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和顺】人民日报看山西 | 山西持续优化华北豹栖息地建设 数量全国最多

文摘   2024-11-13 11:38   山西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张超宁摄

山西和顺县境内的华北豹。宋大昭 肖诗白摄影报道

华北豹,我国特有的金钱豹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8个省份,其中山西是核心分布区。近年来,山西华北豹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位居全国首位,分布“版图”持续扩增。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夜色下,一只成年华北豹行走在山林中,十分机警。今年4月,山西省五台山地区近10年来首次拍下华北豹夜间活动影像。

“华北豹是华北地区生态系统里的顶级捕食者,扮演着调节猎物种群、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裔飞介绍,“它的存在标志着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是完整、健康、稳定的。”

三年专项调查,摸清资源家底

三年前,山西启动华北豹种群及栖息地资源专项调查。

“这次调查抽样强度达到21.7%,一般只需要10%。”王裔飞介绍,全省抽取了35个关键分布区域,抽样区域达到5704平方公里,布设自动相机2413台,有效监测点位达1820个。

“华北豹活动范围可达上百平方公里,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很有讲究。”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杨向明参与了此次调查,在保护区工作34年,他有一套自己的经验,“豹子一般沿着山脊线活动,走大路不走小路,去过的山头短时间内不会再去。”

传统的监测方式有两种:一是布设红外相机;二是走样线,人工记录足迹等观测信息。

“红外相机拍到的只是静态的点,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们不知道。”王裔飞介绍,此次新增基因检测和卫星跟踪两种方法。一方面,分析华北豹粪便、毛发基因,跟花纹比对,共同建立一个档案;另一方面,通过卫星跟踪数据分析华北豹的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其迁徙通道和穿行障碍,为修建生态廊道提供决策依据。

调查收集的影像数据形成155万多件文件。三年调查监测分析,华北豹在山西有了更加清晰的“画像”。

据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测算分析,山西华北豹种群数量超680只,位居全国第一;可识别个体从2019年的132只增加到222只,雌雄比例大于1。“雌豹多于雄豹说明数量呈增长趋势,种群比较健康。”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解释。

分布“版图”一路向北扩展,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省内11个地级市中,9市均有华北豹分布。

持续优化环境,规划生态廊道

华北落叶松和云杉遮天蔽日,林中溪水潺潺。这里是位于吕梁山区的庞泉沟,山西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庞泉沟森林覆盖率高达86%,在黄土高原地区,保存这样完好的天然林实属罕见,是华北豹的理想之家。”杨向明介绍。

西塔沟是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日常由黄鸡塔保护站管护。雨后清晨,保护站站长高岱和同事上山巡护:“雨雪天气后,华北豹容易留下爪痕,是监测的好时候。”

巡山过程中,豹子留下的足迹、粪便,树木病虫害、野外用火、盗伐树木、偷猎动物的情况都要一一记录。“守护好这片森林,就是守护好华北豹的家。”高岱说,二十五年如一日,大部分时间是枯燥的,但也有惊喜,“我们小组拍到的华北豹最多,最近两年拍到12次!”

专家介绍,华北豹对栖息地十分挑剔,近些年在山西却多次被发现,究其原因,一方面,山西东倚太行、西跨吕梁、中条山横卧,表里山河的地理环境为华北豹提供了天然藏身之所;另一方面,山西的林场管理体制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便利。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山西陆续组建了九大林局,进行垂直管理。省直林区地跨全省11个市62个县市区,辖108个国有林场,形成了“林局、林场、保护站、管护员”的四级管护模式,每片山林责任到人,山西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最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为确保华北豹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起,山西实施华北豹保护工程:在森林里开路,防止华北豹因为荆棘丛生而无法通过;在林中建设饮水点,存储雨水,让华北豹天旱时也有水喝;栽种针阔叶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为华北豹的猎物狍子、野兔等提供叶子和果实。

虽然华北豹栖息地持续改善,但仍有一些潜在威胁。今年6月,在山西340省道孝义段,一只华北豹在横穿马路时被车撞伤,再次引起人们对生态廊道的关注。

“由于村镇发展、工程建设等原因,部分林区较为孤立和分散,华北豹的栖息地变得破碎,不利于其扩散、迁徙,导致近亲繁殖、种群退化。”王裔飞说。

经过三年调查监测,山西正在规划华北豹生态廊道,让华北豹早日自由穿行。

多方共同发力,种群不断扩大

林海茫茫,山势陡峭,灌木密布。位于晋中市和顺县的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豹的关键种源地。一大早,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石凤兵上山更换红外相机存储卡:“拍到华北豹的次数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丰富,每次都有惊喜。”

华北豹增多曾一度让附近村民烦恼,因为华北豹找不到食物时会对村民的牛羊造成伤害。2022年,山西在和顺县等地推行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对承保区域内因野生动物伤害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救助补偿。

以和顺县为例,县林业局与保险公司签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合同,总保额120万元,其中省级奖励补助40万元。2023年,和顺县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共受理各类报案112件,已完成赔款67.75万元。

利用下班时间,53岁的杨晓东驾车,向和顺县城30多公里外的铁桥山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出发。一路上,“野生动物出没请慢行”的警示路牌不时出现。

杨晓东是和顺县生态保护协会负责人。前些年,他联合有关方面共同组建了一支“老豹子”巡护队,一有时间就钻进山里,拆除捕猎电网和铁丝套,将盗猎线索提供给公安部门。他还常到村里做反盗猎宣传,发展了很多村民志愿者。

目前,和顺县已构建起“政府+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的生态保护模式,华北豹种群不断扩大,种群密度从2015年的1.2只/百平方公里升至2023年的1.6只/百平方公里。

来源:人民日报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边陲,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是晋中市版图最大的一个县,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林业县、中国生态旅游县等荣誉。全县四面环山,太行山脉与太岳山在此交汇,垂直气候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草食动物丰富,是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理想的栖息地。

 多年来,和顺县高度重视华北豹的保护工作。一是从战略高度推动实施保护。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高度出发思考谋划,提出“生态立县”战略,持续打造“和顺生态”亮丽名片,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领导组,划定 “和顺县西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多方推动改变了即将穿越华北豹栖息地核心地带的高速公路连接线的选址方案,对于延伸至豹栖息地的工业项目提出了驳回申请。建立补偿机制,县财政多年来持续拨款将“豹吃牛”生态补偿费用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到“应赔尽赔”。二是建成全方位立体式保护机制。构建了“政府+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的生态保护模式,引入山西省华北豹栖息地保护院士工作站,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益保护机构联合规划、执行了全国首个全县域豹种群调查。发动县内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自发成立了生态保护协会,与公益保护机构、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一起组建老豹子巡护队、安装300台红外相机,监督打击偷猎行为。三是交出了生态保护“和顺答卷”。累计识别华北豹最小种群数量89只,单次调查识别华北豹个体数量居全国第一,是国内唯一一个可见健康繁衍、不断壮大的华北豹种群,是华北豹不可多得的种源地和繁衍扩散的关键通道。


华北豹

华北豹种群在和顺县不断扩大,是和顺县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全方位立体式保护栖息地、推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成果,其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模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制作:李   芳

责编:药昭君

审核:卢   煜

终审:焦宏彧





版权声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顺县融媒体中心为和顺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

和顺县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

和顺融媒
本地最权威的媒体发布机构! 讲好和顺故事,传播和顺声音,展示和顺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