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别伤了这三个人的心,老了,你会有报应

文摘   2024-09-06 00:15   山西  

年轻时,自觉时间还多,对待万事均不以为然。

就算说了错话,做了错事,都觉得有的是机会弥补挽回,等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后,才恍然以往种种都没办法抹灭。

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就像是玄铁烙印一般,伤口愈合后,仍会有丑陋的伤疤存在。

特别是对家人所造成的伤害,更会铭记一生。

但就像王小波所说:

“人到了中年以后,会发现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当你看多了外界的勾心斗角,当你被工作的苦、生活的难折腾得疲惫不堪,你就会发现:家,就是你在这世上最后的去处。”

为了后半生的幸福安逸,年轻时,不管有多大本事,都别得罪这三个人,老了,会有报应的。

01


不要辜负含辛茹苦的父母

俗语常说:

“心怀善意,能利人;心怀感恩,能利己。”

学会换位,人生才能平衡;知晓感恩,岁月才有温情。

对待有生育之恩的父母,更该如此。

年少时,他们不畏苦难,用坚实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护佑我们成长。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但有时也是“啰嗦”的,“聒噪”的。

他们无法适应我们的猛然成熟,面对世俗的险恶,他们总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嘱咐,劝导,干涉。

一心想证明自己的我们,会将这份关心误认为是不信任,被亲人否认操心,是成年人的难堪。

因此,面对父母的叮嘱,我们会厌烦抵触,甚至恶语相对,说出一些不尊不敬的话。

不耐烦的语气,不和善的表达,会变成一把利刃,狠狠刺进父母的心,成为父母心中无法淡忘的伤害,也会成为你无法释怀的遗憾。

与其让它成为双方都不愿触碰的危险禁区,不如从根本阻绝。

对父母多一些谅解,多一点感恩,不辜负他们的养育之恩,才是首要。

02


不要伤害同甘共苦的爱人

有人说,晚年生活幸福与否,从伴侣的状态便能感知。

若是人到暮年,仍能携手相伴,和善相处,那便是早年正确处理情感的体现,反之,若是人到晚年,却矛盾不断,相看两厌,那必然是因果使然。

早些年对伴侣的态度,直接决定晚年的状态。

曾在网上看到过两个很有意思的新型词语:滋养型伴侣和消耗型伴侣。

什么是滋养型伴侣呢?

实际上就是完完整整地了解彼此后,依然能体谅包容对方,欣赏她的美好,也能接受她的不堪。

以最真实袒露的模样,依存同行。

而消耗型伴侣就更好解释了,他们并没有将妻子看作是同甘共苦的亲人,而是把她当成免费的保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毫无温情可言。

有的男人还会将自己的失败归结在妻子身上,对其冷言嘲讽,将她的自尊随意践踏。

年轻时种下的恶果,终会在晚年体会到报应。

因此,善待伴侣,才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父母离世,儿女远行,身边仍有良人陪伴,才是人这一生最大的福气,不是吗?

03


不要遗弃天真烂漫的子女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是未来人生走向的决策者,但在我看来,父母与孩子才是真正的因果循环。

比起领导服从的关系,他们更像是彼此成长,彼此成就。

毕竟人生漫漫路中,他们都是“新手”,子女是第一次做孩子,家长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可谈。

真正和谐的亲子关系,就应该像是照镜子,她对我好一分,我对她敬一寸。

情感天平始终维持平衡,生活才能安稳幸福。

但有的人却妄为父母,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却不顾子女的感受。

孩子一出生便不管不顾,直接甩给奶奶或外婆,甚至有的家长,连母乳都不喂,直接让喝奶粉。

对孩子的生养不负责,对孩子的教养更不上心。

对于子女的需求依赖,他们更多的是无视,反感。

常处于压抑氛围下的子女,只会对父母产生抵触,恐惧。

所造成的创伤,无法愈合,所形成的隔阂,亦无法消除。

年轻时对子女的作为,就是老后子女对你的态度。

《华严经》上说:

“一切诸报皆业生起,一切诸果皆从因生。”

人生就是一个轮回循环,生活的点滴福报,都是我们自己修来的。

若不想老后有不甘,有遗憾,那就在年轻时多留“余地”,用心善待身边的人,才会有不断福泽。

励志语录
看励志语录,获人生智慧;将语录照进现实,让励志成为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