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石头城范围及遥感卫星图
图一 石头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石头城遗址调查地点分布图
图三 TG1东壁剖面图
图四 TG1③层出土砖标本拓片
图五 TG1③层出土筒瓦(残)标本
图六 人面纹瓦当残件(TG1④:78)
图七 TG1出土箭镞
1、A型(TG1④:2) 2、3 Ba型(TG1④:16、72) 4、Ba型(TG1④:23) 5、Bc型(TG1④:6) 6、7Bd型(TG1④:24、68)
图八 “江南官膏伍两”铭青白瓷盒盖(M1:1)
墙体遗迹Q1
门道遗迹MD1东西两侧墙体
注释:
1、晋·张勃:《吴地理志》载“刘先主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覩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二引《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按:指京口,今镇江),因观秣陵(按:即今南京)山阜,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2、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六“清凉广惠禅寺”条载:“在石头城,去城一里。”“伪吴顺义中徐温建为兴教寺,南唐昇元初改为石城清凉大道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八“清凉修复禅师”传载“江南国主创清凉道场……。”中华书局1989年。但“石头山”何时改称“清凉山”,目前还值得研究,学者一般认为自有五代清凉寺后,山即因寺而得名,然笔者反复查阅史书,发现从宋《景定建康志》、元《至正金陵新志》直到明《万历上元县志》,石头山都不称“清凉山”,可见,“石头山”改称“清凉山”很可能最早是在明代。清嘉庆年间,吕燕昭修:《江宁府志》,把石头山、清凉山并列。清·汪士铎等撰修:《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三“石头山”条中认为,易“石头”为“清凉”,确是因此地有清凉寺,但山何时易名未作交待,该书认为,“吕(燕昭)《志》分石头、清凉为二山,盖沿明《应天(府)志》之误,不知‘清凉’者俗称,‘石头’者古名,……不得析石头、清凉为二矣,今正之。”即石头山改称清凉山可能大约是在明代出现的俗称,到清代遂相沿成习,但学者对它的称呼还会有误,可见“清凉山”一称之产生时代当不会太早。
3、六朝时期,石头山西临大江,至唐时江潮仍可直迫城下,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诗言“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代以后,江水逐渐西移,石头城下渐成平畴,不复旧观。
4、陈·顾野王:《舆地志》载“淮水发源于华山,在丹湖、姑孰之界,西北流经建康、秣陵二县之间,萦绕京邑之内,至于石头入江,悬流三百许里”。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
5、《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第二》建安“十六年(211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载“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始加砖累,石头(城)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形险固,有奇势,故诸葛亮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良有之矣’。”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另《建康实录》卷一载:“越霸中国,与齐、楚争强,为楚威王所灭,其地又属楚,乃因山立号,置金陵邑也。楚之金陵,今石头城是也”。又载建安十六年“权始自京口徙治秣陵。十七年,城楚金陵邑地,号石头,改秣陵为建业”。同书卷二引《江表传》:“汉建安中,刘备尝宿于秣陵,观江山之秀,劝帝(按:指孙权)居之。初,张纮谓帝曰‘秣陵,楚威王所置,名金陵,地势岗阜连石头。……今宜为都邑’。帝深善之,后闻刘备语,曰:‘智者意同’。”
6、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二“吴孙权沿淮立栅,又于江岸必争之地筑城,名曰石头。尝以腹心大臣镇守之。”东晋、南朝,先后有周札、王敦、庾冰、司马元显、谢安、刘裕、刘骏、刘劭、萧道成、萧赜、萧纲、萧绎、王僧辩等驻守石头城,多为朝廷重臣或皇族,可见石头城位置之重,相关记载见《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等相关人物本传。
7、六朝石头城在四望山说见吕武进、李绍成、徐柏春《南京地名源》,江苏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33~37页;在草场门说见季士家、韩品峥主编《金陵胜迹大全》“石头城条”,南京出版社1993年,第516~517页;又见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南京建置志》“石头城”,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8、张治天;《关于清凉山公园试探测的一些初步看法》,1998年12月22日,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资料。
