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导师班 | 2024春清华建筑系·本科三年级开放式建筑设计总结(二)

文摘   2024-05-20 18:04   北京  


大师阵容


邵韦平  |  傅绍辉  |  刘玉龙  |  叶依谦

蓝冰可Binke Lenhardt、董灏  |  陈龙

 Christoph Hesse  | 张昕、徐跃家


一、评图纪实


第五组


设计题目:

平安里地铁站周边综合建筑设计


设计导师

蓝冰可Binke Lenhardt、董灏(Crossboundaries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创建筑师)

导师助理

高旸 陈思哲 陈鹏宇(Crossboundaries)


评图嘉宾:

何可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

唐康硕(MAT 超级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张淼(MAT 超级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Jakob Schmitt(Superimpose Architecture 叠术建筑,主创建筑师)



优秀作业展示:


作品一:The PING’AN LI-NEs


设计者:郑礼义 堀内龙志


方案介绍:

“平安线”位于繁忙的地铁站4号线、6号线和19号线的交汇处,其设计理念旨在为北京的传统胡同社区注入全新活力。平安线的设计不仅是一次社区重生的尝试,更是城市肌理创新的体现。该项目通过建立东西方向的线性景观建筑,从北京传统四合院的结构中汲取设计灵感,旨在创造一个既有情感共鸣又富有历史感的城市空间。每座建筑的规模均与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宽度相匹配,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北京的文化精髓,还增添了现代气息。

嘉宾点评:


唐康硕:You choose a stripe pattern, in the different fabrics with the old city, and you have did a lot of architecture design with that. You have lo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use some slopes up and down. Also for the scale in the street, they are one-story buildings, which is similar to historical hutong buildings. It’s a typical hutong project.

For me, I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if you can develop more design technology. You use stripes, and everything is stripes. But for example in the west part, you have very complicated functions, then the buildings do not satisfy that. And for me, it is a bit simple. Not only on the form, but also on the space. If you can have a little bit more technological variations, that would be great for you.


蓝冰可:Actually I encourage them to keep use this form, to use this stripe thing. What I really appreciate is that they consider outside the set boundaries. We have give them a red line, but actually they draw connection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far outside the red line. This project connects to all directions, not only to the back.


张淼:Your project reminds me about the Japanese project, Omotesando Hill, which is done by Tadao Ando. In that way, I would think that your project is like four or three times of the hills project. You invite people to the rooftops, and people have to go down, go up, go up, and go down. You create many lines here. So, is there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ose different hills? If you have one or two real land, not lines, but land, to connect all these places, that will be interesting. You will have the other parts of the project connected together, or it's like only separate project.


何可人:I like your urban strategy, only with the lines, the stripes, to create what you mentioned the word buffer zone. This area is a buffer zone, it's where the word actually means. In Beijing, you know, the street is very wide, and the area you work on is also quite large. A traditional way of dealing it, in a looped mindset in the plan managers, they can easily turn this into a big, huge park. If you create big park, it will also become a buffer zone, it is useless.

So, I think the overall strategy is quite interesting. You create the sort of buffer, but it's also useful, right? You can go down, you can connect, you can walk on the roof. So, I think it's quite developed, nice.


Jakob Schmitt:I think you really keep your concepts all the way to very detailed parts, it’s a quite straightforward way. I like the façade details, for example, which also reflect the concept.

One small thing that I just don't get yet, is that you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but that is not so reflected in the facade yet, that's my impression. Your project act very well in this kind of like circulation in the neighborhood, but how do you imagine those spaces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the street to look like? For some of those stores, are they only facing inwards? There was like kind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ores and the street.

The same for the commercial point of view, I would assume the stores double the value if you have a door. What do you imagine to be happening in those spaces?


高旸:I don't think that design always come from inside to the outside, I think it's coming from both sides. Maybe first you come up with some ideas from outside, but then later on you also can influence on inside or other things. And I really like this rendering, I feel it's like a park, like a landscape.


