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曲
鉴
赏
评剧名星
小白玉霜便装照
小白玉霜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小白玉霜自幼为母亲演丫环、彩女,站在台上听母亲的演唱。演《秦香莲》时,她扮春妹。几年后,几乎将《秦香莲》的唱念全学会了。十四、五岁时,她将母亲所有的剧目都听熟看会了,但她没有向母亲要求要演她的戏,总是为母亲演小角色。在她十六岁那年,剧社赴北京演唱,因伪北京市长被刺,白玉霜被当嫌疑犯关押了一个月,剧社只好推出小白玉霜暂替白玉霜主演。这是剧社在燃眉之际临时想出的办法,却意外地受到热烈欢迎。有的观众说:“小白玉霜的演唱,颇有她母亲的风韵。”自玉霜在一九四二年逝世后,小白玉霜正式挑起母亲的戏班子。原班底的老演员也支持她,与她密切合作,并积极扶植她成长。小自玉霜为人善良忠厚,虚心好学,使这个戏班维持了许久。
小白玉霜获得了声誉后,在老演员们的倡议下,将母亲的戏社改为“再雯社”在津、京两地颇有影响。她演出了白玉霜的所有剧目。小白玉霜的嗓音条件不如白玉霜深厚,但她的声带音域宽,音质甜,能自如地唱一个半八度,而自玉霜的声音限于一个八度范围。她们嗓音的音质不同,但在发声、行腔、运气、吐字上,是一个方法。小自玉霜的演唱,是根据自玉霜的特点而进行发展和改革的,使“白派”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秦香莲》“杀庙、大堂”片断
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金沙江畔》剧照
小白玉霜在《小女婿》中的“鸟入林”反调唱段,有明显的突破,在“白派”反调中进行了创新。曲调旋律倾向美好的回忆和怀恋,并突出了痛斥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妇女婚烟自主的基调,而舍弃了悲切凄凉的旋律。
小女婿.鸟入林
小白玉霜 饰 杨香草
杨香草:
鸟入林鸡上窝黑了天,
杨香草守孤灯左右为难。
我心里千头万绪方寸已乱,
就好像脚踩两只船。
田喜哥待我好我们情意相恋,
他叫我跟他走就在三更天。
我有心找区长求他来公断,
怕的是村里的人说些个笑谈。
倘若是到区上三堂对案,
我的爹人财两空定把脸翻。
他一定要与我把骨肉情割断,
这一来我的娘定哭几天。
我前思后想拿不定主见——
忽听见梆声响到了二更天,
想起来出嫁的日子就在眼前。
听人说罗寡妇她也是一个老封建,
老一套的旧礼法做媳妇更难。
我与那姓罗的毫无有情感,
绝不如田喜哥我们两个投缘。
田喜哥实心实意地把我恋,
我若是另嫁他必然心酸。
倘若是忧郁成病后悔时晚,
我岂不害了一个好青年!
小白玉霜在继承白玉霜流派艺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使“白派”唱腔扩展了表现力,更密切地为剧情和人物服务。小白玉霜的唱腔细腻传情,旋律丰富,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在音乐上她注重刻画人物心灵世界,唱腔浑厚深沉,低回婉转,凄凉悲切,沉实不飘。她擅用胸腹腔运气规律,以求宽厚的低音共鸣。她又善于运用颚音共鸣,使“白派”韵味更加浓郁。她的另一特点是,唱腔具备了典雅明快、抒情大方的风韵。
小白玉霜的表演,雍容庄重,质朴自然,舞姿优美,水袖娴熟。在《朱痕记》中的“牧羊山”一场,她用虚拟的舞蹈动作,表现赵锦堂在婶婆的虐待下,随同婆母到荒山秃岭牧羊。她利用“腰包”表现赵锦堂在暴风雪的天气里赶着羊群,艰难地走上山坡。出场前,一句“尖板”唱完后,伴随着打击乐她双手扯着腰包,踏着轻盈的碎台步,拿羊鞭做赶羊的虚拟动作走上台来。然后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亮相,接着大幅度的圆场,边舞边唱,舞姿飘逸潇洒,优美多姿,体现了小白玉霜在表演上的功力。同时,一个仁慈善良、贤惠、温顺的青年妇女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小白玉霜的演唱艺术,誉满全国,党和人民给予她崇高的信赖。她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一九五O年全国政协开会时,毛泽东同志亲切地接见了她,并握着她的手,笑着说“从前有位白玉霜吧?小白玉霜和老白玉霜有什么不同呢?……”然后,毛泽东同志和小白玉霜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挂在她的房间。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使小白玉霜深受鼓舞。她不断改造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一九五六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五二年,她随团到朝鲜前线慰问演出。经常遇到敌机轰炸扫射,她从容不迫,坚持演出,受到志愿军指战员的称赞。一九五九年,她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小白玉霜体验生活同吃农家饭
小白玉霜具有母亲白玉霜的宽厚仁慈性格,待人诚恳,热情憨厚,从不妒嫉。她台上台下,都乐于助人。演员们有了困难,她热情资助,在评剧界传为美谈。
《穆桂英挂帅》剧照
小白玉霜是受观众喜爱的德才兼备的表演艺术家,但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她虽结过婚,并未遇到一个好丈夫。她的丈夫不是真心爱她,而是索取她的钱财,使她苦遭孤独和寂寞的精神折磨。一九五五年,她收养一个女儿,取名李薪。当女儿读初中时,“文革”的急风暴雨却把这位优秀表演艺术家打入了惊涛翻滚的深谷。残酷的迫害,使这位只有四十五岁的表演艺术家,在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的凌晨,含冤死去。广大的评剧观众,将永远怀念她。她创造的美好艺术,也必将永留人间!
图文来源:网络
END
统筹:常银花
一审:李春波
二审:方宝春
三审:刘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