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业”如何“大循环”

企业   2024-11-19 20:52   河北  
秋风时疾时徐,压弯了稻穗的腰,望向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金黄摇曳的稻田,收获的喜悦扑面而来。近处细看,水稻根部插在一汪汪深水中,“明年五六月份,里头的小虾苗长成小龙虾,个头大的哩!”话语间,苏南万卓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奇荣向记者走来,这片稻田正是他的“稻虾共作”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田。

溧阳市上兴镇位于苏南地区,享有“鱼米之乡”丰厚的光热资源,一年两熟的稻麦轮作方式是地方传统。望着金灿灿的稻田,张奇荣念叨起过去多次赴湖北、安徽等地考察“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经历,“小龙虾生长环境要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经过多方比对和细致摸索,他在农场里匹配到小龙虾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决定先试验100多亩再说。

改造稻田结构、加固田埂、开挖虾沟,当年3月投下的小虾苗,45天就长大了。张奇荣还发现,小龙虾虾质干净、肉质鲜美,卖得很好。现在共作面积已经扩大到460多亩,每年3月农场会集中下一批虾苗,插秧之前有经纪人到田头拉货,7月插好秧再补放一批虾苗,也就是夏天人们常吃的“稻中虾”。张奇荣感慨,一年两茬小龙虾养下来,比以前忙活不少,但亩均产虾1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能卖出35块钱,日子越过越好。

虽早有耳闻“稻虾共作”的好处,可真正养起来,张奇荣才察觉到其中的奥秘。小龙虾可以摄食水稻田中的有害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和代谢产物也是“宝”,可以被水稻当作养分吸收,省了不少用肥用药的钱,水稻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小水域里的生态得到循环后,也降低了周围生态污染的风险,整块稻田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

上兴镇的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了多个优质水稻品种,其中就有适合“稻虾共作”的高秆水稻,周边几家农场、合作社的负责人前来向张奇荣取经,他还被邀请到镇上给其他农户培训。溧阳经开区农村工作办公室科员陈学虎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上兴镇组织开设了两期相关培训,累计培训农户10余人次,全镇“稻虾共作”面积预计突破1200亩。

不同于在稻田里做文章,从长青粮油作物专业合作社的小秸秆也能窥见其促进生态循环的大作用。合作社从2015年起开始饲养湖羊,通过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和秸秆、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基本建成了种植养殖生态循环的绿色产业链。2021年,合作社获得首批国家级生态农场的称号。

尽管农业设施用地指标紧张,但起初为了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合作社负责人赵卫毅然将新增的10亩农业设施用地建成养殖场,对生地硬化、打围墙、建羊舍。养殖场的规模达到了单季饲养量3500余头湖羊,同时整个合作社经营2000多亩耕地,一年稻麦两种。

生态基础有了,但真正循环起来也有不少难事,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资金紧张。在引入湖羊的当年,合作社的湖羊年出栏量达到5000头左右,恰好政府发放的补贴到账,帮助配齐各项机械设备。赵卫清晰记得,仅用30天时间,合作社就将稻麦秸秆发酵成生态饲料,经过湖羊过腹成粪便,继而将羊粪发酵成农田的有机肥再还田,继续滋养稻麦生长。循环往复的生产模式形成了农业小闭环,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种养效益,也保护了周围环境。

过去每到稻麦丰收时,处理秸秆都是个老大难。上兴镇桥东干村村民韩阿清回忆:“成堆的秸秆不能烧,不碎彻底了还没法还田,污染环境。”后来有了湖羊过腹还田的法子,现在农作物收割完,秸秆收割打包再不是烦心事了,甩手交给机器就行。现在韩阿清还参与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品牌”的运作模式,按照合作社标准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购、加工、销售这些事都不用操心。她说:“一年下来能多赚3万多元呢!”

依托绿色生产优势,合作社的产品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走向市场。合作社的大米从只种不卖走向了既种又卖,加工的长青系列大米品牌在市场很受欢迎,养殖的湖羊则会卖到浙江嘉兴,销路不愁。具备更大的底气后,合作社又兴建了150余亩芦笋高效连栋大棚蔬菜种植,生产的芦笋每亩可增收2000元,种植基地还被评为“溧阳市菜篮子”工程项目。

上兴镇的一抹抹“绿”映照了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底色。放眼我国更多地方,不只是一株稻、一只虾,或是一根秸秆、一头湖羊,还有许多生态种养实践中的“主角”等待我们去探索,共同书写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绿色篇章。


来源:农民日报


绿洁兴农
初心:关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三农”“双碳”!前沿政策、新闻动态分享!农作物秸秆、有机肥、畜禽粪污、地膜等农业绿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趋势)、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产学研等农业科技服务。283510664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