作品二:Linkedge


设计者:杜钰、刘雨菲


方案介绍:

Linkedge作为线性建筑,既能协调两侧不同的城市肌理,又能让场地内部和外部、历史和当代产生互动。方案构思源于平安大街连续且完整的界面以及遍布北京的封闭围墙,这种封闭的边界虽然在一定程度保障了内部人们的活动安全,但是割裂了与外部城市的对话,因此我们希望重新定义墙和边界。线性建筑将场地划分为两部分,南侧可以快速通行方便地铁站人流疏散,北侧和胡同共同包围出安全而高质量的公共空间,而墙上大小不一的开洞沟通了南北两侧,穿孔铝板材质形成的半透效果削减了墙的体量感。穿插于墙上体块则承载商业和社区相关功能,连廊、楼梯、坡道将体块串联起来。我们认为积极的空间不在于本身的开敞性,而是能够吸引人们走进去停下来。线性空间的半透明立面和框景般的体块就像空白的画布,随着时间被人的活动和故事填满,让我们的建筑成为可以不断续写的长卷。

 (请横屏观看)




第六组

设计题目:

安丘威士忌酒厂设计

设计导师:

陈龙(多相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导师助理谭坦(多相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建筑师)


评图嘉宾:

费斌

北京威士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合伙人

王晖

王晖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贾莲娜

北京多相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题目介绍: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位于山东安丘的一个威士忌酒厂,地处一片自然环境优美的农庄中,四周被丘陵和树林环绕,远望水库。项目希望在工业生产和参观体验两方面需求的共同驱动下,通过建筑和空间的设计,塑造独一无二的体验。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规划生产与生态循环的关系,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酒厂能够充分的融入当地,使人们能切身体会到建筑和生产活动作为环境与生态的一部分。


作品一:复得返自然


设计者:苗绘、韦紫荷


方案介绍:

受项目地段纯净的自然环境的感染,设计师提出了将建筑充分融入当地生态系统的想法,对酒厂未来的生产生态循环进行了详尽的规划。结合当代人向往自然体验的需求,设计方案意图将酒厂的生产、参观和体验与农庄的大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


以酒厂为中心,方案利用周边的草坪、林地进行原材料的种植,使得访客从游览周边开始就可切身体会酒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在地块上,生产部分的建筑体量放佛一个基座,活动空间依附于之上,参观步道穿插于之间,产生了多样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体验。多个进入建筑内部的路线也使得参观体验更加丰富。


设计师还意图通过建筑为生态系统中动物们提供栖身之所,包括屋顶的太阳能板下荫蔽处设置的养蜂箱,在入口木格栅及桶陈塔内置入的不同尺度的鸟窝,地段北侧草坪设置的马厩。


建筑在构造和材料上进行了多种尝试,钢木结构、毛石立面和锈钢板的使用让建筑更贴近农庄与自然,结构的真实暴露带给建筑更多的生命力。



嘉宾点评:


费斌:从自然开始研究这一套工作逻辑很打动我!你们相比于中期评图在这个方面补足的工夫也很多。这个设计可能比较贴近安丘当地实际的场地的需求:满足甲方想把这里打造成“农场式的酒厂”的希望。威士忌酒厂是个重资产,周转周期特别长,在前期通过游客体验等实现盈利,有助于补充现金流。


王晖:你们的设计还有一个可能:从“公社”、“小社区”出发考虑,不一样的功能空间的材料关系及其本身的物理特性可以不一样,可以突出更大的差异性;通过流线把不同的、有大差异的功能空间串起来。因为不同的受众人群有不同的特征,喜好偏好不同但没有好坏之分。


贾莲娜:你们的工作量特别大,同时关照的格局也特别大——从生态系统开始考虑。对于建筑学生而言,从“为什么要投钱”、“为什么要干这个事”开始思考做设计,这非常宝贵,整个设计也体现出了你们非常强的能力。美中不足是虽然景观等别的方面很好,但房子显得单调了;各个空间的体验重复,虽然功能很多但空间多样性不足。考虑到你们选择了“生态系统”这样一个体验性很强的主题,在设计处理中你的嗅觉要更敏感。


