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曾经的地区中学——三义泉中学

文摘   2024-09-13 16:44   内蒙古  

编者按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丰镇县红砂坝、隆盛庄、大庄科、新五号、三义泉陆续创办了地区中学。从创建初期的攻坚克难,到兴盛时期的开拓创新,再到时代变迁后的布局调整,无不留下那一代人团结奋斗的情景身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近期,丰镇市政协文史研究室组织这段教育历史的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对这五所地区中学创建发展始末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一批原创史料。本期续发《丰镇曾经的地区中学——三义泉中学》。

三义泉中学,成立于1969年,是当时丰镇县革命委员会提出的、全县重点建设的四所地区中学之一。所谓地区中学,一是要承担周围几个公社的生源;二是要逐步建成初、高中完备的地区性重点中学。这四所中学中,隆盛庄中学、红砂坝中学是文革前就存在的,三义泉中学、大庄科中学是新建的。建设这四所地区中学的背景是:1968年,根据毛主席提出的:“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的指示,丰镇县革委会将原丰镇中学升格为“丰镇县五七大学”,相应的原丰镇中学承担的农村初高中招生任务,将逐步地由这四所地区中学承担。三义泉中学负责招收三义泉、麻谜图、聚宝庄(部分)三个公社的学生。

三义泉中学初建校址选在当时三义泉公社所在地海流素太村西北一片乱石滩里。学校背面是绵延10里的乱山子坡,翻过乱山子坡,就是麻迷图公社的地界。该选址基本上是三义泉、麻谜图两个公社的中心,相较于聚宝庄公社是稍微远点。学校于1967年开工建设,工程管理由三义泉公社革委会负责,资金由县乡两级筹措,公社主要以砖瓦、木料等材料和劳务抵资。这些建筑材料和劳务,基本上由各大队分摊。到1969年秋季开学前,完成的建设项目有:一栋三间教室,2栋18间学生宿舍,一座半成品礼堂。到9月份开学,能够利用的房舍,除上述新建的成品、半成品外,还有一栋9间60年代初建设的归兽医站和公社卫生院使用的土坯房。

根据县教革组的指示,三义泉中学于1969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了两个初中班,共120多名学生。主要来自三义泉、麻谜图两个公社,也有少量的凉城县邻近地区的学生。当时,学校老师有7位:校长陈子刚,教导主任李克明,负责总务的副校长康儒林。任课老师有杨俊、刘世俊、康福。负责后勤工作的老师有1位:聂芝秀。陈子刚、李克明由新五号中学调入,康儒林系原三义泉公社学区校长,杨俊、刘世俊分别为内蒙古师范学院和乌盟师专毕业的大学生,康福为代课教师,丰镇中学67届高中生。

1970年因校舍不足,暂停招生一年。当年,基建工程还在继续,到年底,又在第一栋教室后建成第二栋教室,在大礼堂后建成师生食堂3间,管理员办公室1间。

第二栋教室和伙房建成后,1971年3月第一届高中班,即高一、高二两个班130多名学生入校。随之,县教革组调来王光铨、周兴志、郭秋波、杨庐山、盛广章等5位老师。本公社自己调剂,由小学调入中学3位老师:赵守智、赵聪明、辛建民。招聘本公社老高中毕业生、民办教师杜世忠、李宪为代课教师。王光铨、周兴志、郭秋波、赵守智均为文革前就在县内任教多年的老师,其中王光铨毕业于江西大学,周兴志、郭秋波夫妇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赵守智毕业于乌盟师专。杨庐山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为新分配的大学生。盛广章为落实政策安排的新入行人员,毕业于解放前的警官大学。

1972年元月,初一、初二班毕业,第一届初中班实际在校时间为两年半。

1972年3月,第二届高中班,即高三、高四两个班入校。该两班生源:以本校初一、初二班毕业生为主,又吸纳了一部分三义泉、麻谜图公社各大队小学七年级学生,也有凉城县临近地区的初中生投奔而来的。

