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0月8日(周二)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八场。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随着秋风渐紧,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昼夜温差变得更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和心脑血管健康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此时阳气初收,应适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饮食应“养阴润燥、润肺益胃”,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运动,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重点介绍寒露时节的一些健康养生、疾病防治的知识,我们请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先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张宇辉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女士;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童朝晖先生。
今天,我们还专门请来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的群众代表李文英老师,来分享她对健康生活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香港中评社记者
“十一”假期刚刚结束,大家在享受愉快假期的同时,不少人归来后出现了感冒、咳嗽,有的出现了呕吐、腹泻等不适,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进行处理?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谢谢您的提问。“十一”假期后出现感冒、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一是天气变化,假期期间气温变化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尤其是早晚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第二是人群聚集,假期期间,出游、聚会、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也增加。第三是饮食问题。假期期间可能饮食不规律或不卫生,包括食用不洁食物或者水源,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问题,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第四是生活作息规律被打乱,假期外出旅游、访亲拜友,身体容易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针对以上出现的症状,我们一是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身体恢复。二是要多喝水,清淡饮食。三是要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四是要做好症状的监测,如果症状加重或者症状持续时间长的时候建议就医,如果诊断为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等呼吸道或者肠道等传染病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谢谢。
中国网记者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请问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源到底有哪些?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的潜伏期有何不同?是否都会发病?“一老一小”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谢谢您的提问。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患者和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细菌有肺炎链球菌以及引发百日咳的鲍特菌,还有引发猩红热的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膜炎奈瑟菌等,还有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引起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不同,潜伏期也不同,也就是接触病原到发病的时间间隔也不同,比如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1到4天,通常是2天;百日咳是7到10天,公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具体病原的潜伏期如果想了解的话也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并非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都会发病,这取决于感染病原的种类、传染力的大小以及个人的免疫状态、健康状态,以及暴露程度和防护程度等。
我们之前说过幼童和老年人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针对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二是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建议老年人和幼童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确需要前往,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三是加强对老年人和幼童的日常监测,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时候,要视情况及时就医,遵医嘱科学安全用药,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包括陪同人员都应该要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如果在家庭成员中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近距离的接触家庭内的其他成员,尤其是避免接触老年人和儿童,也要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谢谢。
中新社记者
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疾病又多了起来,为什么秋冬季呼吸道疾病会高发?有哪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
童朝晖
