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老叶说医”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正松
近日,一名医务人员在网上发帖,吐槽自己所在医院突然宣布实施末位淘汰制。
这一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来无数医务人员的热议和共鸣。
许多网友纷纷跟帖表示,既然是考核,就必然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那就必然会卷起来,只有超过同行,才不会被淘汰掉。
末尾淘汰制,一般分两种。
一种是末位淘汰,分流调岗。
比如有些医院,每年考核末位的医生,不能在临床待着,要去其他研究或辅助科室待满至少两年。两年结束再次考核,没有商量余地,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只有辞职一条路。
还有一种末位淘汰,是绩效评优,一票否决。
比如2022 年,湖南常宁市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就实行末位淘汰制。采取百分制方式进行考核,年度考核得分最后一名为末位淘汰对象,扣发1个月绩效,所在科室所有人员年度取消评先评优。
这是对普通职工实行末位淘汰,还有对中层干部、科室负责人实行末位淘汰的。
比如中国科大附一院就对科主任进行末位淘汰考核。在考核中,排名最后的科室主任,不仅扣发部分绩效,还会在其他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除了扣钱,调岗,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末位淘汰,就是直接停职,甚至解聘。
曾经,咸阳市妇幼保健院实行末位淘汰制,一次性“优化”掉40多人。
那一次,动静太大,动作太猛,以至于闹成了群体性事件,最终引起舆论发酵,主管部门不得不出手予以干预,紧急叫停。
但此后,医疗界依然时有耳闻末位淘汰事件的发生。
近日,又有一位研究生毕业,于今年7月入职北京某医院,向媒体投诉,反映他遭到医院不公对待“被离职”。
他说自己通过了试用期考核,在门诊做正骨推拿工作,10月8日突然被调至“科研岗”,每天无所事事,接触不到患者,英雄无用武之地。
随后不久,他就收到一份考核表,接受考核。接着11月5日医院正式通知他,被辞退了。
原因是他“考核不通过”。
医院给予的理由是,由于他不能胜任岗位,经过调岗后仍不能胜任,根据医院劳动合同等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解聘。
到底是末位淘汰还是“恶意解聘”,不重要,重要的是考核不合格就面临淘汰出局,让人不免惶恐。
所以笔者认为,医院管理当然需要有规则,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刚硬地去执行规则,适当的留出一点回旋空间,柔和与人相处,稳妥推进处理,比刚性执行更加重要。
同时,在制定一些规则时,也应充分考虑实际,不能盲目实施,要有减震缓冲系统。医院行政,宽简为宜,切不可急促催逼。毕竟医务人员也是人,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让人先活下来,才有条件去从容提升,不要动不动就“淘汰”“优化”人。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这种理念,永远都不过时。
很多医院领导,并不清楚的知道,他并不是因为自己屹立不倒而被大家拥护,而是因为他被大家拥护所以才屹立不倒。
医疗行业,一直以来,在外人看来,都是一个相对稳定、手捧铁饭碗的领域。
可是如今,不合格即解聘,一下子打破了包括业内同行的认知。铁饭碗,不铁了,
要知道,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大三甲医院,都开始卷了起来,其他地方其他医院,可想而知。
所以,做医生,先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的事,要有危机意识。
而面对越来越内卷的医院考核,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都背负了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而每一次考核,又似乎是同事之间在交流病情,有的人病情可以自控,所以侥幸合格了;有的人不能自控病情,就淘汰出局了。
所以,身为医务人员,身处考核局中人,救治病人,先得救治自己。
再放眼大环境,在前期医疗过于扩张,如今行业遭受严冬的当下,我们所有医务人员,都如同乘坐在一辆严重超载的客车上,有时会刹车,有时会踩油门,有时候会遇到红灯,有时候会有剐蹭。车上的人不被甩下,路上的人不被剐蹭,都算是幸运。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放到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句话就更有意义了。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反而更不能妄自菲薄,更要力争上游。与其抱怨体制内公立医院的红利时代结束了,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拥抱变化,不断提升。
万一,哪天即便被末位淘汰了,或者“被辞职”了,也不要放弃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什么。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不会被打败,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一片海。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本来就没病,非让我住院!”当查出这种隐匿性疾病后,他才知道自己错了……丨医起推理吧
郑大一附院被曝因职称晋升引发医护集体抗议!没想到4年前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