陈龙:这个设计和其他组不同。平面布局上,生产区把场地全占满了,游人的游览和威士忌的生产区揉在了一起。另外一点是,她们积极地运用了南边和一些角部。感觉她们有很多的力量用在这个设计上,整个设计像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随着职业经验的积累,同学们未来会慢慢地克制力量,就是学会“收”,不把所有想法都表达在一个事情上。用一个招式把很多事情解决好,这就是“四两拨千斤”。



作品二:森海隐酿 WINERY IN THE SITE 开放式教学


设计者:臧珈佑


方案介绍:

       在场地的使用上,设计师没有硬性的分隔生产区域和参观体验区域。在允许参观者进入生产区域的同时将陈酿空间放置在了参观体验区域的中心,使得两种动线形成了交叉,增加了流动性,使得生产活动和参观行为间产生了良好的对话关系。


       设计在标高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调整,在确保生产流线布局合理的基础上,将建筑与周边起伏的地形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体量较大且注重效率的工业建筑得以与自然环境融合。

建筑在塑造了向心性庭院的同时,积极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作为景观。整个建筑匍匐于林壑之中,传达一种隐约含蓄且积极美好的场域气质。


       在空间体验方面,设计方案考虑了地下光照、水流的背景声、水体的焦散、围合空间的向心性、院落视觉通廊、以及场地植物布置等具有氛围感的细节,意图给人带来感观丰富的空间体验,进而表达酿酒这一生产行为所具有的精神性。

嘉宾点评:


费斌:这个设计有一个好处:生产区特别扁平,体量很紧凑。这里把生产和游客游览的关系说得比较清楚,游客参观也比较有意思,游客亲身参与威士忌的订制体验也比较方便。水的场景也不错。如果游客足够多的话,我觉得人们恨不得围在水边坐满。


王晖:建筑主体前面的水体和看台之间的观演关系可以改变;例如看台可以取消,打破人在看台上固定着看水的常态;或者作为建筑元素的看台换用别的呈现形式。另外做这个方案一定要把水面和喝酒联系起来,例如几个人坐在水边喝酒的场景可以认真考虑,形成和酒有关的中心的空间功能。至于人的活动和水面的关系,不妨参考卢浮宫前的空间。


贾莲娜:我感觉你做设计很放松,很多地方利落干净地处理完了,所以你可以再放松一些。设计的动作可以再少一点:例如“酒+艺术空间”能产生很多活动;方形的场子里有一个圆形水池,可能性非常多。但如果设计动作少一点,让整体更空一点,这个东西会更好用,也更有精神性。具体来说比如现在看台的关系有点“卡”;既然没有某一个方向的强烈轴线,不如让它更加没有方向性。


陈龙:这告诉我们设计应该要很有意思。同样一个场景,有可能早上去,可能中午去,晚上去感受不一样;落实到设计上就是365天,每天去都不一样。

第七组


设计题目:

LIVING MUSEUM 生活的博物馆


设计导师:

Christoph Hesse(Christoph Hesse Architects事务所,创始人/主创建筑师)

导师助理:

钟宇航(时境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评图嘉宾:

Hans-Juergen Commerell

Director Aedes Berlin

Djamila Haffner

Christoph Hesse Architects

张继元

时境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卜骁骏

时境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庄子玉

BUZZ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罗宇杰

罗宇杰工作室,创始人/主创建筑师

钟宇航

时境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王彦之

策展人,写作者,《碧山》杂志书编辑


作品一:Bringhausen’s funeral


设计者:董弘毅、姜智荃


设计介绍:

       现在我们称之为Edersee的湖泊曾经是一条沿着山谷流淌的河流,旁边坐落着老村庄。在1908年至1914年间Edersee大坝修建后,水位上升,之前的山谷变成湖泊。因此Asel、Berich和Bringhausen的村民不得不把他们的村庄迁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形成了今天的小城镇。