秋冬季节因为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而且昼夜温差也比较大,降水量也会变小,所以在进入秋季冬季以后,呼吸道疾病频发,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有的会复发、发病。在这个季节因为天气变得干燥,体内缺少水分,所以人体内环境改变,特别是抵抗力下降。大家知道呼吸道是人体第一道防御系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呼吸道是外界物质进入人体的第一个防御通道。由于天气干燥、水分缺失,呼吸系统的纤毛摆动变弱,这样对外界的病原和其他微生物的抵抗就变差了,因此我们在这个季节就容易得病。冷空气还会使血管收缩,在整个天气变冷的过程中,由于有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防御能力下降、血管收缩加重,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第二个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然后是肺炎。现在这个时候,还没到太冷的时候,秋季过敏,比如说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也会在早期秋季的时候出现,还有其他的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比方说很多人过去有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等,这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寒冷的季节也会加重,有这些慢性疾病的患者进入秋冬季也应该注意。
新华社记者
老百姓都知道,秋季“贴秋膘”也有中医养阴的原则,请问这个阶段肥胖人群还可以正常减肥吗?中医有哪些建议?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仝小林
谢谢您的提问。“秋膘是金,秋膘冬肥”,这是老百姓的一句古话。“秋膘”这里面既有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生理现象。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食物就少了,所以在秋天的时候赶紧“贴秋膘”,这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都是古代食物非常少时候的进补方法。现在,特别是刚才您提到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如果贴“秋膘”,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因为夏天的时候苦夏,所以消耗得非常大,一般人需要在这个时候有秋补。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仍然要很好地控制饮食,一个是吃得不要太油腻,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点山楂或者喝点普洱茶、红茶这类的,多吃蔬菜、水果。
另外一个,还是要适当地运动,把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我们经常说“腰带少一寸,健康多一分”。再一个就是用一些非药物的疗法,像刮痧、火罐这些方法促进新陈代谢。在原本秋天、冬天的时候代谢减慢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非药物的一些疗法来加速代谢,所以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地减肥。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养成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的重要阶段,请问近期在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方面有什么举措吗?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您的提问。正像刚才您提到的那样,儿童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健康是我们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基础。在今年上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也专门发布了“健康素养新66条”,也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家应知应会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我们也会同教育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知,将“健康素养66条”的核心内容纳入到学校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8个“融入”: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融入教师培训,融入校内讲座,融入主题班会,融入校园环境,融入家长课堂,融入学生实践活动。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也特别强调要把握好几个工作原则:一是健康教育要有机的融入现有的教学活动,不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增加额外的负担;二是充分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点还有地域特色等等,增强一些针对性,比如东中西部、民族地区、沿海地区等等,有区别,不搞“千篇一律”;三是倡导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共同承担守护学生健康的责任。
另外,我们也正在组织编写适用小、中、高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66条”系列健康知识读物,通过动漫、小人书等形式,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能够爱看、能看得懂,最终会应用。通过这些我们希望从小培养他们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谢谢,请继续提问。
极目新闻记者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请问高血压与哪些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谢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张宇辉
谢谢您的提问。高血压目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以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正好今天也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全国高血压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高血压不但是血压本身所带来的危害,更会引起包括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以及带来心血管风险。以导致心脏的改变为例,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室肥厚,以及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的下降,进而导致心力衰竭。我国心力衰竭的患者60%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不但是要关注血压本身,更多的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也关注整体的靶器官受损和降低整体的心血管风险。
高血压在确诊之后,我们需要全面的检查,不但是进行血压水平评估,也要监测血糖、血脂,以及常规的一些检查,同时还要进行受累靶器官损伤方面的检查,以及合并的临床情况的评估。我们评估血压水平以进行分级,同时评估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心血管风险以进行分期,结合这些来进行综合的治疗。高血压所导致的靶器官损伤在初期如果积极的给予降压治疗,是可以逆转这些靶器官损伤的,比如说可以逆转高血压所导致的心室肥厚。如果长期的高血压会带来器官不可逆的损伤,给予积极的血压控制,也会延缓靶器官的损伤。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自古民间就有“秋燥”的说法,请问从中医角度如何理解“秋燥”?在此秋冬交际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养生来预防秋燥?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仝小林
