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印迹 | 张可:马术是一辈子的事,也是几代人的事

体娱   2025-01-24 18:20   北京  

(文章转载自中国马术协会)

中国马术协会年度宣传活动——“马术印迹”,宣传表彰推动马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她)们是:优秀骑手代表、技术官员代表、培训讲师代表、考评员代表、赞助商代表等,通过讲述他们亲历中国马术运动发展的故事和事迹,用榜样的力量照亮更多人开启马术征程,凝心聚力共同助推马术行业高质量发展。

3

年度优秀讲师  张可

 担任多场中国马术协会星级教练培训的讲师、考官





个人经历及收获


张可于1992 年入行,在30多年的马术生涯中,他的身份从爱好者到职业运动员再到马场运营者,后来成为了教练,直至成为培养教练的“讲师”,不同阶段丰富多彩的马背经历成就了他与马术运动密不可分的缘分。张可说:“马术运动不仅让我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成长,更让我体会到了健康、忠诚与勇敢的价值,这也成为了我的人生哲学。”


在过往的赛事中,张可获得过诸多荣誉:

荣获FEI国际马联挑战赛第八区冠军以及FEI 世界杯中国站的冠军;

获得FEI最快进步奖;

在全国运动会和锦标赛中摘得金银牌,并入选首届国家马术队;

在FEI超高赛的赛事上打破过全国超高赛190cm纪录;

荣获FEI评选的首位金教鞭奖,是中国马术协会五星级教练员。

曾参加过FEI挑战赛总决赛和各类国际马术赛事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业务经历与经验分享


丰富的参赛经历让张可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无论是马匹的调教、赛事的适应,还是比赛心态的调整。马术要发展必须有传承,抱着这样的初衷,张可成为了中国马术协会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星级教练员的培训讲师。

张可说:“我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帮助过我,像新疆队的多力坤,孙广亮,他们作为上一辈的运动员,曾毫无保留的教我,现在我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让我在赛事中很受益,我很乐意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年轻一代的骑手。”

可贵的是,张可不仅仅是教技术,他特别看重学习者的认知。他可以很豪迈,师徒融洽,也可以很谨慎,细致到培训人员的着装、培训场地悬挂的旗帜一一检查。他说:“我中国马术协会的讲师,我们进行的是教练的培训,意识形态一定要正确,国家荣誉、国家利益是原则问题,绝能不含糊。”





对马术发展的看法


马术是一辈子的事情,也是几代人的事。张可介绍说:“我姑娘也在骑马,我们一起带出了很多优秀的队员。最近几年,马术发展的太快了,现在孩子骑马的条件已经改善太多,赛事多、锻炼机会多,十四五岁的‘宝宝’们能在成人赛级别中拿到第三、第四、第五这样的好成绩,这太了不起了!”

“中国马术协会组织的各类专业人才培训和赛事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年轻骑手们的出色表现,让张可这样的马术前辈看到了马术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他说:“我坚信,随着赛事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马术运动的未来充满希望,前景一片光明。现在年轻人能成为马术教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助力马术发展


张可自从在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中开启了骑士征程,就一直没有放下过为国争光的心愿。他说:“尽管我现在年龄大、满身伤、没有马的困境,但奥运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从未想过放弃。我会继续在马术领域坚持,克服困难,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张可说:“我一生都奉献给了马术运动,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地像‘传承人’一样,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年轻一代骑手,帮助他们在马术运动中不仅提升技能,更能领悟到健康、勇敢和忠诚的信念,为中国马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在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料提供:张可 

策划统稿:马佳玥


(文章转载自中国马术协会)



拓展阅读
20周年庆系列人物篇丨 张可(一):“我算是天星调良马术的第一代!”
20周年系列人物篇丨 张可(二):“在不断拼搏中找到自我,重新再开始”
《马述》人物 | 天星调良马术总教练张可
《马述》人物 | 张可 & Soblesse :“人马情未了”(一)
《马述》人物 | 张可 & Soblesse :“人马情未了”(二)

天星调良马术


天星调良马术
BHS国际认证考试中心;获 ISO 5 大认证的马术俱乐部;The Pony Club中国内地官方认证及代表机构;高品质马术生态产业模式;国际马术生活方式体验中心;奥运级赛事运营管理团队和马术专业场地规划建设团队;北京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