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城东新区。
高擎思想旗帜
奋进力量充沛磅礴
12月24日至26日,雁江区举行区级领导干部和乡科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给思想充电、为实干赋能。
读书班期间,专家深入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将全会精神与雁江实际结合,聚焦天然气、柑橘等主导产业,农业品牌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专题辅导,提升了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2024年,雁江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理论学习全覆盖、提质效——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开展集中学习15次、专题研讨10次,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学习900余次,理论学习实现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参与。同时,通过《社科新智库》电子学习资料、“理论小站”等载体,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现场研学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指导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理论宣讲接地气、有声量——
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2000余场,受众20万余人次;培养优秀理论宣讲人才35名,参加全市首届“理响资阳 青马筑梦”志愿理论宣讲大赛获一等奖;“理响巴蜀”短视频《又见川剧资阳河》全网播放量超千万,“金雁领航”宣讲品牌深入人心。
雁江理论宣讲员参加“理响资阳 青马筑梦”志愿理论宣讲大赛。
理论研究再深入、有突破——
省、市调研课题立项43个,《新时代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的路径研究》等11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公开发表,《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追踪与促进对策研究》等29项课题结项。
理论火炬照亮高质量发展道路。2024年,雁江经济保持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预计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
壮大主流舆论
雁江形象出圈出彩
雁江天然气登上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雁江小龙虾广受舆论关注,雁江蜜柑新品种“雁媛”品亮相“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并获国内外嘉宾一致好评……
雁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传播雁江好声音、讲述雁江好故事、展示雁江好形象为主题主线,聚集各方资源、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篇篇有温度、有力度、有品质的宣传产品,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全媒体宣传态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主题报道浓墨重彩、持续出圈——
围绕党纪学习教育、“三化联动”发展战略、民生实事等主题,推出20余个专题,刊发图文、视频稿件1.3万余条。积极开展媒体采风活动,“资阳2”井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幸福雁江”社区综合体提质扩面、雁江蜜柑新品种“雁媛”出道等被央视新闻、新华社、四川日报等中省媒体报道,总浏览量过亿。《资阳雁江:水上运动走进市民生活 文体融合激发城市新活力》等1700余篇新闻报道在中省媒体刊发。
网络宣传有声有色、量质齐升——
聚焦“万千气象看四川”、小龙虾美食周、青少年艺术大赛等活动,开展互动直播29场,吸引300多万人观看,为线下引流近百万人次。大力推进宣传“可视化”,创作短视频1000余个、同比增长50%。《中国旅游日|在山川湖海遇见美好生活》等4个视频在央视亮相,短视频《我不卷,但雁江真的很美》先后登上新华社视频号、抖音号,《外眼看雁江——尽“享”雁江好时光》等双语视频开启国际传播新窗口。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正气充盈——
“雁江融媒”移动客户端、“雁江之声”微信公众号、“活力雁江”抖音号全网粉丝超47万,各平台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唱响“经济光明论”,讲好民生故事;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网络中国节”主题宣传,持续深化“清朗”行动、网上“扫黄打非”等专项治理,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网络空间主旋律更昂扬、正能量更充沛。
深耕精神沃土
文明新风吹遍城乡
12月21日,“德耀巴蜀 时代榜样”第八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发布盛典举行,雁江区农业农村局退休职工李月莉当选第八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此前,她还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李月莉十二年免费教授130多名残疾、贫困学生学习二胡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精神力量,直抵人心。2024年,雁江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大力弘扬新风正气,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音乐思政课进校园。
榜样之光,映照雁江——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四川省道德模范李月莉,“四川好人”喻维、刘绪阳、阳攀,“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邓涵月的先进事迹广泛传播,“德耀雁江”品牌更加响亮。举办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红色家风故事会演讲巡讲、“立德树人 榜样力量”大思政课进校园等活动100余场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文明新风,润泽城乡——
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常态化开展城乡卫生环境治理,文明创建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全区文明村镇达190余个,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共800余户,累计培育道德模范、各级好人等330余名。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一幅幅环境美、习俗美、风气美的文明新画卷在雁江的城市和乡村铺展开来。
移风易俗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
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33个,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全年实施文明实践项目100余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次;开展“爱资阳 爱雁江”主题活动,分别推出“雁江代言人”视频、“雁江小小宣传员”视频各10期,文明实践成果丰硕。全区有注册志愿者14万余名、志愿服务队1000余支,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24100多个,记录服务总时长达566万小时,志愿服务在雁江大地蔚然成风。
加强保护传承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12月30日下午,雁城沱江之畔的苌弘广场歌舞升平,雁江区“百姓大舞台”暨第十七届农村文艺调演汇演活动在这里举行。舞蹈《精忠报国》、合唱《大写的中国》、川剧《人间好》等高质量、接地气的节目轮番上演,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和阵阵欢呼声。
本次活动是雁江区第十七届农村文艺调演的收官活动,前期全区分片区举行了以“繁荣乡村文化 建设美丽雁江”为主题的农村文艺调演活动,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场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魅力的重要窗口。2024年,雁江区持续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传承保护、文化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川剧广播体操。
文化传承亮点频出——
在马鞍学校等4所学校实施“小戏苗”川剧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川剧广播体操火遍全网。在全省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赛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的佳绩。创作川剧“资阳河”《王二娘说媒》、纪录片《又见川剧“资阳河”》等。
文艺精品竞相涌现——
摄影作品《加榜晨曦》获第六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银奖,原创歌曲《旗帜是永恒的信仰》获“听见中国听见你”四川赛区第一名,摄影作品《老有所养》获四川省第21届摄影大赛全省第一名;原创歌舞《雁江欢迎您》《橘子红了》等本土优秀作品多次在全省全民阅读现场会、央视平安中国和全国旅游日现场展示。
全省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现场会在雁江举行。
公共文化蓬勃发展——
提质打造乡镇文化综合体,在全省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获特级综合文化站6个、一级综合文化站1个;建成区级文化样板镇3个、样板村20个。成功承办(协办)全省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现场会、央视春晚走进资阳等8场活动;创新开展小板凳流动书摊建设,打造示范点位1个,实现全区村(社区)书屋书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风劲正扬帆,踏浪勇向前。2025年大幕已启。新的一年,雁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不断开创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深入实施“三化联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三大基地”贡献更大力量。
主办:中共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
来源:雁江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