谢谢您的提问。“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整个气温下降,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燥胜则干”,所以到秋天的时候我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各种症状,包括刚才童院长讲的过敏性鼻炎也多了。这时候就需要养阴和润燥。怎么养阴呢?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其次向大家介绍一下清代的瘟病学家吴鞠通的一个可以用于缓解“秋燥”的“五汁饮”,本来这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缓解“秋燥”的时候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来比较方便。包含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都可以放在一块榨汁,榨汁之后直接喝,也可以兑一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之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如果搞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的饮料。谢谢。
央广网记者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我这个问题想给到李文英李老师,据了解,李老师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经历,请问您是如何解决的?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您成功减重的经验?谢谢。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群众
李文英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李文英,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之前我在学校工作,忙碌的工作让我忽略了减肥运动,白天忙得顾不上吃饭,晚上忙完以后就会犒劳自己大吃一顿,久而久之身高1米54的我体重一度飙到了140斤,出现了上下楼梯气喘吁吁的胸闷,体检报告也亮起了红灯,出现了中度脂肪肝、高血压。医生给我的健康建议是控制体重,说体重控制下来之后,这些指标也会降下来。
于是,我就开始关注我的体重。为了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我先后尝试了按摩、节食等方式,甚至还尝试过轻断食,效果很不理想,短时间内能够减下五、六斤,过后不久就会反弹回来,就出现了“越减越肥”。后来通过关注国家和省、市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号,通过了解这些科普文章,我发现减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儿,是通过建立健康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拥有健康身体,这是一个需要坚持一生的“事业”。
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健康减肥方法。首先在饮食方面,早餐是一定要吃的,不但要吃,还要营养丰富,我的早餐就是豆浆或者牛奶、水果、蔬菜、面包,午餐有肉有菜,搭配包子、面条、米饭等,晚餐就吃点蔬菜、喝点酸奶,晚上7点以后就不再进食了,少吃碳水化合物这样的食物,每餐保持在七分饱,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减肥、提高新陈代谢。
俗话说,减肥七分靠吃三分靠动,运动在减肥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退休以后就返聘回了学校,每天上下班走路,课间和学生一起做操、游戏,尽量让每天消耗的热量大于吃进去的热量。现在进入了秋季,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大好时节,每逢周末我会约上三五好友爬山赏秋、骑行郊游。
这样坚持了半年左右,我的体重慢慢降了下来,目前维持在110斤左右。减肥成功之后,我简直有点“脱胎换骨”的感觉,不但脂肪肝没有了,血压也稳定了,每天走起路来特别有劲,精神头也特别好,自信也回到了我的身上,大家都说我越来越年轻了。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继续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寒露节气,早晚较凉,昼夜温差变化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请问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成因及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常听说高血压会遗传,这是真的吗?高血压可以治愈吗?谢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张宇辉
谢谢您的提问。高血压是一个以血压增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于高血压的诊断,还是以在不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不同日的三次诊室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我们就诊断为高血压。但如果已经是高血压的患者,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在血压水平即使没有达到上述的数值,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诊断之后也要从三个方面去评估,一个是血压的水平,这是作为高血压的分级,还有高血压的病因,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高血压。另外,高血压有没有合并靶器官的损伤,以及临床并发症和合并症,这是用来对血压的分期。高血压有一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饮食,比如说高钠低钾以及高胆固醇、高脂饮食,还有维生素C的缺乏,另外超重和肥胖以及缺少运动也是高血压的一些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也是随着年龄患病率不断增加的一类疾病,还有一些社会的心理因素,比如说长期的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高血压。还有包括大气污染,还有一些高海拔地区,以及一些肿瘤药物也会引起血压增高。遗传因素方面,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高血压的发生。