从1969年到1972年,是三义泉中学最艰难的初创阶段。一是:校舍、人员不足,环境脏、乱、差;二是当时学校工作还处在斗、批、改阶段,教育思想比较混乱;三是文革遗风——读书无用论,仍然影响着正常教学秩序的恢复。所幸,三义泉中学有一个头脑清醒的领导班子,能够在混乱中把握方向,在困境中创造条件,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理念。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学校的各项工作便走上正常规道。一是老师无论住得远近,周一至周五必须在学校住宿,周六晚上才可以回家,周日晚六点前到校。二是老师坚持集体办公。学校各科老师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每天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10点左右,每周还要召开一次教务会议,或集体备课,或交流教学经验。三是各科老师开学前,必须制定好教学计划。授课前必须提前准备好教案。四是学生坚持以学为主。不以改革之名,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这些措施,现在看来比较一般,但在当时的大气候下,能提出来,并要坚持下去,领导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主管教学工作的李克明以身作则,亲自代两个班的数学课。他还经常和各科老师探讨特殊时期如何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对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手,李克明老师经常帮助他们分析教材,编写教案,组织观摩老教师的课堂教学。当时,读书无用的流毒在部分学生、家长的观念里还或深或浅地存在着。陈子刚、李克明等老师经常对问题学生和问题家长进行访问,既做学生的工作,也做家长的工作。当时高中二班有一位同学经常三天五天地旷课,陈子刚、李克明分别到该同学家进行家访,才知道该同学的父母认为现在大学不考了,一个农村娃娃读多少书也没用,所以每到家里有活时,就留住孩子在家做活,不让上校。陈、李两位老师通过分析国家的形势和身边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帮助该家长端正了认识。该同学从此再没有误过课。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某国营单位招聘,若干年后,成为该单位的主要领导。1969年9月招收的初一、二班,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很大一部分是文革期间念毛主席语录上来的。当时的任课老师感到课堂教学要照顾到每个同学,实在有点为难。李克明则提出:“好的要照顾到,差的也不能放弃”的口号,他号召老师实行差别教育,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深入到早晚自习进行差别补课。另一方面,他又号召学生不分时间、地点地向老师请教。他自己就告诫家里的孩子们:有学生到家请教问题,要热情接待,千万不能给头脸。在他的带动下,王光铨、杨庐山、周兴志等理科老师的办公室,课余时间几乎没有学生请教的空挡。

