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立足“三办”、“三服务”职能职责,紧紧抓住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为全区“闯新路、进中游”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就如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近日,内蒙古日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郑东波。
内蒙古日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作为政府的参谋助手,如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进改革?
郑东波: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对照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意见,细化分解了214项重点任务,制定明确了每条战线的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完善“周跟踪、月调度、常态化督办”工作机制,凝聚形成改革合力。建立政府常务会议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一体套开机制,三中全会后筹办套开4次会议,研究推出了农垦、零基预算、财政体制、草原禁牧休牧、科研经费管理放权等5项重点改革举措,带动全区政府系统改革全面提速、提标、提效。紧扣办好两件大事、实施“六个工程”,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持续跟进督办产业链链长制和项目审批、国资国企、市场准入等改革举措落实,在打好金融翻身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领域研究推出了一批重大改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第一方阵”的良好势头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蒙古日报:改革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往前推进的。请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是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的?
郑东波: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牢固树立“改错就是改革”的理念,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从优化发展布局入手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制约,在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和打造呼包鄂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林格尔及乌兰察布数字经济集群、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方面研究推出一批务实改革举措,有力促进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谋划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同有关部门和地区研究推出了一批破题解难的改革事项,比如针对农业“大水漫灌”问题、深化农田水价改革、打破按亩收费弊端,针对草原过牧问题、建立根据禁休牧实效发放补贴工作机制,针对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问题、全面推开绿电绿证交易,推动改革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
内蒙古日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改革为了人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郑东波:坚持“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功夫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谋划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在回应群众关切上,协同有关方面完善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直达机制,在14个旗县试点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协同门诊”建设,全面推开社会保险业务“同审统办”改革,获批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等3项改革试点,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在回应企业诉求上,加大对自治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的督办落实力度,推动健全重点民营企业党委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运行机制、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礼遇清单及落实制度3项改革扎实落地。特别是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改革,全面规范招投标行为,前三季度自治区本级交易项目13.56万项、交易金额2711.83亿元。
内蒙古日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作为各级政府机关的“排头兵”,是如何强化自身建设、抓好改革落实的?
郑东波:坚持“既当促进派、又当实干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带头建立解决“三多三少三慢”和“慢粗虚”问题长效机制,每周督办盯进度,每月调度抓落实,常态跟踪研究解决重要问题,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意见出台2个多月,完成了14项重点改革任务,跑出了改革落实的加速度。靠前推进自主改革举措,把市场规律运用纳入拟出台政策合法性审查,研究探索重大改革取向一致性评估路径,健全完善改革任务协同落实、督查督办、督帮一体工作机制,深化改进文风会风、规范流程程序等内控改革,切实保障各项改革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不偏不倚。我们将始终如一地求真务实抓落实、敢做善为抓落实,把交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贯彻到改革的每一环,以实绩实效交出一份合格的改革答卷。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