       由于大坝的控制,Edersee的水位全年有15米的规律性变化,从最低的230米到245米不等。在某些特别干旱的季节,水位会进一步下降,此时旧村落的废墟重新出现,形成了现在人们称之为“Edersee Atlantis”的景象。在所有的废墟中,位于Island Scheid西南部的Bringhausen老墓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坐落在一个平缓的斜坡上面对着 Scheid 的一个叫 Loreley Cliff的美丽崖壁。

      受当地历史的启发,我们想依托水位变化进行设计,在现在和过去,生和死之间创造一种对话。为了充分利用水位,我们在等高线上画了一条垂直线,这条线从现在的Bringhausen村庄开始,经过Bringhausen的老墓地,在Loreley Cliff结束。我们的living museum将嵌入Edersee湖边的坡地上。等待人们开启与不同水位的对话。室内分为一系列不同功能和隐喻的平台。通过博物馆的体验,参观者可以沉浸思考死亡的主题,从而获得更多的有关存在的思考。


作品二 :Tomb of Tree



设计者:邓永舜


设计介绍:

Living Museum是一个坐落于德国黑森州卡塞尔市的乡村的建筑设计项目。它致力于通过建筑激发人们对于乡村生态和社区的关切,并通过建筑实现自我效能感。Tomb of Tree关注的是黑森州的森林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高温干燥的夏天以及不适宜的树种(云杉)的大面积栽种,黑森州的森林覆盖率在逐年减少。基于这个事实,Tomb of Tree利用黑森州旧的水能站的洞穴,建造了一座云杉树的坟墓,以及可以学习并栽种正确的树种(榉树)的开放实验空间,以纪念这个历史的时刻并期待人们重获“基本的知识”。附属的空间为两个入口(湖上以及路上)以及一个连接入口及坟墓空间的过渡空间。

作品三:Sound of the Trees


设计者:陈芷鸥


方案介绍:最初只是想做一个能给人创造不同声音体验的博物馆。这一方面源于我对音乐的执念,一方面也是整个场地气质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前两周我完全没有想到它后来会向着这个非常landscape的方向发展。整个设计其实是关于一场寻找声音的旅程,设计有五个主要节点,声音在其中依次递增,从最开始对绝对寂静的体验到最后人类和自然的声音完全交融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共鸣,因此我本来给它取的名字是crescendo,希望这场旅程可以启发人们去重新关注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他们自己内心的心声。整个设计维持了“树干”这一个形式语言,通过对树干的不同操作实现各种声音效果。

这八周是与之前的设计课体验非常不同的八周。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尝试做一个更加精神性的,更注重情绪和氛围营造的“建筑”。过程虽然及其“痛苦和煎熬”,也有过不断的自我怀疑和自我诘问,但感谢Chris老师真诚耐心的指导以及他的一些坚持,让我也开始思考建筑在当下更多的可能性。


作品四——The Other Way of Life


设计者:叶颖超、王文玉


方案介绍:这个设计以哈穆·罗萨的“共鸣理论”为基础,罗萨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无法享受美好生活,是因为生活节奏急剧加快,人与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们旨在创造一个能够让人暂时逃离繁忙日常,放慢脚步,深思反思,并重新建立与自然、世界的联系的场所。结合德国的徒步文化,以当地特有的山毛榉树作为围合,打造一个独特的生活博物馆。我们通过改造原本位于Scheid半岛东南部的徒步路径,设计了一系列节点,引导人们体验四个主题:接收(Reception)、贡献(Contribution)、思考与共生(Thinking & Symbiosis),新起点(New start),从而达到重建人与自然、世界之间共鸣的目标。



作品五——Save Our Soil


设计者:肖雯莉、谭宏宇


方案介绍:

       Save Our Soil最初来源于Reading the Earth和Cut的概念,导师Chris鼓励我们将设计集中在土壤这一个主题贯穿整个建筑,探讨更深入的关于土壤的议题。

