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制度优势 书写履职为民新答卷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回眸
把牢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政治机关属性,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不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党组集体学习、组成人员专题学习、人大代表履职学习、机关干部日常学习联动机制,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开展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文艺演出、书画展、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抓实党纪学习教育,组织15次学习研讨,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纪律建设从严从实。
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严格请示报告制度,提请市委研究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审议地方性法规和重要会议活动22次,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责任,确保党对人大各项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紧扣市委工作主线,围绕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中心任务,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确保人大各项工作与市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不折不扣完成市委交办的任务。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做好推动相关重点产业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民生实事、生态保护等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指导县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高质量完成市委部署的民主法治领域改革任务。
立法有为
靶向发力破难题
立法是法治之先导,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提升立法质效,推动地方立法更加适应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期盼、体现咸阳特色。
立“管大局”的有用之法。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颁布《咸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审议通过《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立“惠民生”的有情之法。始终把“立法为民”作为立法的主旋律,审议通过《咸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治理规定》,切实维护校园周边安全。审议通过《咸阳市促进中医药发展若干规定》,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保护人民健康。
立“护生态”的有效之法。审议《咸阳市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管理条例》,开展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调研,为“旱腰带”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奠定基础。持续加强立法能力建设,修正《咸阳市地方立法条例》,召开全市地方立法工作会议暨备案审查培训会,依法报备、审查备案规范性文件11件。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建立专家库,拓宽线上意见征求渠道,广纳民智、凝聚共识。
牢记使命
监督有力出实效
人民期盼所在,改革发展所需,就是人大监督所至。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新途径,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为咸阳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积厚成势。
聚焦改革攻坚“增动力”。听取西安—咸阳城市建设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对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听取审议我市对外交往交流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全市改革攻坚任务蓄势赋能。
管好用活发展“钱袋子”。听取审议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年度决算等报告,强化预算联网监督,保障财政资金高效使用。首次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严守债务风险底线。狠抓审计整改落实,就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出台《关于全市各级人大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专题视察我市粮油及酒类特色食品加工产业,跟踪监督“三农”工作审议意见落实,为广大农民腰包“鼓起来”持续加力。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并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守护咸阳“绿色记忆”。
办好群众关切“身边事”。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全市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情况,听取全市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情况的报告,将一张张“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织密社会治理“防御网”。听取审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并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审议市中院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情况,听取贯彻实施《咸阳市城区养犬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组织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旁听评议庭审活动,视察宗教场所“四进”活动、走访侨界人大代表、召开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座谈会,推进人大信访工作法治化,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为民解忧
代表履职谋福祉
人大工作的基础是代表,活力也在代表。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持续开展“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水平,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
发挥平台引领力。修订“两个联系”制度,制定进站履职工作方案,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进站履职210余次,推动10143名五级人大代表实现进站履职全覆盖,“码”上找代表实现常态化。注重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四常”工作法,召开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分片推进会,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服务提能力。组织4期148人次线下培训和2期116人次线上培训,邀请市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360余人次,首次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组织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着力丰富代表活动载体,不断夯实代表履职根基。
民生票决聚合力。坚持“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的为民办实事新模式,建立“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跟踪问效监督机制,持续提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质效。全市14个县市区、101个镇实现票决制工作全覆盖,让群众的“心声”变“掌声”。
激发履职新活力。强化学习培训、加强审核把关,评选人大代表优秀建议案例,选取14件事关全局、群众关注度高的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领衔督办,形成“雁阵效应”,推动代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2024年375件代表建议办结率100%,代表对办理满意率98.1%、结果满意率96.9%,真正让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实到“地上”。
强基固本
自身建设从严从实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高标准自身建设打造“四个机关”,不断提升常委会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让人大工作更富时代特色、充满生机活力。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丰富人大机关“党建+”形式和内容,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与人大工作双促进,形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合力。
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建立健全全链条工作机制,让人大监督更加有力有效。“智慧人大”全面运行,接入亮点特色应用,以数字赋能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上下协同联动。积极配合省人大来咸调研24批次,深化民生票决、信息化和机关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加强与县市区人大的联系指导,构建全市人大工作上下贯通体系,推动全市人大工作整体进步、全面发展。
积极讲好人大故事。深化与主流媒体沟通协作,持续办好人大“一刊一网一微”,挖掘主题采访和专栏宣传内涵,丰富报道内容和形式,宣传优秀代表履职风采40期,在中省媒体刊发宣传稿件45篇,不断扩大我市人大工作影响力。
凝心聚力勇担当,奋楫扬帆启新程。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扣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善作善为,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作出人大贡献。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冯晓琬/文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