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这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岛国,创新思维和前沿工程技术正在不断突破人们对空间利用的想象。位于新加坡西部裕廊岛邦岩海湾下150米的位置,名为“裕廊岛储油库”(Jurong Rock Caverns)就是这种创新精神的完美体现。这座开创性的地下仓储设施不仅是工程学的奇迹,更是新加坡应对土地限制的巧妙解决方案。
裕廊岛位于新加坡西南部,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区。选择在这里建设地下仓储设施,主要是考虑到其便利的地理位置。裕廊岛靠近新加坡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液态碳氢化合物的运输和存储。
裕廊岛的地质构造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地下开发。该地区的基岩(花岗岩)结构稳定,能够支撑大型地下空间的挖掘和建设。这一地质特征为裕廊岩洞的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在地下建设储存设施,可以大大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新加坡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土地短缺问题。裕廊岩洞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地下开发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大型储存设施建在地下,可以释放宝贵的地面空间用于其他用途,如工业、商业或住宅开发。
裕廊岩洞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液态碳氢化合物。通过建造了5个九层高的岩洞、9公里长的隧道,以及带有配套公用设施的管道网络。在此过程中,清除了 350 万立方米的岩石。建设这个大型地下设施,新加坡显著增加了其储存能力,可以安全储存多达147万立方米的液态碳氢化合物。这相当于约600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的容量。
增加储存能力不仅有利于新加坡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还能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更大的储存容量意味着新加坡可以在能源供应不稳定时期保持更长时间的自给自足。
裕廊岩洞的建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推动了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创新。这些创新可以应用于未来的其他地下开发项目,为新加坡解决土地限制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将储存设施建在地下,可以减少地面工业设施对环境的视觉影响和潜在污染风险。这符合新加坡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裕廊岩洞位于地下150米处,是东南亚首个如此深度的地下液态碳氢化合物储存设施。每个存储空间分别高27米、宽20米、长340米,其总储存容量达147万立方米,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裕廊储油库的内部结构设计非常复杂且高效,主要由多个相互连接的通道和储存岩洞组成。这些通道不仅用于运输和维护,还用于确保储存的液态烃能够在不同的岩洞之间流动。这种设计提高了储存效率,使得液态烃可以在需要时快速转移。
为了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岩洞的内壁使用了岩石锚杆进行加固。这些锚杆帮助分散和承受岩洞内外的压力,确保岩洞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
考虑到储存液态碳氢化合物的特殊性,裕廊岩洞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确保存储空间的密闭性。
在裕廊储油库的设计中,上层的气体是惰性气体,通常使用氮气。这种惰性气体不会与储存的液态烃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防止了氧化和其他可能的化学反应。同时,惰性气体不易燃,能够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最主要的是,惰性气体可以帮助维持储油岩洞内的压力平衡,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
此外,一种称为“水幕封存”的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从“微孔”喷出的高压水幕来维持压力,防止原油泄漏。水幕系统通过不断注入水来形成一个水屏障,阻止原油渗漏到周围的岩石中。
在储油库下层的水层有助于平衡储油岩洞内外的压力,防止岩洞结构受损。同时水层可以形成一个物理屏障,防止储存的液态烃(如原油)向下渗漏。
这种储存方式利用了自然地质结构和工程技术的结合,确保了原油的安全储存,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风险。
虽然初期投资较大(据报道约9.5亿新元),但从长远来看,裕廊岩洞将为新加坡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它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增强了新加坡作为石油化工中心的竞争力。
裕廊岩洞的成功为新加坡的地下空间开发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未来,类似的地下开发项目可能会在新加坡其他地区展开,进一步缓解土地压力。
裕廊岩洞代表了新加坡在面对土地资源限制时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实力。它不仅是一个储存设施,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人类如何通过智慧和技术来克服自然限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新加坡和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城市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像裕廊岩洞这样的地下开发项目可能会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方法来平衡发展需求与资源限制,为建设更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
编辑:马静 审核:张敏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科普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