        我们阅读了《无土之境》这本书,并将书中讲述的土壤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为建筑转译的切入点,形成了土壤博物馆的主题空间框架。以传统夯土工艺为建筑实体承托,将建筑分成三个核心部分——Study, Sense和Save,通过空间的构建传播土壤的知识,发出保护土壤的警示,教授人们如何保护土壤。

       在完成了三个故事空间的转译后,我们的纪念碑式的建筑形式也由此生成,这座建筑是属于土壤的纪念碑,扭转人对土壤的俯视与傲慢,重塑人对土壤的敬畏,改变人对土壤的行为。

       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性研究机构——罗代尔研究所(Rodale Institute)在最近出版的白皮书中评估道:如果全球普遍采用“再生农业”的实践原则用于拯救土壤,地球的土壤将完全有能力吸收掉人类释放的所有碳排放。

        我们拯救土壤,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疗愈土地,也能疗愈社会和人心。而我们的建筑提供了这样一个知识的场所,它不仅是简单的输出知识,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这是我们能为土壤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建筑也因此有了深刻而巨大的能量。


第八组

设计题目:

居住·机器·人


设计导师:

张昕 / 徐跃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 /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

导师助理:

王一飞(北京理工大学)

祁艺婷(北京建筑大学)

何欣凝(清华大学)


评图嘉宾:

任飞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

穆钧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执行院长

王鹏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崔勇

Society Particular(SOPA)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熊星

XINGDESIGN行之建筑设计事务所主理人

孙铭泽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loT产品接入负责人

李一帆

AI+设计创业者品览创始人

廉毅锐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产业园区研究中心主任

张昕楠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副主任

朱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姜扬

北京中自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李煜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

于博柔

MYStudio设计研究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题目介绍:

       课程背景为首先,从建筑学来看机器人。如果以现在机器人发展的速度,未来十年之后,我们的建筑形态或者是居住的样貌,还是不是我们现在的居住形态和现在的居住样貌?其次,从机器人来看建筑。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模拟人,那建筑是越来越好的服务人,那建筑里会不会有模拟人的这种机器配置的建筑来好好的服务人? 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居住的机器,以畅想和构建未来一个居住空间的可能为主。第二个部分为机器人,在构建空间里,把机器人实现出来。设计对象是一个42 平米的一个小户型公寓。里边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变,但是整体的框架都不变。课程目标首先培养对未来碳硅共生的认知,第二培养交叉的勇气和努力,第三个掌握基本技术,第四学会反思。打开视野,力争上游。


优秀作业展示:


作品一 :Cari-Bot for Rolling-house

设计者:

李雨璇、孙雅丽


方案介绍:

       鉴于当前存在的空间利用不足、分类整理耗时、查找困难等问题,结合当下收纳热潮及智能家居发展趋势,我们构思了一种名为Cari-Bot的智能收纳机器人与Rolling House自由居住空间相结合的方案。

       Cari-Bot充分利用住宅的天花板空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避免与人的活动区域冲突,通过双轨运行系统实现在天花板上的灵活移动与精准定位。

       该方案的核心创新点在于人与储物的完全分离,即储物空间不再限于人手可达之处,不再分布在各个房间。机器人通过语音接收指令,屏幕显示物体供用户选择,随后精确取出并送达用户手中,同时监测物品使用情况,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购买建议。整个住宅以核心筒为中心形成洄游动线,核心筒四面均为智能交互面,体现了高度整合与人性化设计。

       该方案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更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居住体验,展现了未来智能家居的无限可能。

嘉宾点评:


穆均:你们有一个最核心的能成功的一点,就是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从需求到最后技术路径的分析,一个定位,再到后面的进一步的拓展,非常完整。最后选择的这个原型也非常巧,只要需要把最核心的技术的原型论证清楚,其他东西都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多一点时间或者多一点钱,自然能实现。


