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青笃 | 青系油缘 筑梦乡振:习思践悟乡村兴 青春同系北疆情

学术   2024-08-22 19:38   北京  

习思践悟乡村兴 青春同系北疆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系油缘,筑梦乡振”实践团赴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发扬红色精神,探索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当代青年学子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青年之星火,同时代之潮流,践行思想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领航赴乡村 习思践悟真精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青系油缘,筑梦乡振”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组成“青系油缘,筑梦乡振”社会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实地走访调研了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河南街道马鞍山村等多地,见证了当地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开展了为期近3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深入农户林场,田间地头,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去学习感悟新变化,新面貌,赋能助力新发展,新未来,用青年学子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实践奋斗中熠熠闪光。

实践团在喀喇沁旗合影

大力植林护绿 守护家园常青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马鞍山林场,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访考察的林场保护区,听取场长李明等工作人员介绍马鞍山林场的惊人变化,并走进林场红色教育基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场的所行所言;开展党团活动,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林场发展的深厚期望。林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同学们被深深触动,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解,也对林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实践团成员在马鞍山林场的照片

同学们还积极参与了还在林场开展了植树活动,亲手种下了希望的树苗,在林场设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鞍山林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让青年力量的种子在此汲取养分,生根发芽。

实践团成员参与植树活动并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滑动查看)

最后,在一场与李明场长、喀喇沁旗农牧局副局长许海勇、柴术领副场长的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们听取了林场近年来发展的故事和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辉煌成就的瞬间,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感悟了林场人对生态文明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并主动向林场捐赠共计2200元表达对林场人的敬意和对林场发展的支持。


座谈会照片

会后,实践团收到了一封来自马鞍山林场的感谢信,表达了对实践团本次活动的肯定和赞许。此次马鞍山林场之行,不仅让“青系油缘,筑梦乡振”实践团的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是在心中播下了绿色梦想的种子,激励着实践团成员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来自马鞍山林场的感谢信


发扬红色基因 探索助农新路

为感受赤峰乡村发展,探索助农新路,实践团来到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在马鞍山村村委会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座谈。旗委宣传部驻村书记乌小亮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五年来村子的发展变化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落实的具体情况。当地针对本村特有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开展特色产业培育,使当地产业实现多元化,产业结构趋于稳定化、结构化,增加农民的收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葡萄种植、林下经济等,不仅丰富了产业结构,也显著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特别是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的引入,葡萄园里绿意盎然,果实累累,成为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实践团在马鞍山村

座谈会后,乌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参加劳动,学习实践田间管理技术,学习葡萄科学修枝打杈、病虫防害防治等知识。汗水与泥土交织间,大家不仅学会了实用的农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容易。随后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当地葡萄的种植情况,包括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团深入酒庄内部,参观了现代化的酒窖与生产线,看到了葡萄种植的产业链的延伸。

实践团成员在田间劳作

在马鞍山村调研期间,实践团还走访了张国利爷爷的家,张爷爷家中四世同堂,家中有11口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三个民族,是马鞍山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互嵌式”生活的缩影,也是民族团结的典型家庭。张爷爷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通过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家里各个角落和照片,向大家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家里的场景。此外,实践团成员对张爷爷进行了深入采访,于细节处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张爷爷也向实践团表达了对当代大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中的期盼与祝愿。

实践团成员与张国利交流采访

同时,实践团也不忘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农林产品销售,紧跟时代步伐,建立线上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推动当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助力农产品销售,形成实质性收入。直播间内,大家化身为产品代言人,热情洋溢地向全国网友介绍着赤峰市喀喇沁旗的各类特产,从香醇可口的牛肉干到珍稀美味的松茸,从营养丰富的小米到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此外,实践团利用AR技术打造了云端AR沉浸式数字文旅平台,将赤峰市喀喇沁旗的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成果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网友,形成传播影响力。

实践团进行线上直播带货

蒙藏交融新纪元 民族团结万年青

实践团到喀喇沁旗亲王府参观蒙藏学校旧址主题展,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并进行宣传讲解活动。这里是党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许多革命先驱如李大钊、邓中夏等在此开展革命活动,一批批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参与革命,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实践团为当地进行宣传讲解

实践团成员在亲王府合影

接力传薪火 科教启新航

为赓续铁人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实践团前往锦山第三小学开展了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别开生面的课程,弘扬石油精神、铁人精神。在听闻王进喜用血肉之躯搅拌泥浆后同学们不禁动容落泪,纷纷表达着对石油精神、铁人精神的崇敬之情和不计得失、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

