄”,斜眼叫“圪尥”,喝酒叫“圪抿”,休息叫“圪躺”,小睡叫“圪眯”,害怕叫“圪瘆”,参与叫“圪混”,挠痒痒叫“圪哩”,慢慢靠近叫“圪挪”,搅动叫“圪捞”,缩水叫“圪缩”,放肆叫“圪呲”……一个“圪”字,带出一堆活色生香的词,本地人说得痛快酣畅,外地人听得云里雾里。


“圪”字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很小的颗粒叫“圪糁”,稍大点儿叫“圪渣”,再大点儿叫“圪瘩”,突出叫“圪尖”,弯曲叫“圪溜”,蔫了老了叫“圪朽”,吝啬叫“圪怂”,将就叫“圪且”,啰嗦不靠谱叫“圪塌”。还可以用作量词,比如“一段段”叫“圪节节”,一头蒜叫“一圪堵”蒜,一把瓜子叫“一圪抓”瓜子。还可以用作象声词,比如“圪吱”一声、“圪噔”一下,不一而足。一个“圪”字,无处不在,却又不可替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个“圪”字走天下,尤其是在异地他乡,此字一出,如相互辨认的暗号,听者不由得脱口而出“老乡哇”,两个陌生人的距离瞬间被拉近,顷刻间便可能称兄道弟了。



除了“圪”字,巴盟话里还有一些使用频率特别高的字词。比如“日”字,用处也是非常广泛。形容对一件事过于较真或令人称奇,叫“日悬”,形容一个人能干叫“日能”,形容一个人聪明叫“日灵”,说一个地方不干净叫“日脏”,做坏事叫“日害”,事情急促叫“日紧”。还有一个词叫“日屁”,第一次听到是四爹说的。当时,我只有几岁,大家一起端着盆在地里刨籽瓜,正在干活的弟弟说他要上厕所。四爹说:“荒滩野外,你就搁旁边的渠棱后解决一下吧。”但弟弟怕人看见,径自钻入了葵花林里。四爹边看边笑:“豆大个孩子,这么日屁。”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以为四爹是在骂弟弟偷懒,但看他的表情似乎又不像,于是一脸迷茫地询问身边的父母,但他们支吾半天也没给我解释清楚。多年后,当我的生活中开始频频出现“矫情”这个词时,我突然想到了幼年时听到的那个“日屁”。“日屁”,有调侃、略带嫌弃的意味,大约是过于矫情的意思。而今,这个词年轻一代并不熟悉,已经很少再听老一辈人说起。


使用频率高的还有一个“甚”字。干甚,吃甚,做甚,玩甚,甚意思了,甚东西了,甚时候了,甚事情了……“甚”字,干脆利落,总是不经意间从巴盟人嘴里冒出,贯穿着巴盟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巴盟人一天能说几十个“甚”字。


老一辈的巴盟人,还将鞋读“孩”音,买“孩”,洗“孩”,穿“孩”。曾经在青城读书时,我某天从上铺跳下来,满地找鞋子,边找边脱口而出:“我的孩呢?”此语一出,把东部区的舍友吓了一跳,我赶忙向她们解释。听明白后,她们集体哄笑。从此,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学我说话:“你的‘孩’不如我的‘孩’好看,周末咱上街买‘孩’去吧。”


巴盟人还喜欢用重叠词,由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根重叠而成。比如,“咋来来”,去“哪圪来来”,“温吞吞”的水,“软溜溜”的油糕……张口即来。想让一个人安静会儿,会说“悄悄儿”;形容一个人个子矮,会说是“小个个儿”;命蛋蛋、花眼眼、马鬃鬃、小凳凳、圪旯旯、豆荚荚、炭仓仓、铁铲铲……在别的地方,这样的重叠词或许是儿童的专利,说出来显得奶声奶气,过于软萌甜腻,但在巴彦淖尔,不论年纪大小,类似的词如一尾尾鱼,自然而然从人们口中游了出来,听来倍感亲切,生动诠释了西北人率真朴实、热情豁达的性格特点。