熊星:作为一个设计的思考,我觉得有一点其实你们可以再去想想,由于某种机制的引入,对于空间固有的这个范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显然它不太适合去冰箱里拿牛奶出来的场景,或者是从衣柜里拿衣物的场景,那因此你的整个空间的设计是不是其实要全都朝上变成 2.5 维的这样的东西?因为你采取了从天花板上往下对人的活动进行协助的这个技术,而因为这个技术你的空间对它进行了回应,同时可能空间就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说柜子门可能不是朝侧面开,不是朝上开。仔细思考一下,假设所有东西在都在顶上往下钻,你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它其实需要一个比较整的空间,所以可以建议有时候你的核心筒不用居中,或者只是靠墙,或者是在直接收纳到天花。


李一帆:特别具备系统思维。其实我感觉你这比较重要的创意是从地上到天上。那是不是有些细节问题你再进一步可以想一想,就是怎么克服有轨的有限性。这个轨要么你就要平铺得很密,或者就是你要在这个壁上加自由度。课程作业是没必要那个那么深入了,但是其实这是一个蛮重要的问题。还有一点,你们做一些调研的话,就会发现真正的柔顺抓取现在有蛮多挑战,第一就是夹具。比如说我抓这个衣服就挺难的,好多东西要我们分开抓,其实是有很多挑战的,对吧? 未来可能还可以自己换头抓不同的东西?我觉得甚至有可能是家庭机器人的一个方向。


廉毅锐:体系特别完整。他们大胆做这样一个核心筒的设置,对这种户型可能也是特别好的一种方式,挺精准的。以天花顶的这个方式去解决收纳的这个痛点,我觉得比较恰到好处,也不是特别夸张的解决,但确实是改变生活方式的一种点,所以我觉得这个点你们选的也还是不错的。开始我想导轨可能会有影响,但后来我看她们已经做了设计,而且是很建筑师的解决办法。包括像参考轨道交通,包括发光镜之间横向的导轨其实并不难看,我觉得从建筑师的解决方法上也做了交代。再一个就是他也提到了这个升级换代的这个思路,最终做遴选,比如提供导轨、多轨还是永磁,通过不同的迭代,我觉得这些问题也都做了很好的交代。所以我觉得他这个整个的研究非常的完整,选了很准的点,选择比较恰当的关键技术,然后给未来的发展也留下了技术可能性。作为一个学生作业,我觉得超乎想象。而且最核心的,我觉得她们用了建筑师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建筑师的解决的思维不是攻克某一个点,而是在乎系统,所以非常成熟的人稍稍集成在一块,稍稍有提升就可以解决重要的问题。不是用火箭去解决卫星上天的问题,而用非常简洁的方式,就这种系统行为思维模式。全都是夸奖的话,但是真心话。

 

王鹏:她们的这个收敛特别强烈,就刚才说的系统的思考。这是一个空间的第一件原理,去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充分释放,抛开既有的东西,释放想象力的这个方式。既然所有收纳空间都可以上去,你们的空间就已经腾出来了,不需要再有落地的东西。如果跟刚才那组的地板系统组合就是两个双向的释放,那你这个空间就是一个充分自由,充分可定义的。我觉得就是这个路径,我觉得也许就是好像隐约摸着了建筑空间可能性的一个最终的一个状态。


廉毅锐:她们用一个系统性的可收放的思维来看待新技术之下空间会怎么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合适。我觉得那个核心筒和卫生间不完全是为了收纳,还有她们分析这 40 平米的这个空间多功能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区分基本的视线和空间啊?我倒是觉得40 平米中间有一个隔散的时候,其他的几个空间变成一个流动的,但是又可以隔绝开基本事情。例如卧室床头紧靠着其中的一面墙。我能看到她们应该是有意要对空间进行一个改变,但是还要照顾到回归到基本人类生活的需求,我觉得这一点挺可贵的,能收放的均衡性,就是畅想之后还能收回来。这是一个主动放弃的过程,代表了一个思考的深度和能力。这一组中期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可为的思考,也抓到了小户型的痛点。第二也抓住了这部分人群的痛点啊。都是几千年过去了,你们的收纳还是那样的,是吧?很打动我。集成就是一件很强的能力,代表了你的判断、收放和对其他技术的了解。我觉得这个作品到从一开始的思考到设计,到抓取这个痛点解决方案,最后做出来了,我觉得是个非常棒的作业。