实践团与同学们热情互动

实践团向同学们宣讲石油精神、铁人精神

支教过程中,实践团结合机械专业特色为同学们准备了机械组装教具,设计了手工制作课程。实践团带领同学们相互配合、认真组装,亲手制作出迷你机械,充分培养和锻炼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团与同学们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临行前,《离别开出花》的歌声铺满教室的每个角落,同学们同实践团一道唱出悦耳动人的歌声,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依依不舍地送别。

实践团和同学们共唱《离别开出花》

实践团和同学们合影

来自学校的感谢信

中蒙药花飘新香 科技助力乡振梦

为发掘地方特色产业,在荣兴堂药业董事长于荣的接待下,实践团在展厅参观各式各样的中药材并学习相关知识,到药材种植区除草并线上直播科普,前往中药材农机研发基地了解农机生产过程并观看技术实操,并在赤峰农科院种植基地参与激光除草技术实践,深入了解中药材种植养护的不易,体悟新时代青年要做中医药文化传播者,让这古老的智慧绽放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实践团成员体验中医文化

实践团听取基地负责人讲解药材知识,并下田劳作(滑动查看)

中蒙文脉悠长远 光焰照耀万丈长

为全面了解赤峰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实践团来到赤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领略红山文化,体悟华夏民族亲近紧密的交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间和谐共处、团结统一,赋予我们非凡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参观“和同一家”展厅

红旗光耀轻骑兵 乌兰高歌奏华章

“牛羊不问客来,牧民纵情高歌”,乌兰牧骑源自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成为草原上一颗颗闪耀夺目的明珠。为深入了解“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实践团来到赤峰艺术剧院,与乌兰牧骑吉格木德副院长一行开展座谈交流活动,深刻感悟乌兰牧骑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吉格木德副院长热情接待实践团并邀请大家观看了乌兰牧骑精心准备的节目,深切感受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的精神。

实践团受到了乌兰牧骑的热情接待

在彩排室和录音棚,演员们的表演质朴纯真又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他们为草原带去歌舞、欢笑和新知,将党的政策宣扬久远;如今的乌兰牧骑规模更大、演出更专业,他们务实肯干,助力乡村振兴;用绝美的歌声身段传递草原文化精髓,是草原上耀眼的明珠。

实践团成员与赤峰乌兰牧骑合影

薄彩纸孕厚文化 非遗焕发新活力

在华夏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剪纸撕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蒙古族人民智慧与审美情趣的结晶。实践团走访红山蒙族非遗传承所,在非遗传承人萨仁老师介绍下了解感受剪撕纸艺术。萨仁老师的作品充满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将蒙古族撕纸艺术与西方油画结合。萨仁老师现场创作撕纸艺术品《奔马》,向实践团展示了剪撕纸艺术的魅力。实践团在萨仁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学校校徽和窗花,用自己的方式向这门传统艺术、向萨仁老师的精湛技艺和守正创新的传承精神致敬。


 

实践团成员学习体验非遗剪撕纸文化

厕所革命共助力 发明实践惠民生

以厕所之“点”带乡村振兴之“面”,事关广大农民健康,事关农民群众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团前往宋家营子村深入调研厕所革命现状。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新改造的现代化厕所虽然便捷,但化粪池蓄满问题仍需处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团利用专业知识自主设计了一套化粪池蓄满警报系统,包括供电、感探、警报和照明部分。系统利用浮球和压力感应器来监测化粪池蓄满情况,并通过太阳能面板供电,确保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正常运作。该系统经过实地测试,表现良好,并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评价。此举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符合农村环境特点,有效支持了“厕所革命”的建设。

实践团到当地村民家进行实地安装

来自当地村委会的感谢信

暑期实践成效汇 志行所至绘华章

实践团成员谢书涵说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去探访张国利爷爷的那天,天上下起了小雨,张爷爷还站在院子门口迎接我们,濛濛细雨没有浇灭张爷爷的热忱,他精神抖擞地讲述,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张国利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实践团成员付明林说道:“社会实践重在实贵在践,我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一路上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各方面机械化,我们也应当认真学习,未来用专业知识打造更先进优秀的机械装备,以实际行动助力时代发展。”

实践团成员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种植基地合影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此行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系油缘,筑梦乡振”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基层一线,重走乡村振兴之路,感悟时代发展、聚焦时代进步,在多维度深入学习、探索当地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将活动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积极投身时代发展浪潮,为乡村振兴贡献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

END

供图 | “青系油缘 筑梦乡振”实践团

文字 | “青系油缘 筑梦乡振”实践团

编辑 | 丁彬 付明林

审核 | 李健





CUP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官方平台,讲述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师生的奋进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