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大庆油田,我心中的一首歌

时事   2024-11-12 11:58   黑龙江  

我是2009年入了新闻行,2012年开始采访和报道大庆油田发生的故事。

在报社里,记者往往都“跑线儿”,我的“线儿”就是大庆油田。在报社内部,被称为油化记者。

虽然采访报道的内容和方向也有所变化,但大庆油田的相关新闻,一直是我的“主业”。

如果说要在记者节这天写一点什么,当了12年油化记者的我,当然要写我眼中的大庆油田。她的奉献,她的变化,她的腾飞,她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

12年“始终如一”,可以算是“长情”。现在,就请您来听听“大庆油田,我心中的歌”。



她是一首奉献之歌

每一次到大庆油田采访,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因为,大庆油田太特殊了。

大庆油田,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我们年轻的共和国经济建设急需石油,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石油人以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发建设了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油田。

此后,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引领着“油二代”“油三代”,在能源报国的道路上,延续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接续奋斗。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从把标杆立在祁连山上的王进喜,到勇攀石油科技高峰的王启民,再到张晶和队友勇闯古龙页岩油勘探“无人区”……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感动和激励着我。

精神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在艰苦卓绝的会战岁月,在努力上扬“第二曲线”的新时代,《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旋律,就像奔驰的列车,载着石油工人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大庆油田,奉献之歌,情深意长!



她是一首发展之歌

大庆油田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她发展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过。

比如说,在吃的这件事儿上,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员工的食堂升级了,就餐环境越来越好自不必多说,就说餐桌上花样翻新的菜品,大厨精心搭配的菜谱,既营养,又健康。以前炒菜都是大师傅抡着大勺上阵,现在有了炒菜机器人。

更让记者长见识的是,全省首家营养健康智慧食堂在庆北工矿服务公司上线,厨师配料进行精确称重,员工提前下载APP了解菜谱,食堂里有智慧取餐台,事先绑定员工信息,取餐后手机APP就给出营养分析及运动建议,还结合员工身体状况,提示哪些食物不宜多吃,简直太贴心了。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重油田员工身心健康,食堂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

说完吃,咱再说说“行”。

以前采访要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坐车把人颠得七荤八素。现在,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油田路”四通八达,去多远的地儿都不是事儿。

出行的工具也不断升级,原来的公交车趟次少、乘客多,嗷嗷挤,现在的公交车运行线路多,纯电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不断上线,公交车司乘进行星级评定,坐车就能遇上“明星级”服务人员,把公交车打造成了城市文明名片,在服务大庆市民“出行”这件事儿上,油城公交人一直很执着。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庆油田,发展之歌,激情飞扬!



她是一首奋进之歌

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篇章,唯有不断奋进,才能收获更多精彩。

远的不说,就是记者采访过的油田工人,他们的工作,就在这奋进之旅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记者曾经跟随巡井女工体验过她们的巡井之路。荒野中一条羊肠小道,井和井之间距离遥远,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包,雨天经常摔倒在泥里……现在,无人机一飞,哪口油水井闹毛病、哪条管线有异常,一部手机、一个屏幕尽收眼底,省时省力。

记者采访过电能热电二公司的周常非,一部无人机在他的手里,代替以前靠人工拉尺和盘煤,无人机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计算煤堆的体积,快速、精确、高效。

在大庆钻探,HSE视频监督站广泛应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高清摄像头时刻“盯“着施工现场,“二层平台一名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更直观、便利,一线员工自觉性也明显提高,一些屡禁不止的问题也消失了。

数智化已经走入油田生产的方方面面,科技为大庆油田插上腾飞的翅膀,奋进之歌,旋律铿锵!



她是一首开拓之歌

前行者踏歌而行,后继者继续接唱。

从亘古荒原上走来的大庆,64载累计产油25亿吨,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加油机。

风头再健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原油年产量减少、开采更难,面对现实,大庆油田如何答卷?

“咬定科技不放松”!大庆油田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化学驱生产基地,从水中洗出石油近3亿吨!同时,天然气产量不断攀升,油和气,共同守住基本盘。

“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大庆油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嘱托,积极寻找增量市场——向外看、走出去,用外部市场延伸生命线!

在国内,从塔里木盆地的“死亡之海”到南粤大地的南海之滨,从巴山蜀水的崇山峻岭到渤海湾的海上平台……近300支队伍、4000余干部员工奋战在国内市场,业务越来越多元,“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走向西南、西北、华南、华北、东北市场;业务触角遍及31个省、市和自治区,营收持续增长。   

在国外,从神奇的非洲大陆到山峦起伏的中亚,从“世界火炉”苏丹到“仙人掌之国”墨西哥,从丛林密布的印度尼西亚到中东石油重国伊拉克……海外扩展的边界不断外延,不断切入海外高端市场,品牌美誉度不断攀升……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气候环境、风土人情、文字语言、生活习惯、法律法规等诸多困难,一股脑地砸来。但是,这些根本难不住他们,为了探寻让大庆油田保持青春的秘密,走出去的大庆人,干常人不肯干的活儿、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赚别人看不上的钱。他们身上,有太多感人至深、震撼心灵的故事:冒着生命危险,为了一个市场,有人自告奋勇在战乱炮火中坚守;挑战寂寞孤独,为了一个项目,有人进军大漠枯对芳草斜阳。

他们就是这样,依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开拓出一片发展的新天地。开拓之歌,如此嘹亮!



她是一首深情之歌

大庆油田,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奔赴而来。

“大庆油田待遇好,发展机遇多”“铁人王进喜是我儿时就崇拜的英雄”“大庆的城市建设真棒”“大庆的生活环境太好了”“大庆人的幸福指数高”……当我采访那些从异地来大庆安家落户的石油人时,他们给出了自己被大庆油田吸引的诸多理由。是的,大庆,就是这样,用这样的深情“网”住了人们的心。

这些从祖国各地而来的人们中,有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高端知识分子的到来,优秀人才的“加持”,让大庆油田如虎添翼。

前不久,“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永远离开了我们。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启民带领团队对1500多口井进行地质勘探,经过7年多反复研究,成功摸索出了“薄差层”开发技术,使大庆油田新增地质储量7亿多吨、可采2亿吨,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大油田。他常年爬冰卧雪、露宿荒原,这个国家三级运动员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和非常严重的风湿病,妻子劝他调回北京工作,他却坚决不走,他说,因为这里有石油!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石油人珍而视之、薪火相传的“传家宝”。2021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在缝补厂、在铁人第一口井、在大庆油田的每个角落,让记者为之感动的“精神之光”,俯拾皆是。

大庆油田的昨天灿烂辉煌,大庆油田的今天生机勃勃,大庆油田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未来已来,大庆油田会有什么样的新歌?你单曲循环的最爱,是哪一首?

下一个记者节,我们再来聆听。

记者:陈经宇


责编:贾鑫宇

审核:代宝柱

监制:王非

监督电话:6666669


大庆晚报
没事看晚报,有事找晚报。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黑备20100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332007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833007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