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投票!选出您心中的“2024年度四川师范大学十大新闻”

教育   2024-12-17 18:04   四川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学校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绩。为了回顾展示一年来学校事业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师生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激励全体师大人凝心聚力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再创佳绩,特举办校园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从年度新闻中遴选了20条候选新闻,现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开展网上投票活动,投票活动结束后将综合网上投票、新闻阅读量和专家评议结果,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四川师范大学十大新闻”



0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见效。


10月18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开班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02


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通过专题读书班、集中研讨、警示教育、网络知识竞赛、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政治自觉。“亷廉不忘”廉洁文化教育月活动获评省党风廉政宣传“十佳廉洁文化主题创意活动”。

4月,学校举行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读书班


6月6日,学校召开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6月20日,学校党委举行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廉洁文化教育月活动荣膺“十佳廉洁文化主题创意活动”


03


党建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获批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

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获批全国“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荣获

“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04


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建设高质量推进。《多种技术共融解惑,校本资源协同赋能——大学新生生涯决策困惑的咨询新模式探索》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原创心理情景剧《欲望格式塔》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研究生会项目入选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



《多种技术共融解惑,校本资源协同赋能——大学新生生涯决策困惑的咨询新模式探索》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欲望格式塔》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研究生会项目入选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


6月18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文斌来校调研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建设情况


10月24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工部长论坛在我校举行


学校领导受邀在2024年度全国省级易班发展中心交流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


我校辅导员荣获202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优秀风采奖”


05


学校获批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承办“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首届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术研讨会暨工作交流会。全省高校“理响巴蜀”进校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

8月23日至24日,“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学校获批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并承办首届学术研讨会


11月22日,“理响巴蜀”进校宣讲



06


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经过两年的自评自建,在4月至5月期间,圆满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和入校考察工作。新增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4月10日至30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开展线上评估



5月7日至10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入校考察


07


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新增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省级高阶课程4门、省级虚拟教研室1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教育部中期检查中获评“优秀”,是四川省唯一获得优秀的单位;“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第二批四川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我校教师成果获评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典型成果”;参加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展示我校教改成果。

学校新增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第二批四川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王海龙副教授牵头负责的成果获评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典型成果”


学校参加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08


我校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师范类院校第一。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在2023年当年榜单排名全国第51位,位列全国师范院校第一。2024年,我校学生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首次斩获金奖,共获1项金奖、5项银奖、5项铜奖,获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一,金奖总数并列全省第二;在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共获得国赛银奖1项、铜奖4项。全年共获A类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188人次、二等奖319人次、三等奖347人次。

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位列全国师范类院校第一


学校在“挑战杯”国赛中斩获1金5银5铜


学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赛银奖1项、铜奖4项


09


我校学生在多项美育体育类竞赛中喜获佳绩。国际标准舞作品《武道》斩获第98届英国黑池国际舞蹈节冠军,我校是国内第一个获此奖项的综合院校;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6项全国大奖,其中一等奖2项;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国赛中获奖15项;女足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高水平组乙级联赛亚军,女篮、女足卫冕第四届“贡嘎杯”冠军并获永久保存“贡嘎杯”奖杯殊荣;龙狮队斩获国际龙狮争霸赛金奖。

5月30日,《武道》斩获第98届英国黑池国际舞蹈节冠军


学校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6项全国大奖


学校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国赛中获奖15项


女足勇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

女子高水平组乙级联赛亚军


女篮、女足卫冕第四届“贡嘎杯”冠军


龙狮队斩获国际龙狮争霸赛金奖


10


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中再创佳绩。获学生个人全能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个人单项奖12项,教师个人全能二等奖1项、个人单项奖1项。学校荣获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团体一等奖,位列全国高校第二位。

学校荣获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基本功展示团体一等奖


11


我校教师接连在教学竞赛中获奖。张立老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郑姣老师荣获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全国二等奖;王佳莉老师和刘芹利老师获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我校教师全年国家级竞赛获奖49项,省级竞赛获奖64项。

张立老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郑姣老师团队荣获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一等奖”


王佳莉老师和刘芹利老师获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


12


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1人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23人次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专家,专家队伍持续壮大。鄢超云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毛娟教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称号;李杨老师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文学院文论美学教研室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鄢超云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毛娟教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称号