崔勇:她们把那个收纳放在核心筒里边,它有很多种可能性在这里,这是建筑师的一个选择。你们在做这个课题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视角来看这个东西,但是如果用引用同样的视角在这个核心筒的位置选型可能性上做一些罗列,做一些比选会更充分。 我觉得她们这组给我特别大的震撼,在这么小的年纪,从研究方法,筛选方法,选择之后的工作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把前因后果讲清楚,原型机的制作上,我觉得都值得我们成熟的建筑师学习。




作品二:

FROM WALL TO WALLS模块化自搭建式空间重构机器人原型机设计


设计者:佘鸿权 鲁佳辰


方案介绍: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探讨了机器人与建筑学领域的交叉,聚焦“模数化”与“自组织”两个要素,设计了人与机器人集群共生的居住空间新模式,并完成了机器人原型机的搭建。在本方案中,模块化的机器人各自承载独立的功能,多个模块化机器人由点及面,形成一套完备的功能系统,并借助建筑中存在的墙面执行自重构。本方案以机器人的自重构实现空间重构,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人境交互,在未来技术条件下,有望形成定制化、全生命周期的居住空间与工程建造新模式。

嘉宾点评:


李一帆:你们觉得目前和构想的家居和隔出空间距离有多远?或者说你还有几步要做就能够实现隔出空间?他们的概念是设想有两面平行的、比较自由的移动。但是现在尾部导轨卡得会比较死。如果床、柜子、桌子、墙都能做,那实际是一种可移动的汇总。目前从理论上是有实践的可能,这个可能取决于集成的升级,其实无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迭代调试的问题。

他们这个想法特别符合建筑工业化,装备式的思路,包括延伸建筑工业化,像模型研究、建筑机器人,你们通过这种比较模块化的方式,通过整体的一些想象,甚至可以实现商品化。


朱宁:这个探讨特别好,但是如果有下一代的话,可以考虑爬升的结构和机械装置的安放问题。其实二次搬运有很多类似这种问题,我觉得就这样的一个体系来讲,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考虑放大的倍数、验证结构等问题。但只要把这个技术路径打通了,很多能做的东西都实现了,包括楼道里的无障碍设施等。人的传输、货的传输其实都是一套可以更新老旧小区的物流系统。你们可以继续考虑方向上的斜向转弯,如果这个事情能通过计算、建模、加工的方式来实现,那么整个这套系统的应用场景是巨大的。



熊星:图画的很好,体现了技术宅的快乐。再往深一点想,你们选择这个是逆流而上的,要求每一个都具备一个基本的动力单元,如果要达到你们像动画里面的效果,那么需要考虑它的电机需要多重以及它的体积和收纳,其中就可能存在物理上的限制,需要去测算电机动力。此外,如果希望它相互咬合、相互爬升的话,是引入第三方的摄像头还是智能的感知设备也需要明确。但我相信从今天的进展来看,是没有问题的。



孙铭泽:建筑如果从实用主义来讲,我们选择一个现成可行的技术,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另外一个做到同样的效果,你可能要付出更多的研发的代价。但其实这种“杀鸡用牛刀”的事情是值得的。你每天一个人行的习惯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对技术的探索。因为你把建筑看成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机器,还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有数个模块化单元的自主的机器人所构成的一种集群。它到底是一个蚂蚁还是一盘围棋?我觉得这个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上,他们都是很重要的,但从成果上我觉得实用性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失败。



