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22-23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宽心顺气,补肾健脾
小雪节气前后,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主脏为肾,肾主蛰守位,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在志为恐。
养生宜谨防寒邪,以调理肾经、膀胱经为主。
以肾俞、三阴交、脾俞、涌泉为主
肾俞
【定位】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方法】
先取命门穴(直立,由肚脐中作线环绕身体1周,该线上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由命门穴旁开双侧各两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艾灸∶温盒灸法,点燃艾条,放入温灸盒内施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20-3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三阴交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躁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方法】
以手四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厘米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脾俞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
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由其棘突下旁开两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艾灸∶温盒灸法,点燃艾条,放入温灸盒内施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20-3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拔罐∶留罐法,将罐吸住穴位局部后不移动,留置10-15分钟,直至皮肤出现瘀血为度,隔天1次,共3次。
涌泉
【定位】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取穴方法】
仰卧或俯卧位,5个足趾屈曲,屈足掌,当足底掌心前面(约足底中线前1/3处)正中之凹陷处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厘米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
推拿∶擦法,临睡前,洗脚后坐于床上,将两手搓热。然后,先用右手握右足。用左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右足涌泉穴100次;再用左手握左足,用右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左足涌泉穴100次。
减咸增苦,滋心养肾
小雪以后,自然界真正进入到万物收藏的阶段,人体的肾气相对旺盛。《黄帝内经》:"冬日肾水味咸,恐水攻火,故宜养心。"冬季的饮食调养不宜过多食用咸味食品,以免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致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黑豆紫米粥
【材料】黑豆、紫米各20克。
【做法】1.黑豆、紫米洗净,浸泡4小时。2.锅内加适量水,煮开后加紫米、黑豆再次煮开,转小火煮至熟即可。
苹果荸荠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苹果、荸荠各100克,蜜枣2颗。
【调料】盐适量。
【做法】1.苹果洗净,去皮、去核,切块;荸荠去皮,洗净;蜜枣洗净;鲫鱼清洗干净,切段。2.锅中倒油烧热,放入鲫鱼段,煎至两面微黄,出锅。3.苹果块、荸荠、蜜枣、鲫鱼段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西蓝花炒虾仁
【材料】虾仁50克,西蓝花150克。
【调料】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1.西蓝花洗净,掰小朵,焯水;虾仁洗净。2.油锅烧热,放虾仁,迅速过油至熟。3.倒入西蓝花,加盐,加少量水,炒熟即可。
保暖好睡眠,健康一冬天
进入冬季后,要把防寒作为养生的第一要务。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要注意穿着暖和。冬季夜长,不宜过分熬夜。
在《黄帝内经》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冬季养生适合早睡晚起,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应该适当地增加睡眠。
文案:秘书处在线事业部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动画:金鉴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