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言徽语㉒】2025,黄山产业兴市看什么?

文摘   2025-02-04 15:36   安徽  


新春伊始,捷报频传。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黄山同兮生物年产500吨HMO产品项目屯溪率水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总投资额达131亿元。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不仅为黄山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也让我们对2025年的黄山充满了期待。

回首2024年黄山产业发展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创新高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名列前茅,文旅产业在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增长,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速在全省也表现亮眼。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意味着黄山已经具备了在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的基础和能力。

黄山深知,要实现产业强市,必须构建与自身特色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 年,黄山产业兴市的征程已然开启,关键看点众多,每一个都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典范

文旅融合作为黄山的特色优势,无疑是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支持黄山风景区和黟县、齐云山申报不同级别的旅游度假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对黄山丰富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更是对旅游产业升级的有力推动。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黄山打造全域旅游,能够让游客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场景中,全方位地体验黄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同时,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最友好旅游目的地,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等,这些跨界融合的项目将进一步丰富黄山旅游的内涵,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使黄山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山水观光,而是成为集康养、美食、体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真正做到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从而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黄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

在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领域,黄山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这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黄山能够在这些领域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将为黄山的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徽州区化工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祁门县汽车电子中试基地建设,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 和单项冠军,不仅有助于提升黄山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推动黄山在新兴产业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挖掘特色产业新潜力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黄山实施乡村产业振兴 “雏鹰” 培育行动,以 “茶花草鱼” 为重点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这是对黄山乡村特色资源的精准把握。黄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茶叶、花卉、草药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臭鳜鱼等特色美食独具风味。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品牌,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推动乡村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支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为乡村旅游增添了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拓展区域合作新空间

在改革开放方面,2024年黄山已成功举办承办了多项外事活动,如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等,国际友好城市(区县、镇村、景区)数量增至35个。2025年,黄山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工作,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打造服务外交外事活动基地,争取 RCEP 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永久会址落户黄山,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工程和 “徽动全球・黄山出海” 拓市场行动,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拓展黄山的发展空间,提升黄山的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黄山能够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模式,为黄山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黄山的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不仅要有规模,更要有特色。”2025 年的黄山,产业兴市的道路充满机遇与挑战。但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看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就一定能够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跨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
















作者:储赟

编辑:姚伟强

初审:汤俊

二审:谢慧

终审:汪安倚

关注黄山综合广播  一起关注身边事

黄山综合广播
新闻资讯、节目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