得了高血压如何治疗,主要还是依据血压水平,以及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来给予综合的治疗。目前来看,对于血压水平,如果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g,这时候要立刻开启降压治疗。如果血压水平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我们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如果在中危以上的,也是需要尽快降压治疗,如果在低危,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同时要密切的监测血压变化。生活方式调整一般是一到三个月,如果在这个期间血压仍然不达标,还是要尽快启用降压治疗。目前对于血压在130-139mmHg,低压在85-99mmHg是作为正常高值,这部分患者也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如果是高危或者很高危,也需要及早启用降压治疗。所以高血压的治疗,总体来说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坚持要长期的治疗,不能够自行停药,长期治疗也是长期获益。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刚刚说到寒露时节气温变化大,流感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多,严重的也会转化为肺炎。请问流感和支原体肺炎应该如何区分?哪些人群在感染之后更容易加重为重症肺炎,应该如何防治?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
童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每年的冬天来临,流感增加,同时呼吸道疾病也是整体在增加,比方说肺炎还有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复发。从病原和症状上来讲,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是不同的,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部分会加重导致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主要是高热常见,同时比如说嗓子疼、干咳多见,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到了肺炎以后也会有痰,这是流感的表现。有时候大家可能有体会,得个流感一发烧浑身酸疼、浑身不舒服。那么哪些人容易得呢?谁都可以得,青壮年也好、老年人也好、体弱的也好,所以叫人群普遍易感,和年龄没有明显关系,这是流感的情况。它的治疗需要服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目前也有一些比较有效的药物。支原体肺炎一般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成人和儿童都会得病,但是儿童会多见一些。支原体肺炎往往症状会表现得相对轻一些,也会有发热、干咳的情况,有的甚至没有明显加重的时候,症状还不明显,所以它和流感在症状这块儿是不一样。我们从临床上来看,儿童的发病相对成人会多见,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往往是要用抗生素,也就是抗细菌的药物,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常见细菌的一种病原体,我们把它叫非典型病原体,在临床上的治疗和流感不一样。
流感也好,支原体肺炎也好,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基础疾病,青壮年往往很容易好转,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结果。它的病程,比如说流感往往是7到10天,支原体肺炎是10到14天。流感的高危人群往往是老人、儿童,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有自身免疫疾病的,肿瘤化疗的,还有一些其他基础疾病,往往在流感季节比其他人容易得流感,这是这个情况。
有时候流感起来,可能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比方说咳嗽咳痰为主,但如果发现体温在升高,咳痰在增多,这时候我们要注意,它可能会到肺炎或者是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对一些老年人来讲,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一旦出现了流感相关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帮你甄别一下,你是普通的上呼吸道表现为主的流感,还是已经发展到下呼吸道出现肺炎。还有一些我们要注意的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他可能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者长期吃一些免疫抑制剂,这些人比其他人也容易得流感,应该更加注意。
第三个是妊娠期女性,如果说她患有流感相关的肺炎,容易增加早产或者胎儿死亡的风险,这个是要提醒大家注意。
流感来讲,预防最重要,大家知道流感疫苗是非常成熟的,所以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如果符合适应症的人群,应该及时去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刚才说的几类重点人群,如果说还没有能够接种疫苗,而且又和疑似的流感病人密切接触,建议大家在48小时以内一个是口服抗流感的药物,第二个是打流感疫苗,这是对这类人群的建议。支原体肺炎近几年也被大家所熟悉,它往往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有。近几年的发病率也是在升高,它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干咳,发烧、乏力、胸疼这些临床表现,这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是要注意的。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比方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心功能衰竭、慢阻肺等等,更是应该及早去就医。目前还没有针对支原体的疫苗,所以大家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呼吸道礼仪,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同时保持居室通风和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寒露节气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俗语也常说“寒从脚生”,请问为什么这个节气不能露脚?露脚容易引发哪些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防护呢?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仝小林
谢谢您的提问。“寒露脚不露”就是寒凉已经显露了,足部要注意保暖的意思。“寒露脚不露”要提醒以下三类人群重点关注:一是体质偏寒,平时怕冷且容易感冒的易感综合征人群;二是经常痛经的女性,痛经时候有肚子凉、腰凉的症状,要额外注意足部保暖;第三类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本身阳气就不足,特别容易感寒,而感寒最容易从脚开始,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候鸟老人”一到冬天的时候就喜欢到南方去生活。
另外,中医有很多方法御寒,比如“胃寒”的人群,吃点凉东西胃就不舒服,平常可以多食用一些“炮姜”。还有全身都比较怕冷的人群,可以在家用艾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暖水袋外敷,比如晚上睡觉之前用暖水袋焐焐肚子、腰、腿。另外还可以用麻黄、桂枝、透骨草、生姜这类温经散寒的中药,煎煮之后泡脚或者泡澡都很好。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
有的人血压高却没有任何症状表现,请问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服药?血压降下来后能不能减药或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有副作用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张宇辉
