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导师班 | 2024春清华建筑系·本科三年级开放式建筑设计总结(一)

文摘   2024-05-20 18:04   北京  


前言

2024年4月15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开放式设计终期评图圆满结束。设计导师班对大三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有趣的尝试与体验。在八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了全新的设计模式,在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呈上了令人瞩目的出色答卷,实现了属于自己的华丽蜕变。建筑学院学生会学交部与科协常务运营部联手,希望通过总结推送的形式,带领大家回顾这八周来每个设计小组的工作成果,以期记录那些闪闪发光的灵魂,流光溢彩的灵感;也希望导师班同学们在未来翻看时,能够回忆起闪闪发光的八周和为一个小目标拼搏的自己。请诸君共赏~


注:

本推送中所展示方案均已与原作者联系并获得展示许可


大师阵容


邵韦平  |  傅绍辉  |  刘玉龙  |  叶依谦

蓝冰可Binke Lenhardt、董灏  |  陈龙

 Christoph Hesse  | 张昕、徐跃家


一、评图纪实


第一组


设计题目:

朝阳公园南侧地铁枢纽公共空间改造


设计导师

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导师助理

周泽渥,杨家为(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评图嘉宾:

崔彤(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李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蔡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题目介绍:

设计题目为朝阳公园南侧地铁枢纽公共空间改造。设计范围位于朝阳公园南侧,地铁3号线与14号线交汇处的地面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北京有名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地理位置极佳,题目研究的南侧带状城市空间北邻湖面与自然景观,南接城市干道,周边有凤凰传媒中心、骏豪中央公园等多处城市地标,然而题目场地内现有的城市空间缺少整合,品质较低,使得其滨水的景观价值和周边建筑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随着该地段建筑的升级与地铁的修建,大量人流和城市活动必将对这一区域的空间品质与效率提出更高的需求。


优秀作业展示:


作品一 Giant’s Balcony


设计者:李孟哲、贾卓洋


方案介绍:

朝阳公园作为北京主城区内最大的城市公园,坐落在商业中心众多的朝阳区。因其具备商业的性质与近年来朝阳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大尺度的建筑坐落在朝阳公园周边。中国尊、凤凰中心、CCTV、骏豪大厦等等,不禁让人走入了巨人的世界,在这巨人的世界中我们只是一个“孩子”,仰望这些超尺度的巨物,而朝阳公园更像是巨人的花园,大面积的绿化水系,让我们不仅融入其中,却无时不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们希望在这里构建一个巨人的阳台。站在巨人的角度,它的重点在于不只是一个服务本地人群的一个公园绿地,而是一个衔接周边城市风貌和功能的门面。在这个前提下它给了这里的人一个更高质量的休闲的平台。而在孩子的角度时,意味着这里不只可以获得一般的城市广场、城市客厅的这种场所体验,同时是一种平价追寻这个城市中心区的体面和潮流的场所。它可以说提供了一种平价易接触的人气。所以这个阳台更像是巨人为孩子搭建的花园。巨人手中的那些家具或者随手的物品,对孩子来说都是探索的园地。孩子与巨人的尺度引导我们的设计方向,用两套系统搭建这个巨人的阳台。

嘉宾点评:


崔彤很难想象这是三年级的一个课程设计,这个设计事实上我觉得有点像毕设,能力十分强;方案所讲的故事抓人眼球,将巨人和阳台凑在一块很有镜头感,可见对北京超然尺度的理解;中间的核心控制单元是三个椭圆形的结果想法很自然;总体来说,方案很有哲思有方法,策划的角度也很有意思。


李淦:从图纸呈现来看,每张A0图纸的结构比较相似,图的选择的是很明智的,整体来说图纸很成熟,值得大家赞同,总体讲述得也十分完美。


蔡明:从呈现出来的成果看能感受到年轻人的浪漫、纯真以及这种深入的探索,其这种富有活力的玩具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力;表达的全面、视频的呈现和专门的解说都很不错,如果说再有提升的话我觉得就是解释的话可以脱稿,这样可以和听者有一个更好的互动;细节来说,乘坐地铁的和被这个空间所吸引驻足的步行者两种人流都被兼顾到了。



作品二


设计者:陈思桥、王琪


方案介绍:

朝阳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是四环内最大的城市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其南部与湖面紧密相连,拥有难得的滨水景观。然而,目前周边的城市空间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秩序和高品质,未能充分发挥滨水景观的潜力。随着该地段大型公建的落成与地铁3号线的修建,大量人流和城市活动必然对该区域的空间品质与通勤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TOD城市开发策略的设计方案。首先,我们将优化公共交通系统,使之更加便捷和高效,以激活周边地区的潜力。其次,我们将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景观,打造开放共享的城市景观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在地下空间,我们将建设面向城市开放的交通枢纽,串联多个节点,完善区域内的功能布局,提升整体城市环境品质。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实现朝阳公园周边城市空间的改造与提升,使其成为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市民和游客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嘉宾点评:


崔彤:一开始对城市景观和城市交通的统合思考加剧了项目深度。这一次的建筑相比之前就变得更加纯粹,从东到西的穿越过程中能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看到凤凰中心,这是对场所的尊重与提升,同时这一次对结构体系的思考也是很好,对结构做到大胆的暴露,就变成了形式,当然有些地方的结构逻辑可以更加自洽,总体来说做得还是非常棒。


李淦:从两个方向的发展还是很成功的,第一个方向是关于这个方案的解决性,之前就是想什么都做,这一次清楚把握住了重要的点,突破了限制;第二个方向是关于结构,上次没时间推敲,而这次就是把结构也做出来了,结果的选择还是挺成功的。


蔡明:如果作为一个项目来说,如何吸引投资者是重要的。一是说自然光的撒入,这个在许多传统的建筑里是没有的,这是吸引人的一个点;另外的话中心的这个建筑成为了这条道路的一个形象,我觉得是很吸引人的;但从尺度来看,我第一眼感觉它尺度大,但这个地铁枢纽的级别还达不到如此,所以在尺度比如总体的高度方面还要做一些改进。



第二组

设计题目:

黑龙江科技馆扩建

设计导师:

傅绍辉(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席专家)

导师助理徐岩(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筑师)


评图嘉宾:

傅绍辉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席专家

柴培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

薛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首席总建筑师

张路峰

张路峰,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居科学学院,教授


题目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等方面的需求,现需要对黑龙江科技馆进行扩建。黑龙江科技馆自2000年开始设计,2003年竣工并对社会开放,至今已20余年。目前馆区内普遍存在停车困难,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教育培训设施偏少,研发办公、展品修复与制作空间不足等问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技馆建筑在提供科普教育的同时,也要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技传播、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因此急需对科技馆进行扩建。

1、 黑龙江科技馆扩建的位置位于现有的馆区内,具体位置可自行确定。

2、 扩建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地上部分)

3、 扩建内容:

1)巨幕影院(250人),应考虑与现有影院的相互关系

2)科技传播展厅、发布厅约4000平方米

3)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含公共大厅、公众餐厅、培训教育用房等

4)业务研究及科研用房

5)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不包含在地上建筑面积之内)


作品一


设计者:张景垚


方案介绍:

方案主题为破冰船,沿用了原方案的风帆的概念,在扩建时通过建筑设计形成破冰船造型的设计概念,表现哈尔滨地区不屈向上的精神。在扩建位置的选择方面,采取了较为低调的设计手法,突出对老建筑的尊重。


嘉宾点评:

设计者选择了原建筑的背部进行了扩建,这种位置的选择体现了设计者对原有建筑的尊重和谦逊,以及作为黑龙江本地人对家乡记忆的感悟,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在空间的处理上,要注意新老建筑的衔接,要把结构、尺度、功能都结合在一起。同时,设计者对场地设计的整体流线理解比较充分,对立意和整体空间的把握,尤其是入口和空间的对接,都处理得较好。设计之外,对于结构可以有更好的处理,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学习大跨结构相关知识。比较有张力的入口加了雨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可能需要透视图再体现一下,也许会发现需要解决的新的问题。


作品二


设计者:陈天祥


方案介绍:

方案主题为落潮,采用完形的设计手法,对原有的弧线进行了延申实现新老建筑的结合,并通过形体组合实现功能布局的优化。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组织流线实现了室外室内、地上地下空间的自然过渡。


嘉宾点评:

设计者采用完形的设计手法,对原有的弧线进行了延申实现新老建筑的结合,流线关系合理,原有线路没有改变,像吹泡泡吹出来的感觉。做了地下空间的策略很合适,实现了新老建筑两部分浑然一体。方案可以在屋面进行提升发展,具有提升成看台的潜力,加强屋面层的表现。咖啡厅位置的选择可以再优化一下。平面图的整体关系和线条黑白关系还是不错,但是设计图纸的表达需要再优化,如剖断线的表达,还有建筑物中人的尺度的表达。对于景观的表达可以发挥特长,再找找形状之间的关系和几何秩序,现在显得有些随意。

作品三


设计者:黄巧玉、李家瑩


方案介绍:

方案提取老建筑的设计元素和曲线进行设计,实现新老建筑在形体上的和谐和呼应。通过优化表皮设计,设计会发光的表皮,模仿哈尔滨雪花的效果来实现对哈尔滨地域环境特色的融入。


嘉宾点评:

方案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图面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对内部功能结构的组织,尤其是结构方面,结构要和功能对应。设计方案注重对氛围的营造、对空间秩序的尊重和对平面图形的把握,但在设计方面,还是要注重结构和空间本身的匹配关系。对于剖面图的绘制仍要注意,需要更严谨。


作品四


设计者:张宇


方案介绍:

在场地关系中,对方案形体进行了整体的设计实现了对设计关系的重新营造,尤其是在对老建筑形体的呼应和完善方面。


嘉宾点评:

对于结构的设计不够严谨,尤其是在新老建筑的交接处的处理问题。剖面图需要设计,对空间虚实关系的表达仍需要加强。对总图该表达的内容需要明确,对制图基本功仍要加强。


作品五


设计者:赵恒


方案介绍:

作品围绕落日进行设计,对扩建的新馆留有专门的位置看落日,呼应老建筑的设计理念来源,给观众提供更多的观赏体验,运用光学原理以体现科技馆的科学属性。


嘉宾点评:

设计者联想到落日进行设计,充满创意。对设计氛围的表达较好,但要注意在建筑设计时,应该把重点关注到空间,不能因为叙述故事而忽略内部空间的组织。对于太阳设计语言的表达可以再考虑下,比如不直接看太阳,通过光影来体现太阳。


第三组


设计题目:

数字·图书·馆——数字时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可能性初探


设计导师:

刘玉龙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导师助理:

祝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副总建筑师

 

评图嘉宾: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任力之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裁

许世文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韩孟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题目介绍:

数字时代,信息唾手可得,人们是否还有来到图书馆的必要?在思考图书馆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冲击时,随之揭示出的是人和图书馆互动的新可能。图书馆既面临着自身受到的挑战,同时也代表着数字时代一些建筑面临的共性的问题。本次题目聚焦在清华校园内,即高校内部的图书馆。同学们既可以进行一个有实体的,有真正建造的图书馆的设计,也可以探索非实体的数字空间的可能性。在课程安排上稍有特别之处:前半学期进行了为期较长的原型探讨和在原型基础上的概念发展,而具体的功能和用地的考量则集中在后半学期,由此来鼓励同学们更为自主地以内驱力做设计。


作品一 万圣书园


设计者:吴语桐


设计介绍:

数字时代的来临对人类主体、知识最主要载体的实体图书的冲击是巨大的,也对作为容纳实体图书物质空间的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崇敬及诗意逐渐在技术的框架中被泯灭,人类沉溺于技术的便利和快乐之中。海德格尔认为解决这一危机的关键在于重拾与天、地、神、人的四重整体结构,即四方域。我希望在数字时代设计满足四方域的建筑(以图书馆为例),重新诠释“四方域”的概念,并转译成建筑的语言表达,用场景的方式与文字论点挂钩。

嘉宾点评:


范文兵:整体感觉很有趣,讲述的逻辑非常线性,而呈现出的是整体性的建筑的空间。从室内以一个个场景串联的方式出发,一点一点拼凑出整体的方式很好。


许世文:创作方法对建筑师的创作很有启发。从哲学方法出发,非常有思想,不同质化。有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光的神圣感还可以表达得更好。


韩孟臻:被方案打动,带入到方案里面去。视频的节奏很合适。从哲学的角度


任力之:很欣赏这个方案。同学本身的优势是富于哲学的思考,这是很不错的思考方式,很关注人,人如何使用空间,以人为本的设计,者很难得。如果还在建筑路上走更远,需要更关注和环境的关系,补充技术上的思考可以使设计更有说服力



作品二 I:WE ——人机之际


设计者:孙凡舒、赵春宇


设计介绍:

新兴数字蓬勃发展,人们针对各个元议题(Metaverse)更加自由地展开思考讨论,观点间势必产生复杂关系——技术建构的介入塑造着信息时代新人际关系。“I:WE——人机之际”讨论冲突、对峙、交融、极化四种数字时代人际关系原型,通过空间转译塑造空间。我们也反思并实践原型与概念在“自我说服”之外的实际意义。我们希望探索数字时代图书馆作为社区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图书馆的知识获取场所属性因为数字时代信息便利而被削弱,我们希望塑造人们需求的有趣的场所,丰富交流在此产生。对比是另一主调。中庭错层设计的鲜明色彩与旧有拱劵,内部极丰富的空间与外部实性立面,我们以明快消解问题,提供不同于现有传统图书馆的趣味知识体验。

嘉宾点评:


许世文:两人合作体现了1+1>2的意义。两位同学从概念到表达都非常同一,逻辑自洽,做得很好。最后呈现出的作品既有超前性,又感到可以落地。总体上感觉非常好,建议是保留的老厂房放在室内会让人的感受度不是很深,保留感小。把数字化放在核心区的主题很突出。


范文兵:四种空间状态在系统中的体现比较难以理解。为什么是这四种空间状态,他们自己的特点和在空间中的表现 ,还应该更明确。


任力之:不同之处在于对数字化时代的思考,对人的关系的反思,这点从空间组织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的表述,理念、策略,表述得很清晰。图书馆不一定要标志化,而是可以更关注内在的活动和体验,更像文化综合体。但是这和校园的关系是什么,值得思考。形体的策略给人感觉是以方块构成,但内部是一层层构成,形态和空间的构成不够一致,显得形态像是表皮。


韩孟臻:回答问题应该紧扣最关键的问题。现在知识性资源的发展方式倾向于做到“每个人的图书馆”,成为定制化的。还应该在空间上让人感受到是每个人的图书馆。



教师总结:


范文兵:首先“数字·图书·馆”这个题目非常好。所关注的不只是图书馆,更是数字化时代。同学们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数字化如何影响图书馆做了一场探寻。用前四周的时间做调研的安排是正确的。基于“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个人生命体验”的主题,同学们可以更大胆一些。目前同学们的还偏向“实体化”的传统建筑学手段,在“数字化”的探寻中可以尝试虚拟化的手段。同时,同学们的热情能够被感受到。


任力之:这个题目是很好的。看待学生的眼光应该不同于看待职业建筑师,我们期待学生能够放得开,展现自己鲜明的个性,也要从其他同学处学习。祝贺同学们和老师。


许世文:印象深刻。首先是同学们的思考能力都非常强。其次同学们的作品呈现很高的差异度多元性,并且是深刻的,有深度,有启发性、原创性。


第四组

设计题目:

铁科院文化宫建筑设计


设计导师:

叶依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刘二爽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图嘉宾:

石华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禚伟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题目介绍:

本课题为北京颇具代表性的传统“大院式单位”更新建设的实际案例———铁科院文化宫建筑设计。项目周边环境复杂,集科研办公、居住区、铁路遗址公园等于一体。项目功能多元,包含多功能厅、体育馆、文体活动、展示、职工食堂等,地上、地下建筑面积各5000㎡。希望通过八周的课程,让学生以从业建筑师的视角对于建筑与场地环境的关系、空间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建造逻辑与建筑形式的关系等方面能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优秀作业展示:


作品一 有容乃大


设计者:贾淇


方案介绍:

设计从铁科院传统“大院式单位”的城市母题出发,思考大院生产与生活相结合模式下所形成的社会产品—生活共同体,发现城市生活造成情感交往空间缺失问题(大院意识的再现),提出塑造公共活动和共识记忆激活公共空间的概念。在设计手法上,营造场景化、情感化的院空间,从活动情感记忆为线索选取了:上房顶、串连廊、食烟火、爬大树、踢足球、捉迷藏、看电影、忆铁院八种记忆,并进行空间转译,以内向院落为形式,通过下沉空间形成四个院落,同时引入屋顶布道,将合院变为立体空间,置入运动、阅读、展览、饮食、观影等多种功能,丰富空间体验,满足人群活动,建筑作为容器将不同人的公共生活纳入进来,再现大院的生活共同体概念。

