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准备消毒产品
室内消毒通常需要75%酒精或者同等效力的消毒湿巾,大面积的消毒则需要配制正确浓度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留下健康隐患。
常见的500mg/L含氯消毒剂的正确配制方法如下:
准备消毒产品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含氯消毒剂要求现用现配,密闭容器中效期为24小时;二是因泡腾片和84消毒液均有不同规格,使用前请务必按照说明书配比,以保证消毒效果;三是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需提前了解成分,避免随意混用,例如84消毒液与酸性清洁剂混合会释放有毒的氯气,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
2、室内清洁消毒的措施
物品清洁消毒:通常是室内经常接触的地方,如家具用品、厕所、浴室及地板。建议每天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非金属表面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金属表面建议使用75%酒精;皮革制品应使用专用清洁剂或酒精湿巾)。消毒后待干,再用清水清洗并擦干。
地面清洁消毒:定期清洁地面,根据需要增加清洁次数,清洁后保持地面干爽。
织物清洁消毒:定期更换和清洗床单、枕套、毛巾及衣服。这些织物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应注意翻面使正反面均能晒到。
餐具清洁消毒:首选在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煮沸消毒通常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可使用餐具消毒柜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也可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擦干。
3、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室内清洁消毒过程容易疏忽的情况包括通风不足、对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不彻底、未及时清洗清洁工具以及缺乏个人防护。
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使用75%浓度医用酒精擦拭手机、钥匙等物品,防止病毒传播。
清洗清洁工具:及时清洗消毒抹布、拖把等,避免成为新的污染源。
个人防护:清洁时佩戴手套和口罩,防止化学物质或病原体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降低感染或刺激的风险。
室内清洁消毒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消毒并非必须用消毒剂,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热力等物理消毒方法。掌握科学的室内清洁消毒方法,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来源|南通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