谢谢您的提问。高血压我们也是常常称之为“无声的杀手”,因为高血压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血压的长期升高,会带来靶器官的损伤以及心血管风险的增加。对于高血压,在治疗上,我们还是要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也是根据高血压的分级分型和分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正规地进行高血压适合药物种类和适合剂量的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治疗,不能够自行减停,因为血压治疗本身不但是要把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之内,更多的是要关注减少靶器官的损伤和减少整个心血管的风险。另外,长期高血压治疗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这是非常微小的,同时也是可控的,医生也会根据整体的患者情况,来给患者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药物的副作用和血压本身带来的损害相比风险就很小了,所以我们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一定是要按照医嘱来规律的服用、长期地服用。高血压除了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绝大多数的高血压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也是在整个血压管理过程当中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包括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同时也要定期规律就诊,由医生来进行综合评估之后,及时地调整适合的剂量和种类。
另外,对于高血压本身,除了强调药物的治疗,也是特别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包括对饮食方面,目前还是建议低盐,所以每天的食盐量要小于5克,钠小于2克。同时要降低高胆固醇、高脂饮食,一定要戒烟限酒。另外,从饮食上建议适当增加优质蛋白以及膳食纤维,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豆类。另外,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也特别建议规律的运动,这里主要包括进行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的混合训练。在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天即将来临,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户外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防寒,因为过度的寒冷,以及加上高强度的剧烈活动,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另外,对于生活方式,还可以增加一些认知行为的疗法,以及正念、瑜伽、深度呼吸等等,来减少精神压力,对于血压的降低也是有帮助的,同时保证优质的睡眠,还要积极地改善睡眠障碍性疾病。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秋冬季节很多群众会选择接种流感疫苗,请问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要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同时预防甲流和乙流吗?疾控中心有哪些针对性的建议或提示?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谢谢您的提问。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到4周以后抗体可达到保护性的水平,我国各地每年流感高峰来临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都不同,建议受种者最好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未能完成接种,在整个流行季也可以接种。
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不同谱系在全球交替流行引起。流感疫苗的具体组成成分每年都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数据以及WHO的推荐进行调整,以确保对当年预计流行的流感病毒株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因此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
我们之前也说过,6月龄以上的人群没有禁忌证的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马上就进入流感的流行季节了,希望刚才提到的老年人、婴幼儿、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这些重点防控人群要尽早的接种流感疫苗。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不管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如果出现了流感的症状,建议加强个人的防护,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众场所,必要时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学。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秋冬季节是很多慢性病的高发期,请问李老师您有哪方面的慢性疾病?在生活中是如何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谢谢。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群众
李文英
谢谢您的提问。我在之前血压不太稳定,在秋冬季节高压一度飙到了150,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把体重减了下来,目前血压保持的比较稳定,也没有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这得益于我的医生朋友,他告诉我说“预防大于治疗”。
谈到养生,大家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但是身边有好多朋友,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忽略了身体健康,等身体出现了问题,住进了医院才后悔莫及。
“治病”和“防病”仅有一字之差,却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在秋冬季节我会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注意保暖,尤其保护好我们的颈部、手脚、肚脐以及关节。第二是合理饮食,不盲目的进补,少油、少盐、少糖。第三是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出现大的波动。第四是每天做力所能及的锻炼,比如快走或跳广场舞。
另外,在生活当中,比如散步、聊天、看电视的时候,我会利用这些闲暇时间,搓搓双耳、揉揉手指、拍拍双腿、转转脚踝,每天早晨我会用手指进行干梳头,晚上睡觉前泡泡脚。不断利用这些简单易行的“小动作”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为了防病,我每年还会对身体进行全面的体检。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不生病”,我现在走得动、吃得香、睡得好,我愿意把我的20字健康生活准则分享给大家,就是“规律生活、合理饮食、科学锻炼、心情畅快、按时体检”。希望每位朋友从现在开始爱自己、爱家人,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加重。请问,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复发或加重呢?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