陈子刚老师除主持学校全盘工作外,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改善办学条件和人才引进方面。他认为办学校就像经营寺庙,一座寺庙香火旺不旺,一是要有会念经的和尚;二是要有能念经的殿堂。所以他在校任职两年半,做的最有价值的两件事:一是将一个乱石头卜子改造成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校园;二是招揽了一批像王光铨、周兴志等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好老师。这些老师都是他通过自己的人脉千方百计地挖回来的。王光铨更是奔着陈子刚的人缘来的,因所谓的“挖肃”期间,他俩有过交集。对于来三义泉中学任教的老师,学校在工作上给予信任,在生活上给予关照。王光铨、周兴志一到学校,便分别带了两个高中班的主课——数学和物理,周兴志还担任了高一班的班主任。外地老师来学校的,单身的均给安排单人宿舍,带家的安排砖瓦结构的宿舍两间,(当时教导主任李克明宁愿住窑洞)有家属落户、孩子上学等问题的,学校也会帮助妥善解决。不在学校食堂吃饭的老师,平时还可由学校菜园提供些新鲜蔬菜。某年,王光铨回江西探亲,按照他的意愿,学校给他从供销社、生产队弄回一些他喜欢的土特产品,让他带回家乡馈赠父老乡亲。对于年青老师,学校领导还特别注意在政治上帮助他们成长。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主持下“以学为主,求真求实,尊重人才,不误子弟。”成了三义泉中学的传统风气。副校长康儒林虽然不分管教学和人事工作,但是只要有机会也会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学校把搂点人才。某年,他到丰镇出差,晚上住一旅社,和他同室住的是一个年近30的年青人。就寝后,他随意问年青人干啥工作。年青人说:他叫陈金娃,是从师范学院毕业,带着派遣证到丰镇教育局报到的。因为他是红砂坝公社人,又且已经成家,所以要求回红砂坝中学教书,教育局领导答应了他的要求。闻此言,康老师反身起床,出了门,直接到了主持工作的教育局江副局长的门前。当时,江已睡下了,他敲门进去,用质问的口气对江局长说:我白天来想和你们要个数学老师,你们说没人了。如今偏偏放着个刚刚分配来的数学系大学生,你们不给我。江局长解释说:我们已经开会研究过了,该生已分配到了红砂坝中学。康老师立马改变了态度,用哀婉的口气讲述了三义泉中学缺数学老师,没法安排课程的情况。并答应该生若分到三义泉中学,教够一年课,想在就在,想走就走。经过软磨硬泡,终于感动了江局长,他拿起电话,分别和几个副局长进行沟通,答应把该生分到三义泉中学。第二天早上,该生去教育局开调配通知,没想到人事股长告诉他,他被分配到了三义泉中学。他纳闷了,昨天说得好好的,怎么睡了一夜就变卦了?他去找局长,局长如实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陈金娃老师拿上通知,回家安顿了几天,到三义泉中学报到。没想到赶他到中学,学校已经给他安顿好了宿舍,并且粉刷一新。与此同时,一大口袋白面,一大口袋莜面,一大堆圆菜已经放在了他的屋里。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干部职工一月才供应三五斤白面,莜面更是稀缺食品。一大口袋面粉少说也有七八十斤,这些都是康校长舍着脸,从生产队弄来的。直把陈金娃老师感动得早把只呆一年的想法抛到了脑后。

凡是来三义泉中学工作的老师,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工作起来心情特别舒畅,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多增加点知识。教导主任李克明,老家是凉城县的,父母兄弟都在凉城,他几次放弃回凉城一中的机会,在三义泉中学教导主任岗位上,一呆就是14年。期间,校长换了四任,四任校长无论年长还是年青,也无论学历是高,还是低,他都能任劳任怨地配合工作,为三义泉中学的发展出谋划策。王光铨老师在三义泉中学呆了9年,期间有人介绍他到县城工作,都被他谢绝了,他说:他舍不得离开三义泉。宋振儒,教育局已经下了调他回县城工作的通知,但他坚持送走他带班主任的高九班,第二年才回城任教。

1971年3月招收的这两个高中班,学生年龄差距较大,社会成分也比较复杂。学生来源:一是大队戴帽子中学七年级学生和本校初一班、初二班越级上来的学生;二是小学戴帽子中学毕业、未毕业,已经步入社会多年的青少年;三是部分文革前在丰镇中学、红砂坝中学等读过初中的学生和下乡知识青年又回炉念书的。但是不管文化程度高低,大部分学生因为在社会上历练过,懂得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更幸运的是:他们正好遭逢了一批有学识有经验的好老师。当时给高一、二班任课的数学老师是王光铨,物理和化学是周兴志和郭秋波夫妇。教语文的是老高中生杜世忠,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多年,虽学历不高,但教学经验丰富。班主任分别是周兴志和赵守志。那时两个高中班的晚自习,几乎是座无虚席。包括学校附近三里、五里,甚至七八里的跑校生都晚上八九点上完晚自习才抹黑回家。各任课老师晚自习时间轮流在教室里辅导。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日,数学、物理等科的老师很少休息,坚持在办公室和寝室接待解惑的同学。

在高一、二班的带动下,三义泉中学逐渐地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学习风气。学生愿意学,老师的教课积极性就相对地高。

