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噩梦,小时候吃的月饼里的青红丝,到底是啥?

科技   2024-09-16 21:53   河南  

中秋佳节,明月高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共赏那一轮圆月,是多么温馨的画面。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小时候吃的月饼里那怪异的青红丝,却堪称童年噩梦。

那么,这让人又爱又恨的青红丝到底是啥呢?

要了解青红丝,不妨先从月饼的历史说起。月饼,作为中秋佳节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被认为是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了芝麻、胡桃等,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新的原料,这时的月饼被称为“胡饼”。到了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明月,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而月饼中的青红丝,通常是由橘子皮、萝卜、木瓜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先来说说以橘子皮为原料的青红丝制作过程。

首先,将新鲜的橘子皮洗净,去除白色的部分,只留下表皮。然后将表皮切成细丝,用食用碱水浸泡一段时间,这一步的目的是去除橘子皮的苦味。浸泡过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橘子皮丝没有异味为止。

接着,将橘子皮丝放入糖水中煮制,使其充分吸收糖分,增加甜味。煮好后捞出,沥干水分,再加入食用色素进行染色,红色的食用色素染出红丝,绿色的食用色素染出青丝,这样青红丝就初步制作完成了。

如果是以萝卜为原料,一般是将萝卜洗净切丝,同样经过浸泡、煮制、染色等步骤。而以木瓜为原料的青红丝制作方法也类似。

青红丝的主要作用是为月饼增添色彩和口感。在过去,物资相对匮乏,月饼的口味比较单一,青红丝的加入可以让月饼看起来更加美观,也能增加一些别样的风味。

对于很多人来说,小时候吃月饼时,最怕吃到青红丝。那么,青红丝为何会成为童年噩梦呢?

一方面,青红丝的口感比较特殊。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青红丝的口感有些硬,嚼起来费劲,而且味道也不是特别好,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尤其是那些不喜欢吃橘子皮或者萝卜味道的孩子,更是对青红丝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青红丝的颜色也让人觉得有些“诡异”。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食用色素还不像现在这样被人们所了解,看到月饼里那鲜艳的青红丝,很多孩子会觉得不自然,甚至有些害怕。

此外,小时候吃月饼往往是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长们通常会要求孩子吃月饼,而孩子又不喜欢青红丝,这就导致了一种矛盾,从而让青红丝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虽然青红丝的口感和颜色可能不讨一些人的喜欢,但它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的。

以橘子皮为原料的青红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而纤维素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以萝卜为原料的青红丝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 B 等营养成分,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由于青红丝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糖和食用色素,所以不能过量食用。


寰宇志
热爱科学,关注科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