当然,巴盟话中常见的四字词语,才是精粹所在。在平时聊天中,如果有人总是带着四字成语说话,会让人觉得是咬文嚼字,显得矫情做作。但在巴彦淖尔,几乎每个人都是四字方言的代言人。这些四字词,如经年累月提炼沉淀下来的夯土,衍生出不同的语感,非但不让人反感,还会拉近距离、增添风趣。


提到大中午,巴盟人会说“亮红晌午”,非常不平的地方叫“圪丁溜蛋”,不知不觉叫“圪低打摞”,缺乏自信叫“圪低圪缩”;形容行走过程中有障碍叫“碰头切砍”,形容一个人冲动不管不顾叫“一扑二砍”,形容一个人不诚实叫“鬼迷六眼”,赤身裸体叫“红麻不溜”,不声不响叫“悄迷个怵”,上下抖动叫“抖皮撂草”……几乎每句话里,都会夹杂着这样极富特色的四字词语。我母亲虽然没念过书,但对这样的四字词语亦是运用娴熟,上了年纪后,她常常这样形容自己:“真是老了,一天天的少魂忘事,说话咬油喃水,走起路来七拐八趔,豁牙半齿吃不成个好饭,膀眉肿眼睡不上个好觉。”这样的四字词语又常常叠加使用,爆发出独有的鲜活与力道,温柔叙述时,如一个个玉珠落盘,清脆动人;激烈吵闹时,又如一串串爆竹,耳畔轰响。巴彦淖尔的二人台传统剧目《王婆骂鸡》,便是巴盟话的集结,里面的王婆,因为丢了一只鸡,用生动的方言将形形色色的偷鸡贼“骂”了一遍,妙趣横生、百听不厌。


巴盟人还喜欢说顺口溜,也叫串串话。巴盟人好饮酒,嘴边常挂的一句便是:“咸菜一盘,喝个没完。”在酒场上,各种顺口溜时不时地从大家口中蹦出,一时间,场面热烈。这边一位说:“大红公鸡窗台上卧,不为喝酒为红火。”此语一出,大家纷纷举杯。轮到下一个,继续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大家又是一杯下肚。到第三人时,又来一句:“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就要喝到位。”于是乎众人再次一饮而尽。若干活色生香的串串话,被酒水完全激活,一咕嘟一咕嘟地在人们唇边尽情绽放,将当地的酒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我从小听得最多的是妈妈的教导之语。大字不识几个的她,说起一些串串话,张口即来。什么“吃人碗饭,由人使唤”“吃米不如吃面,走亲家不如住店”“香油调苦菜,各自取心爱”“绣花枕头一包糠,驴粪蛋蛋面面光”“正愁的不愁,愁乌拉山上没一块压菜石头”……这些原生态的谚语或是顺口溜,有长有短,活泼生动又简洁明快,诙谐幽默又意蕴悠长,饱含浓郁的地方特色,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巴盟人的智慧结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很多方言已经不知不觉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好多孩子已经不知道一些方言的用法,说得更少。好在,巴彦淖尔有一批专门研究河套方言的传承者,他们“宁舍一顿饭,也要把话串,宁舍一头牛,不舍顺口溜”,或现身演说,或著书研究,正致力于将这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记录珍藏并发扬光大。2022年,集歇后语、爬山调、漫瀚调、串串话、缀词等于一身的河套顺口溜升级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会巴盟话,走遍天下也不怕”,这是巴彦淖尔人熟知的一句顺口溜,充分体现了巴彦淖尔人的文化自信。而今,魅力独具的河套文化,早已成为绽放在北疆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




编辑:杨岚凯

校对:崔瑨

编审:吕珂慧

审核:王剑

终审:韦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巴彦淖尔日报官方微信(ID:bynrrb)



巴彦淖尔日报
巴彦淖尔市最新时政新闻权威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