任飞:中期的时候我提了几个疑问,第一个疑问就是意义何在?如果只是为了改变隔墙的各种可能性,那它看起来确实像是一个牛刀去杀一只鸡,你用复杂技术去解决一个简单问题,从这个发展史上看来是违背的。但是今天确实让我吃惊,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出来的,技术上向你们俩膜拜,这个过程确实是超过我的想象力。第二个就是我们穿透一下它的意义,我觉得它还是一个非常革命的意义,非常深远的一个做法。因为它重新定义了我们人类建筑的砌块的概念。那个砌块不再是一个沉重的、实心的、全人工的,完成之后不能改变的,并且不能互调节的,我们已经长期习惯了一个固定的边界。但是当一个可移动的,甚至移动起来特别方便,并且高度上可以重新砌筑的砌块出现的时候,我觉得接下来人类很多空间都会重新定义,如果结合上 AI 判断指令的发出的瞬间性和回馈的实现性,那我们将迎来一个巨大的空间操作。这是这个课程里最具火炬般的远望光芒的一个事情。不是牛刀,而是一只利剑,非常棒。对我们人类建筑学有一个非常好的撕开的切口,现在还很难,但是展望已经是有光芒了,非常好。


穆钧:我今天触动很大,首先我们请的专家特别好,我们是不同领域的,有建筑的,还有尖端科技的。然后你们会发现实际上大家关注的点会有不同,这就是专业的分工。我经常把建筑师比方成厨子。那厨子是什么呢?有很多食材。我有一个预想,有个希望,有个目标,我想做一道什么菜,然后就去寻找相似的最适合的那种食材或者调料,然后创新性地要想做出来,你不需要发明一个物种,而是要放眼世界看什么食材最好,这是我们建筑师需要工作的。那回过头来作为建筑学院设这个课题,我觉得对于你们而言,非常重要的就是训练从设计的视角去分析。我们离需求端更近,我们更具备分析能力。这些年我也是贴近技术,我经常跟搞材料、结构的专家聊,我就发现很有意思,我们觉得很难的地方,他们觉得这不是个事儿,但是他们研究出来很多东西,很多时候不知道方向需求在哪。这恰恰是协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互动的点。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从课程的设置上以及你们表现来说,都非常成功。


廉毅锐:他们是从40平米的空间出发,最后解决了一个建筑和垂直空间的垂直界面问题,可能应用场景完全不止 40 平。如果我们设想他是在一个博物馆里,或者说在一个会议厅,或者今天在我们这马上就形成一个大屏幕,你只要让他自己能动,而且实现锁扣的这种搭接方式,那么应用场景会更广阔。对建筑来说是有一种建造层面上的革命性的意义。


穆钧:我刚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只要带设计两个字,就是说我们这个领域的设计,实际上它的底层的方法是一样的。那么我觉得这门课非常可贵的一件事情就是用了 8 周的时间,回归了设计的本质,然后刚好又有这么强的这些学生,非常强的学习能力,非常高效的,而且是非常有激情的去验证了整个过程,我觉得每一组都是非常成功的,都是收获相当大的。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在这门课的定位来说,特别值得去再接着往下走,因为它真正回归到了设计的一个最本质的一个逻辑训练。当你们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课程,你们后面做建筑设计也会迅速上手,做任何的设计,你们都会迅速上手。所以这一点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一点,我就做这一点补充。


于博柔:我觉得这一组和上一组连在一起听的话,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他们特别有意思,他们都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幽默感。就是我们做出来东西的同时,还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能够改变生活方式的感觉,这是蛮有趣的一个点。另外有趣的一个点就是模块化,当有了很多模块之后,它更像是一个有人工智能在参与决策的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方式。你告诉教程,他给你进行排布,但是你不需要决策到其中每一个节点的排布,所以会有更多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算法来发展这个项目,这一点是会很酷的。我有一个建议,可以找一个实际存在的方形,然后在里面模拟一下这样的情况和它带来的变化,以及人在里面真正的尺度关系是如何被改变的。总之,既然我们给出了一个系统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许我们应该给出一些系统化的设计表达来。



策划 | 建院学生会宣交部 科协常务运营部

排版 |  黄然 王依柔

审核 | 建院学生会主席团

建院学生会THU
关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会,即时收取建院学生会消息反馈,抢先知晓学院、学校、学术圈的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