1972年3月招收的高三高四班。任课老师分别是:数学,李克明、王光铨;化学,杨庐山;物理,李宪、周兴志;语文,康福。康福是完成了二年半初中教学任务,自然接任高中教学工作的。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李克明老师经常组织教学观摩活动,观摩后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李克明、陈子刚二位领导,还随时随地地、不打招呼地溜进教室听老师的教学课。

伴随着紧张的学习生活,学校师生还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从1969年到1973年,即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高三、高四,六个班在校期间,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尤其是校园环境。校园面积是挺大的,但是没有一片平整干净的地方。学生课外活动没有操场,师生集会没有会议室。学校虽然有个礼堂,但是属于半成品:门窗没有玻璃,地面没有硬化,建筑垃圾散落满地。校园东边的有条小沟,经常把北山上的洪水引来,对校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诺大的一个校园,没有校墙。村里的社员下地干活,赶着牛,拉着车,可以任意地从校园内穿过。学校的小菜园里经常会遭到成群的或零散的牛、羊糟蹋。学生宿舍时有不速之客光顾。给学校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鉴于这些情况,陈子刚老师和学校领导班子决定采取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等积极的措施,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环境进行整治。这一整治,一直持续了三年之久,到七二年马根民担任校长,还在继续着,并且有了新的举措。学校整治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69年到1970年,主要是学校一般环境的整治。首先把小沟河床里和校园内的石头都搬运到小沟的最北端,垒成一道石坝,挡住了北山上流下的洪水。其次将宿舍东边一片乱石滩的大小石块拣拾干净,再铲高垫低,洒水碾压,开发出一块5000多平米、比较平坦的操场,操场西安装了一副篮球架。再次是清除了大礼堂地面的建筑垃圾,安装了玻璃和照明设备。大礼堂500多平米照明线路的设计和安装,都是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由高二班的学生张培田等具体操办的。这些工作大概用了多半年时间,学校的大环境有了初步的改观。操场、礼堂除了学校自己使用外,公社、学区开运动会、干部职工大会都会借用这些场地。在整治学校环境的同时,1970年为了改善学生老师的伙食,学校还开辟了一个十几亩大的小菜园。学校教室南边,原来是一片荒地,是北山上洪水冲下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荒滩。从70年春季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老师学生一锹一镐地开垦,到72年一个十几亩的菜园已经初具规模。每年,小菜园产出的萝卜、圆菜等可以解决300多学生老师约三分之一的蔬菜需求。

校园整治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从71年上半年开始的建窑洞和砌院墙。

71年3月,高一、高二班入校,学校的校舍就有点紧张了。要扩大校舍,县里、公社不会给钱。怎么办?穷则思变,陈子刚校长从抗大的窑洞得到了启发。从71年上半年开始,全校师生又投入了建窑洞和围校墙两项工作。为了解放老师的思想顾虑,他带领部分老师和学生代表赴大庄科中学取经。大庄科中学发扬抗大精神、自己动手建成的师生宿舍全部是漂亮的土窑。回来后,就组织老师学生就地取材,利用课余时间脱网坯,准备建窑洞。建窑洞尽管主要材料都是泥土,但是楦子和门窗准得用些木料,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副校长康儒林身上。他是分管学校后勤财务的。六一年从麻迷图公社调回三义泉后,一直担任学区校长,和当地的公社领导、大小队干部关系处得十分融洽。于是他便骑着个破自行车跑了几个大队,和大队领导提出了建窑洞需要木料的问题。大队领导很慷慨,都说学校是为咱们培养孩子的,学校有困难当地基层组织应该给予帮助。这样木料问题便得到了解决。陈子刚老师也利用自己的人脉,用很少的劳务费,请了自己村里的几个泥、木匠老师傅帮忙。打下手的全是老师和学生。其中主力就是李宪、康福、杨庐山等几个年青老师和高一、二班,初一、二班四个班岁数较大的学生。高一、二班的学生,年龄最大的有十八九岁,其中很大一部分因文革停课,在村里参加了多年的生产劳动,学到了各式各样的技艺,也锻炼出了吃苦耐劳的毅力。他们中有的能把一块二十多斤重的土坯和一大锹泥土,飞扔到五六米高的墙顶上,且正好落入砌墙的老师傅手中;有的能把缺棱少角的滚蛋石砌成整齐光滑的墙体······陈子刚老师更是身体力行,包括以前的整治校园环境等工作,他都是检重活、累活、脏活干。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同学老师都休息了,他还要到工地查看一番,看看有没有工程质量问题,有没有安全隐患。一天中午,临近收工,已经垒起有五六米高的窑洞后墙,轰然倒塌。正在墙上工作的两位师傅也随着墙体的下坐,被摔落下来。正在墙下干活的陈子刚校长,第一时间冲上废墟,从尘雾中拉起两位师傅。当他发现两位师傅和墙下的师生安然无恙时,顿时瘫坐在地上,捂着脸颊,哭了。由于大家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建成了一排9间供同学老师居住的窑洞。1972年3月马根民担任校长后,对这排窑洞的建筑结构又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在这排窑洞里,李克明老师一家就生活了好多年。窑洞建设基本告一段落后,从71年下半年开始围院墙。