童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秋冬季节或者季节变化的时候,我们原有的一些老年患者有一些基础疾病,比方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这都是在秋冬季容易加重或者复发的疾病。同时,在这个季节因为天气寒冷,正如前面所说的,还会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反过来又让他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二者相互影响。在这个季节提醒有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季节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第一就是要保持适宜的室内空气湿度及空气质量,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比较合适,尽量避免温差太大和反复的寒冷空气刺激。
第二是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比方说出门要科学合理戴口罩,少到人多的地方,也就是空气质量不好的,或者说密闭的、人多的地方,像一些商场等。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吸烟患者,我们建议这些患者要尽早戒烟,这样也有利于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和加重。
第三是要做好疫苗接种,前面也讲了不少,按要求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等等,这样也能避免在秋冬季感染上流感等相关疾病而导致原有慢性疾病的加重。
第四是要坚持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因为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很多人看病的时候答应得很好,他用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症状之后就停了,他就自主停药了。哮喘、慢阻肺的病人,都是要求长期用药的,这个要提醒大家注意。
另外这些患者要做到自我监测,比如相比平时咳嗽是否加重,喘憋是否加重,如果自己感知到咳嗽加重了、喘加重了、爬楼也费劲了,这时候可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疾病的加重可能一个是由于没有规律坚持用药,第二个在秋冬季,在慢性病的基础上出现了下呼吸道的感染,会诱发这些慢性疾病的加重。所以要注意自我的监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建议大家一旦出现痰量增加、痰性状改变、咳嗽频次增加这些情况,可以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去检查。因为对这些慢性老年患者来讲,他存在慢性疾病、年龄大,还是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几点。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时间关系,最后再提两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红星新闻记者
寒露节气昼夜温差大,会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请问平时应该如何监测和管理好自己的血压,又应该如何调整日常饮食和锻炼习惯,来保持血压稳定?谢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张宇辉
谢谢您的问题。随着寒露气节的到来,天气转冷、昼夜温差较大,确实会给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一些健康风险,因为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同时也会使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节在有剧烈的运动或者血压控制的不达标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血压的管理上还是要强调,在秋冬季节,血管有生理性的收缩增加,另外还会加深靶器官的损伤,所以要更加强调对降压的规范和达标。达标就是要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心血管风险进行分层之后来进行降压目标的确定,一般推荐血压目标为130/80mmHg以下,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合并靶器官损伤的情况来确定降压适宜目标。从生活方式上还是要强调健康饮食、规律的运动,以及结合减轻压力等方式,来辅助药物的治疗,在这期间一定要强调不能够自行的减药或停药,如果有任何的不适或疑问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宜的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调整。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最后一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
想请问仝小林院士。我们关注到很多中老年群体,他们现在被糖尿病所困扰,秋冬季节到来,他们在这个季节应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仝小林
谢谢您的提问。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容易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加上消瘦,中医叫“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赶上“秋燥”症状容易加重。所以首先要控制好血糖,血糖高的时候人体就会“燥”。老百姓称糖尿病为“甜病”,是指血液里面的糖分多,尿里面糖分也多,是甜的。针对这个“甜病”,中医提倡“苦酸治甜”,就是多吃一些苦味、酸味的东西,因为苦是甜的天然对立,像我们吃一些苦的食物像苦瓜、野菜,喝的苦丁茶、苦咖啡,中药里面的黄连、苦参、黄芩等都有降糖作用。另外建议多吃酸的东西,酸性的食物有收敛的作用,可以敛气、敛阴、敛汗,有些糖尿病患者尿多、汗多、睡不好,可以用“敛”的方法,这种收敛主要用酸味的药物,比如山楂、乌梅、酸枣仁等。
此外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的疗法,比如穴位按摩,像鱼际穴就是一个很好的穴位,经常揉一揉,可以养阴、清肺、润燥。另外用桑叶泡茶,可以清热、降糖。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谢谢以上几位嘉宾。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寒露时节的健康知识,还有一些个人的健康习惯,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还将就“时令节气与健康”召开系列的主题发布会,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官微郑重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乐于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邮箱:xj726868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