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卷文科无用,中产学啥能容易?

教育   2025-01-07 14:30   北京  

一篇「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让文科又上了热搜——

2024年秋季,哈佛大学宣布将取消至少30多门文科课程,并将现有的三个语言专业合并为一个新的学科“语言、文学与文科”;

过去十年,哈佛大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学生比例持续下降,从15.5%降至12.5%;

从宏观数据来看,自2010年以来,美国文科专业的入学人数持续下降,历史、宗教和英语等专业的入学人数几乎减半;

在英国,肯特大学也宣布将逐步淘汰包括艺术史、人类学等在内的6个学科领域的课程;

中国高校也在疯狂撤销文科专业。

西北大学取消了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广告学等专业;四川大学准备撤销保险学、公共事业等专业;中科大则宣布撤销英语、传播学、考古学等专业;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甚至一口气将人文与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全部撤销..

这股「文科倒闭潮」不仅波及到欧美的顶尖高校,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文科教育正成为时代的眼泪。

01.

文科被高校集体抛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经济的下行趋势,很多高校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

福布斯杂志发布了最新的「2024美国大学财务状况评级」榜单,主要针对美国私立大学的财务状况进行评级。

2024年有27所大学获得了A+评级,获得A及以上评级的学校仅有54所,不足去年的三分之一。哈佛大学的评级从去年的A+直接滑到了A等级。

芝加哥大学过去几十年的扩张也带来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学校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芝加哥大学将有9亿美元的贷款到期。联邦储备的加息使得新债务的成本上升,进一步恶化了大学的财务状况。

去年年底,布朗大学教务长Francis Doyle和负责财政行政的执行副校长Sarah Latham,突然宣布布朗有 4600 万美元的结构性赤字,要是还按老样子运营,明年赤字能突破 9000 万美元,这数字看着就吓人!

名校已经入不敷出了,名气相对低一些、捐赠也更低的大学干脆就断臂自保,文科就是最好下手的学科。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就为了弥补预算缺口,削减了28个专业并裁撤了143个教职岗位。

大学裁减专业,为什么先拿文科开刀?因为文科出难以量化,业生又供过于求,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024年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报告里说,薪资较高的职位几乎都是STEM领域的岗位。

而在中国,理工科获得的工作机会也是非常多的——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大数据人才短缺约230万,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也接近103万。

随便拿出一个,毕业薪资都可以秒杀文科。

原因很简单,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是国家发展必争之地。

学好数理化,就是踩在了时代发展的点子上。

02.

对于中产家长来说,比起「文科是否消失会影响人类精神世界」这样的宏大命题,更关心的问题是:

如何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为孩子选择一个能够保障未来就业的专业。

所以很多人才会不惜上万块买张雪峰老师的课,追随现实主义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弃文从理,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

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对:

一个人有理想固然伟大,但爹妈更关心的是,小孩在追求精神生活之前,至少先能吃上饭。

所以这两年家长从小学就开始努力竞赛搞拔尖,不管小孩是不是搞理科的材料,奥数都先鸡起来。极端现实主义愈演愈烈,文理分科风甚至吹进了幼儿园

但是,让我选唯功利主义的教育,不可能。

理由有几个:

第一,科技发展快,快过了这一代人所知所见,没人可以对未来预测。

张雪峰老师也不行。他现在下猛药催理科,就像极了20年网红计算用专,10年前中国小孩奔赴英美留学,扎堆商科。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预见到未来:算机将铺满全中国,金融发展蓬蓬勃勃,只要选了相关专业,一辈子康庄大路,金饭碗在手,房子车子唾手得。

没有人想到,红利瞬间而过。

学计算机应用的小孩很快就卷进了月薪三千的文员岗,码农苦熬到35岁头发已稀疏,为保住个饭碗夜夜提心吊胆;

金融风急浪大,全球极速收缩,有个在英国香港当了10来年金领的名校朋友都不得不被动失业,40岁重新找工作。

五年前没人知道,我们的世界会因为一株肉眼看不见的病毒产生巨变。同样,我们也不会知道,五年后的小孩是踩坑还是踩中顶流专业。

第二,崇尚理科,会导致个体的失败。

什么意思?意思是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人才需求都会趋于多元化,能写诗的人搞得定金融,会造火箭的人才知道如何玩转传播…

在这样的需求下,爹妈只追求单一学科的深度而忽略了小孩涉猎的广度,那教育必然会失败:

文科生做研究缺乏逻辑,满大街都是拍脑门专家;理科生写报告词不达意,数院博士都跳不出这个坑。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为了追求结果,学校也抢着搞文理分裂。

亲戚家的小孩今年高一,进了学校就分了文理科,彻底抛弃了初中为了升学,全家死磕了3年的物理化学。

我觉得这个事有点可笑——

初中本该广泛涉猎、增加知识广度,结果我们的学校为了掐尖搞单科钻深度,导致很多小孩以为自己是理科渣,过早地放弃了对科学的探索。

高中应该培养素养均衡,再搞学科深度,最后学以致用。但在升学这个单一目标的压力之下,直接给学生打了标签做了分类,简单粗暴地堵死了他们一半的路,告诉你或文或理必有缺陷…

要知道,美本大二都还没分科呢!凭啥16岁就可以焊死一个小孩未来的可能性?

博雅教育并不完美,美本也在放弃文科,但至少把「更多选择的人生」留到了大学。

第三,缺乏人文教育的理科教育,挺可怕的。

虽说很多人现在都不相信三体世界终将来临,AI统治地球人。

试想一下,如果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缺乏人文情怀,只对科研结果感兴趣,极致追求目标,那他们掌握的科技,就不是保护人的盔甲,而是最伤人的武器。

我在清华学霸怒打北航辅导员」一文里说过:

这个社会,只认校名不认人。

道德水平?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中,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硫酸泼熊、虐猫的也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一路升学全靠教授家长压榨研究生,为娃铺路也无人深究,只要最后的结果能套上一张名校的外皮,那就是别人眼里的赢家。

如果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那就请耐心等待,时间会告诉你,教育缺乏人文精神,会带给一个家庭怎样的反噬。

反正我是觉得,人如果没有温度,分分钟被AI比下去。

03.

回到现实。

在文科不被看好的大环境下,选择理工科就能保一世安稳吗?

根据美国教育协会发布的 Open Doors 数据显示,CS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际学生申请最多的专业,热度持续上升。

尤其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商科和CS始终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Chayes教授指出,2024年秋季学期整体申请人数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申请人数却激增了48%,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但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James O’Brien却表示很悲观,他提到:

曾经伯克利CS专业毕业生,即便不是尖子生,就业都很吃香。如今,就是GPA 4.0的优秀学生就业都很难。

因为科技圈的寒冬从疫情开始到今天依然没有结束。

根据裁员数据网站Layoffs.fyi的统计,截至2024年,包括英特尔、特斯拉、谷歌、Meta、亚马逊和微软在内的544家科技公司已宣布裁员,总人数超过15万人。

CS专业的就业热潮,正在面临现实的冷却。

与CS相似,商科也曾是中产家庭眼中的“高性价比”专业选择。

随着金融行业转型,仅具备传统金融知识的学生竞争力日渐不足。

华尔街开始倾向于招聘生物、AI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此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和南加州大学Marshall商学院甚至将本科专业全部转换为STEM学科。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抓住了时代的风口,其实不过又是一个困局。

04.

对中产来说,选专业就是「扫雷」游戏,怎么选,都很难,一不小心就被炸。

实际上,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和学什么关系不大,和经济周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关键看处于经济周期和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

当理科推动技术进步带动经济繁荣之后,当人们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发展需求满足了,就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文化、娱乐、服务行业随之兴起。

如果未来经济持续繁荣,文科就业机会自然会随之增加;但如果经济依然低迷,文科毕业生的处境可能越来越严峻。

所以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与其盲目跟风、瞎摸一把,不如选择小孩感兴趣的学科,热爱一把。无数事实表明,任何一个专业只要能做到行业前1%,不用愁的。

第二,有钱人任性选文科,中产爹妈则可以考虑跨学科专业,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对冲方式。

将所学专业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不仅能够创造新的需求,还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第三,如果未来选择的专业垂直也没事儿,尽力拓宽小孩认知。有不少海淀娃全科开挂:大语文学着,科普也不落下。

曾看过一个好事的人街边随机街采,从文学历史到天文地理10块钱一答题。答对翻倍,结果输了上千块愣是没把四年级的小学生问倒。

笑死。

文科无用的论调经常翻唱,但文科需求却从未消失。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社会始终离不开精神与文化,哪怕人工智能与消费主义盛行。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说过一句话,挺有意思:

文学无用,文学最大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无用。

-END-

 # 择校+游学+ 升学 #
加小助手mikizhou777

Miki粥
媒体人,写有《顺义妈妈不配有梦想》一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