根据学校的地形特点,校园南、北、西三面需要围墙,全长约2000多米。对于当初的三义泉中学来说,建2000多米的院墙,不臻于当年秦始皇举全国之力修建万里长城。2000多米院墙,从取料到施工全都由学生老师完成,几乎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基础石料是同学们从北山上一块一块地搬运来的,土坯是同学和老师就地取材脱制的。甚至连砌墙这样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也是由学生和老师来完成的。站在架板上,握着泥铲,吆三喝四的王光铨老师,俨然一个七级泥工师傅。威风劲儿,不压于课堂上讲微积分的那份自信。到72年上半年,长2000多米,高两米的院墙基本竣工,从此,学校有了安全感。

三年时间在学校整治方面,做了这么多工作,会不会影响同学的学习呢?答案是:不会的。相反,通过师生亲自动手改变学校面貌这一过程,三义泉中学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是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学习;二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改变现状,自强不息的精神;三是使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促进了教学相长风气的形成。更何况,这些工作都是利用每周的劳动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来完成的。

在紧张学习、艰苦创业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师生的文艺特长,学校组织了小型剧社,排练了《沙家浜》《红灯记》等剧目的一些片段,节假日为全校同学演唱,受到师生的好评。小剧社还几次代表学校参加公社组织的文艺汇演。学校还定期刊出板报和校报,从撰稿、绘画、编辑、刻版到抄写,都由学生来完成。在体育方面,组织了男女篮球队,经常参加县内和县外校际间的联谊赛,而且在凉城、卓资、前旗、丰镇四旗县的几所农村中学中,打出了名气。曾经代表公社参加县运动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年春秋季,学校还派出师生到附近生产队参加支农劳动。

△1972年1月,三义泉中学初一班毕业留影

1972年以后,通过三年的整治和建设,学校的设施和环境,基本上能够适应当时的教学需求,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规范起来。

1972年三月陈子刚调离,马根明由永昌茂小学校长调任中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马老师和学校领导班子,既能坚持三义泉中学几年来形成的以学为主、求真求实的校风,又能顺应时势,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的整改措施。1972年,将初高中招生时间由春季改为秋季。第二年,又将高中招生办法由推荐改为推荐和考试相结合,以考试为主的办法。1975年,各方面的信息显示:即将恢复高考已成不争的事实,校领导通过多方奔走,征得各方领导同意,当年就将高中班的学制由两年改回3年。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恢复高考后,三义泉中学的升学率能走在全县同类学校的前列,与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很大关系。