李杨老师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文学院文论美学教研室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13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教育、国际中文教育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环境/生态学新晋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目前学校共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5月11日至12日,第二届中国-瑞典催化与材料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4


科研项目立项质量明显提升。彭文斌教授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全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18项、其它部级项目6项。

彭文斌教授

《近代西方探查中国边疆相关档案文献的整理》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15


两项成果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余作胜教授的成果《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荣获著作类二等奖,郭晓鸣研究员的成果《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理论探索与政策突破系列研究》荣获咨询服务报告类三等奖,获奖数和获奖级别在四川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余作胜教授专著《两汉乐书的文献学研究》荣获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6


三苏研究工作全面推进。三苏研究院获批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三苏学刊》创刊获批并正式出版,入选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精品期刊展区”;“三苏研究院丛书”首辑四本专著正式出版;首届三苏与宋代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三苏研究院获批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




《三苏学刊》正式出版


“三苏研究院丛书”首辑四本专著正式出版



11月2日至4日,学校举办首届三苏与宋代文化

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7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启动实施“学行万里”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计划,新建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来华研修班,开办“中高计划”2+2音乐表演和会计专业,牵头成立“四川-阿拉木图”高校联盟,举行“中意合作办学”十周年庆典活动。学校荣获首批“HSK全球示范考点”称号,国内仅有3家考点获此殊荣,2名教授入选孔子学院工作专家库;我校留学生在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中荣获第三名,是四川省唯一获奖的留学生。


6月13日至21日,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来华研修班在我校举办



11月11日,学校举行四川-阿拉木图高校联盟

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基地暨2024“国际教育交流月”开幕式


学校领导出席2024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科技创新与全球教育治理交流会


12月12日至14日,我校留学生参加四川对外友协“感知天府”活动

学校荣获首批“HSK全球示范考点”称号


留学生金春英在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大赛中荣获第三名

学校启动实施“学行万里”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计划


18

服务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赴绵阳、宜宾、泸州、攀枝花、遂宁和重庆等地对接,多个研究团队成果落地并进入转化阶段;实施“四大工程”定点帮扶凉山州普格县,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帮扶西昌民族幼儿专科学校。

学校领导率队开展服务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接活动


定点帮扶凉山州普格县


落实协同提质计划帮扶西昌民族幼专


6月28日至30日,学校举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组团师范生美育论坛



19

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承担教育部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美育素养提升研讨培训;举办第二届中国·天府基础教育论坛,积极服务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选派22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普格、宝兴、马边、峨边和74名师范生赴普格开展支教服务;通过线下集中培训和送培下乡等方式开展国培省培项目,共113个班次、5870人次。


学校承办2024年高校领导干部美育素养提升研讨班


学校承担教育部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


6月21日至22日,学校举办第二届中国·天府基础教育论坛


学校与西藏军区某旅携手开展共育人才活动,《人民日报》进行报道


研支团举行行前动员会


师范生赴普格县顶岗支教


7月,学校承办四川省2024年民族地区教师转型提升培训


20


关爱师生员工和校友,校园环境持续优化。完成泰国、江西、河南、安徽校友服务站和2024届年级校友分会组建工作。资助和指导二级工会搞好“教职工小家”建设,持续开展关心关爱离退休干部职工和各类慰问工作,全力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举办各类型校园招聘会,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遂宁校区建设管理运行有序,狮子山校区第一、二教学楼等4栋历史建筑旧貌换新颜,成龙校区图书馆加装空调,宣传导视系统和校园景观改造升级。

5月12日,学校领导为泰国校友服务站授牌


重阳节当天,学校举行离退休教职工80岁寿辰集体生日会


12月6日,学校举办全国文旅艺术行业大型双选会


狮子山校区第一、二教学楼焕然一新




请投票

选出您心中的

“2024年度四川师范大学十大新闻”

投票截止时间:2024年12月20日 23:59



往期精彩


研途有光,逐梦前行:致每一位努力的你

美翻了!下一站,师大彩林


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 | 刘莉帆

初审 | 叶美作 郝心仪

审核 | 黄娇 徐聪林

终审 | 汪春阳 龚学文 戴剑飞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中心通讯社-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