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是由正、负极板,隔板,外壳,极柱和安全阀等重要部件构成的,如图所示。每个单体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故一个6V或12V的气动用铅酸电池一般由3个或6个单体蓄电池串联构成。若干单体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总成,以满足用电设备的需要。下面就具体来看下铅酸蓄电池的组成部件。
01.
极板组
极板组是电池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接收充入的电能和释放向外的电能,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极板是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的,薄形极板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比容量(极板单位尺寸所提供的容量)和改善起动性能。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其形状如图2-2所示。
栅架的作用是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形成,栅架的材料多为铅锑合金。铅的质量分数一般为5%-7%,加铅可以提高浇铸性能和机械强度,但会加速氢的析出,产生自放电,加快电解液的消耗,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活性物质是进行电化学反应的主要成分。经过化成处理(正、负极板上活性物质的转化过程称为化成处理)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多为孔性的二氧化铅(PbO₂)呈红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h),呈灰青色。
02.
板
隔板的作用是将浸在硫酸溶液中的正、负极板隔开。为减小蓄电池体积,正、负极板应极可能地靠近,但又要确保正、负极板之间有必要的绝缘层,因此隔板需由带微孔的橡胶、塑料、玻璃、纤维等绝缘材料制成。它除了在正、负极板间起绝缘作用外,还要使电解液中正、负离子顺利通过,阻缓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防止正极板因振动而损伤,因此要求隔板有足够的孔率(60%)且具有孔径小、耐酸、不分泌有害物质、有一定的强度、在电解液中电阻小、具有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因正极板在充放电过程中化学反应剧烈,安装时隔板带槽的一面应朝向正极板,且沟槽必须与外壳底部垂直,这样沟槽能使电解液上下流通,也可使气泡上下流通,还能使脱落的活性物质铅槽下沉。
近年来,有些厂家还把隔板做成信封式套在正极板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活性物质脱落。如图所示。
03.
电解液
电解液又称为电解质,俗称电水。它的作用是促使极板活性物质电离产生电化学反应。电解液是用专业的蓄电池用硫酸与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的。一般汽车用铅酸蓄电池采用的电解液是密度为(1.280±0.010)g/cm³(25℃)的稀硫酸。
电解液的密度对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和降低电解液冰点,需要提高电解液密度。但是密度过大,将导致黏度增加,会降低蓄电池的容量。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因此必须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电解液的密度值作出规定,见表。
04.
外壳
蓄电池的外壳用于盛装极板组合电解液,外形一般为长立方体,内部一般分割成互不相同的3个或6个单体电池槽,顶沿四周有与电池盖相连接的特制封沟,壳内底部有凸筋,用以支撑极板组。
制造外壳的材料一般有硬橡胶、聚丙烯塑料两种。采用硬橡胶制成的外壳具有耐酸、耐热、耐寒、耐振、绝缘性能好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等优点,但其壳体壁较厚,一般为10mm;采用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外壳不仅耐酸、耐热、耐振,而且强度高、韧性好、质量小,其壳体壁较薄,一般为3.5mm,且外形美观透明,塑料壳体易于热封合,生产效率高,发展聚丙烯塑料外壳已成为一种趋势。
05.
安全阀(排气阀)
安全阀是阀控式电池的一个关键部件,安全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均匀性和安全性。根据有关标准和阀控式电池的使用情况,安全阀应满足如下技术条件:
(1)单向开阀;
(2)单向密封,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3)同一组电池各安全阀之间的开闭压力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20%;
(4)寿命不应低于15年;
(5)滤酸,防止酸和酸雾从安全阀排气孔排出;
(6)隔爆,电池外部遇明火时电池内部不应被引爆;
(7)抗振,在运输和使用期间,安全阀不会因振动和多次开闭而松动失效;
(8)耐酸;
(9)耐高、低温
06.
其他
蓄电池除上述主要部件外,还有接线端子、连接条等零部件。
来源:锂想摆渡人,非SMM观点,版权归原出处所有,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对其观点和内容负责。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合作及任何疑问请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