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 创新 创业 · 敢闯 会创 共创
我与双创的故事
优秀作品放送
01
我与创新创业的不解之缘
我与创新创业学院相遇在2021年9月,那是研究生刚入学不久,并从此和创新创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加入创新创业学院首届科创试点班、学习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导师思维碰撞、申报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成为创新创业事业从业者……
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熏陶,我成长了很多,除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等,最大的成长是做事的主动性变好了、行动力变强了。
有这样一件事深刻影响着我:研一时,我联合了几个同学一起申报了创新创业基金项目。项目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实验方法存在问题,实验方案需重新调整。屋漏偏逢连夜雨,新的实验方案涉及到一些比较昂贵的仪器设备,而项目经费无法购买。我们就想到用租赁的方式,但是到哪租?找谁租?什么价格能租到?又是一系列问题。最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有一套闲置设备可租赁。将租赁费用谈好之后,很快又有了新的问题——实验设备是在宿州的一个工业园区里,合肥到宿州两百多公里,设备体积大且不规则、质量重、易碎……
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我们又一次用行动力克服了困难。那天连夜找了一辆大货车,第二天一早所有项目成员一起出发前往宿州。四月份的天气,早上出发时候很冷,中午在高速上又很热,也不知当时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我们把这件事做下去。下午我们又赶了回来,在先进技术研究院找了一块草地,又找了一辆叉车,把实验装置再一次搭建起来。
这个时候,实验结果怎么样,已不是最重要的了。项目团队在完成这项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立马行动、高效解决问题的珍贵记忆,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行动力的提升,是得益于学院对我们责任心的教育、对创业兴趣的引导和对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等。自动自发、敢于行动、勇于尝试的重要品质,在我后来一次又一次遇到困难时被反复地具象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
从科大毕业后,我也从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变成了科技创业项目投资人,我与创新创业的故事会一直进行下去。
——李宽
2024届先进技术研究院硕士毕业生
02
创新创业课程下的蜕变:
我的创业项目成长之路
2022年上半年,我刚刚经历了与企业合作开发雷达水位计芯片项目的失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学校的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经过与导师的深入交流,我决定申报首期“雄鹰基金”项目。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我们的技术方案获得了创新创业导师的肯定,但在商业前景的调研方面略显不足。那时,我几乎已经对项目立项失去了信心,连续两次的失败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就在我准备放弃创业梦时,却惊喜地发现我们的项目竟然入选了2022年度“雄鹰基金”立项项目名单。那一刻,我真想找一个无人的地方,大声呼喊。
成功获得“雄鹰基金”项目资助后,团队一边深入研究雷达水位计射频前端芯片的设计,一边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学院为我们量身定制的“金课”课程。“科创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讲堂” 、“理实Talk系列讲座”……在这些课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并学会了如何有效管理团队、规划项目发展方向以及挖掘商业潜力。值得骄傲的是,在学院的专业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不仅顺利结项,还入选了2022年度“雄鹰基金”优秀项目。
回首这一年的创新创业路,很多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犹记得2023年暑假期间,我有幸与姚志琦老师分享了我的创业理念,她不仅耐心倾听,还慷慨分享了自己与企业交流的宝贵经验,这让我备受鼓舞。在创新创业的实践课堂中,我遇到了蔡恩婷老师和王昊老师,她们的指导和热情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践课中我还结识了许多创新创业小伙伴。最难忘的是,在首期“雏鹰计划”、“雄鹰计划”优秀项目实践课堂上,我和同学们分享各自的创业项目,交流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一起去杭州实地考察了梦想小镇、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学习他们的创业经验。这次跨学院、跨专业的面对面交流,让我对创业项目和团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勇于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逐梦科创,勇攀高峰”,我的创新创业故事,未完待续……
——邓彪
2024届微电子学院博士毕业生
03
颗粒可期小队的成长故事
我们的团队——“颗粒可期”团队,一个充满热情与创意的小团队,在2020年6月中旬悄然成立。我们的身份比较特殊,是中国科大首个公益性创新创业基金——“双创基金”的首支学生基金管理团队。起初,我们的队伍只有6名成员,来自学校的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却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和目标而走到了一起。
2020年6月16日的夜晚,我们举行了第一次团队会议,这是我们共同旅程的起点。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夜晚,我们共同讨论了团队的名称、虚拟注册基金公司的名称、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以及人员分工。会议持续到了深夜,尽管结束时已是凌晨,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激情。
6月18日下午,双创学院组织了“双创基金”学生管理团队组队会议暨首场业务培训会。朱东杰老师、梁立鹏老师不仅肯定了我们的构想,更为我们做了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紧接着,6月21日晚,我们再次聚首,开展团队讨论。由于之前我们都没有做过双创项目评审和管理服务的工作,也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共同进行沙盘推演,对团队的工作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并对即将到来的资格审查、尽职调查等立项评审相关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我们的小团队就像一艘刚刚启航的小船,逐步调整帆布,准备迎接接下来的风浪。
7月3日上午,“双创基金”学生管理团队授牌仪式举行,校长包信和院士亲自为我们团队授牌并热情指导、鼓励我们积极探索。我们小队不仅获得了校长“授牌”,更得到了认可、鼓励和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双创项目评审、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双创学院老师和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引下,我们起草了公司章程,制定了严谨的项目评审和管理规则,这使我们的工作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和高效。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头脑风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每一次的挑战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小团队不仅在双创项目的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更在团队协作和个人能力上实现了飞跃。
这些经历,这些故事,都是我们小团队成长历程中宝贵的记忆。它们见证了我们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专业的转变。在这个温馨的小团队里,我们共同书写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篇章,每一步都充满了爱与温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携带着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毛丽凯
2024届工程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生
END
信息来源
创新创业学院
中国科大双创学院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创新创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