嘉宾点评:


禚伟杰:表达了一个相对离散的体系,可以看出来同学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考量,设计没有特别考虑其形式感,而更多则是在完成叙事,是一个很有情怀和怀旧的设计,但其中又不乏新的思考,融入了西村大院的生活场景并进行了微观的表达,是一种很不同的设计方法。


石华:是很有特点的一个方案,从感受出发,展现了不同关系的姿态,体现了建筑的氛围,但同时这一设计带有一定抵抗性,而内部又很温暖和柔和,这一点可以进一步改善,对于外部环境的友好性需要思考。方案中材料的考虑很细腻,对于文学,情感,叙事的表达很突出。


刘二爽:方案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完成得很到位,但在这种丰富性达到了之后需要考虑其融合性,对于场景设置之间的联合可以再多一点把整体纳入考量,使这个方案具有一个整体的功能作用。


叶依谦:这个方案对于人文和情怀的因素考虑得很多也很到位,使用了很多碎片化的表达来诠释这个建筑的记忆,但对于故事性,叙事性需要一个逻辑,表现出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综合各个空间元素来构建出一个整体的体系。



作品二 流动·纽带 生长·嬗变


设计者:林峻熙


方案介绍:

铁科院是一个秩序严整的传统大院建筑群,办公区、家属区以及铁路历史区在拟建文化宫场地处交汇,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我认为生长在此的文化宫建筑作为园区的更新点,需要弱化当前具有一定压迫性的边界感,创造与铁科院三区之间的联系,与场地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同时创造环绕建筑和场地的游览流线,将传统大院的生活作为铁科院重要的精神文化内涵,融入新生的文化宫建筑。将文化宫作为一条象征铁道的纽带,联结着铁科院的三个分区,也联结着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既是大院生活的薪火相传,也是院区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它能够和铁科院一起,联结着历史与未来的轨迹,不断向前。

嘉宾点评:


禚伟杰:可以看出来这位同学的设计能力很强,同时也做了一个很勇敢的设计,相较于中期来说听取了很多意见,形式有很大的提升,但对于“纽带”这一形式化的表达需要再去做改进,注意设计的丰富性带来的困难,需要整合形式使其更加统一,功能上再进一步考虑可以做得更好。


石华:这个方案很好地探讨了房屋的叙事性,也呈现较为丰富和复杂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关系有点多,方案继续提升的话则需要做一定的减法,有的平面的信息超过了渲染的信息,需要提升对图纸的理解,形式本身没有高下,需要代入体验者的角度,在设计的时候发力不要太均匀,注意讨论设计的逻辑性和必要性吃,空间的主次等等。总体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可以尝试更加轻松。


刘二爽:这一设计中形式的复杂对与同学设计的训练很到位,一个小建议是可以把报告厅和篮球场进行互换,这样进行展示的视角可以更加合理,可以考虑内外环境中人的体验的均好和统一。


叶依谦:这个方案是组内最复杂的,在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而同学完成的也是很快,对于设计本身来说,很好地表达了复杂的可能性,而在本科阶段完成一次复杂的尝试对于同学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设计的逻辑需要更加提炼,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设计的解释不要过多,出发点说得通就可以,另外一点则是交通流线需要轴测来展示得更加完整。



教师总结:


叶依谦:这八周的设计课大家都完成得很不错,包括方案的设计,展示以及表达,相信这种训练对于大家来说收获都是很大的,不论大家以后从事设计还是理论或者考虑转行发展之类的,总之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过程。

    大家现在都用电脑来渲图,但这种技术性的东西不能成为我们设计以及展示的障碍,大家可以在没事的时候多多尝试回归低年级时手绘的这个过程,这个对于大家理解建筑还是很有帮助的,也需要考虑考虑自己灵感真正表达出来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建筑师来说也很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现在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定的规划,如果想要继续在建筑领域发展,希望大家可以尽早地投入到实习的过程中,在大的设计院和小型的事务所中进行不同的尝试和探索,这样可以发现哪一种工作方式或者说发展模式更加地适合自己。

    总得来说我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这种对于设计的热情和才华,不论以后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做到出色。


策划 | 建院学生会宣交部 科协常务运营部

排版 | 包金松 王依柔

审核 | 建院学生会主席团

建院学生会THU
关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会,即时收取建院学生会消息反馈,抢先知晓学院、学校、学术圈的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