1981年由于教育政策的调整,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停止招收高中班。随之,1982年学校的体制也发生转变,由原来的县管,变为乡管。1985年学校的名称也一度改变,由原“三义泉中学”变为“三义泉乡农业中学”。1993年升级为乌盟管辖的农业职业中学。

1986年,三义泉中学先乡政府2年由海流素太村西迁到20里外的席麻滩村(乡政府于1988年正式搬迁)。校舍由公社集资建设,所在地天德永大队,投资钱、物最多。经逐年建设,到1989年,学校有房舍8栋。由于三义泉乡西部地区人口密度高,再加上三义泉中学知名度的提高,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达到最好时期,班级13个,在校学生565名,老师48名。

2008年后,由于农村的产业调整,人口大量外流,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直到2012年根据市教育局的指示,三义泉中学正式撤裁。撤裁后校舍和未毕业的两个初中班移交当地小学,学校亦更名为“三义泉学校”。从1969年到2012年,三义泉中学共经历了43年,招收高中班17个,毕业学生1000多名,初中班108个,毕业学生7000多名。期间,校长11任,先后有陈志刚 马根民、张 俊、陈志刚 、赵守智、张吉华 、王聘三 、李虎仁 、杨文明 、李利东 、张增科等。与此同时,先后有80多名老师在三义泉中学任过教,其中不泛有享誉市内外的名师。他们为三义泉中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三义泉的父老乡亲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43年来,无论学校发生什么变化,也无论谁当校长,但是,学校初创时期形成的这股良好风气,一直被传承和发展了下来,使这所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中学,越办越好,挤进全县同类中学的前列,在某些方面,还跨入了全盟先进行列。43年来,三义泉中学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人才,以优异的成绩,回馈了国家,报答了父母。

△1977年7月,三义泉中学高八班全体师生合影

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一、二、三、四班,230多名学生,先后考取大中专60多人,参军20多人,自主创业的10几人。通过各种考试和招聘等方式进入体制内参加工作的近百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城乡教育工作者,仅高三班一个班就有8人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1978年毕业的高八班参加当年高考,全班27人,有9人考取大学,10人考取中专,升学率达到70%。该班班主任是张奎元老师,兼代化学课。杜世宗代语文课,王润宝、王光铨、李克明代数学课,物理课由张吉华代。

张吉华、王润宝为丰镇中学老高中生,他俩共同教授的一个高中班,在内蒙物理竞赛中,有一名同学获得自治区一等奖,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乌兰察布盟一、二等奖。由于张吉华在物理教育中取得的优异成绩,1990年张吉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物理教育贡献奖。1987年,张吉华被任命为三义泉中学校长。

△1979年5月,三义泉中学高九班毕业留念

1979年毕业的高9班,亦有20多人考取了大中专,升学率达到46%。该班的班主任是宋振儒,兼代语文课,数学、物理、化学分别由肖富保、韦大明、张奎元教授。肖富保为丰镇中学老高中生,韦大明为北京下乡的老高中生,张奎元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化学系。

△1996年6月,三义泉中学九六届54班毕业留影。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市教育局组织的历次统考中,三义泉中学都名列前茅。好多年份中考升学率全市农村中学排名第一,有时还能超过城内的某些中学。

据不完全统计,建校43年,从三义泉中学走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 5名,成为大学教授、副教授的 7 名,其中不乏有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的教授。另外参军的学子中,也走出不少师团级干部。

三义泉中学的成立和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三义泉中学撤裁已经12年了,但是她为三义泉、麻谜图等地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功绩,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的功绩,是永远不会被这些地区的老百姓忘记的。在三义泉以及丰镇市的教育史上,也会留下光辉的一页。



作者:康福,退休前曾任丰镇市卫生局局长。现系内蒙古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顾问。曾任内蒙古诗词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说明: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参考了李克明、马根民、张吉华、宋振儒、张迷拴、张福贵等师生的文章。陈子刚、宋振儒老师和张迷拴、刘玉文、吕雪林、邓爱花等同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丰镇政协文史研究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