9、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记载:开宝四年(917年)十一月癸巳日,北宋朝廷要求南唐国“去唐号”,改称“江南国”,南唐国印文也改为“江南国主印”。这件瓷盒盖铭文作“江南官膏伍两”,说明此时南唐已称“江南国”。
10、参见南京市博物馆等:《江苏南京市富贵山六朝墓地发掘简报》所录1号墓出土墓砖拓本,《考古》1998年8期;《江苏南京市白龙山南朝墓》所录墓砖拓本,《考古》1998年12期;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京梁萧伟墓阙发掘简报》所录砖纹拓本,《文物》2002年7期等。
11、李蔚然:《南京南郊六朝墓葬清理》,《考古》1963年第6期;南京市博物馆;《南京郊县四座吴墓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第8辑。镇江铁瓮城遗址出土东吴花纹砖资料存镇江古城考古所,此蒙刘建国先生见告,笔者并赴镇江直接在考古现场观摩。
12、笔者在主持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存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多次发现模印“东乇”二字的铭文砖。
13、《宋史》卷四七八《世家列传·南唐李氏》:“开宝四年(971年)……(煜)上表,遂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印”。又《十国春秋》卷一七《南唐本纪》:“开宝四年……冬十月……,遣太尉、中书令韩王从善朝贡,称江南国主,请罢诏书不名,许之”。
14、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六《祠祀志·寺院》,“清凉广惠禅寺,在石头城……,伪吴顺义中徐温建为兴教寺,南唐升元初改为石城清凉大道场。……旧传此寺尝为李氏避暑宫。”
15、明·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舆地志》:山环七里一百步,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去台城九里,山上有城……”。“山环七里一百步”“山上有城”,表明石头城周长约为七里一百步,综合出土东吴古尺,每尺约合今24.2厘米,“七里一百步”合今约为3194.2米。古尺资料见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第三章《三国至南北朝的尺度》,科学出版社1992年。
16、《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永安六年夏四月“癸未,建业石头小城火,烧西南百八十丈”。《建康实录》卷十载:东晋义熙八年“于石头东城内起高楼……”。《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太子劭出镇石头,总统水军,丹杨尹徐湛之守石头仓城……”。《陈书·高祖本纪》又称其为石头“东北小城”,而现在发现的这处小城堡状的遗迹正处于石头大城的东北部。石头小城又称“仓城”,城有“仓门”,见《南齐书·戴僧静传》等。
17、《读史方舆纪要》引《图经》:石头城“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其南门之西者曰西门”。即石头城有东门(《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纪十六》)、南门(《晋书·周顗传》等)、西门各一,只不过因城西垣呈西北——东南走向,故西门门向偏西南,或称“西门”(《陈书·程灵洗传》、《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纪二十二》),或称“西南门”(《南齐书·戴僧静传》)。另石头城还有“北门”一座(《陈书·高祖本纪》)。今虎踞南路、广州路约在石头城范围内中部成十字交叉,经查《清江宁省城图》,这两条道路清代时已有基础,从地形观之,两条路入石头城遗址之地点很可能与古石头城四门有关,如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文物考古人员于80年代曾在南京第四中学西侧虎踞路所经处(本文所推测的石头城南垣一线)发现一段土墙,土墙在六朝地层内,南北残长3~4米,宽约0.8米,墙基东侧有砖砌包墙,似为一处南北向的城门墙基遗迹。与土墙同一地层内出土人面纹瓦当等六朝早期的遗物(参见王少华《石头城下孙吴太初宫》一文,收入《吴越文化论》一书,江苏省出版局1995年内部印行)。我们怀疑这一地点正是石头城南门的部分遗迹,值得在今后考古工作中给予重视。另史载南城门有楼(《陈书·高祖本纪》),城内还有“烽火楼”(《建康实录》卷一六)、“入汉楼”(在“石头东城”内,《建康实录》卷十)、“仓屋”(一度作为晋成帝临时宫室,《建康实录》卷七)、“听事”及“内阁”(《陈书·侯安都传》)、厢堂(《南齐书·祥瑞志》)等建筑物。“石头津”为六朝都城重要的水运码头和税收重地,面江临秦淮。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载“旧扬州有四津,方山为东,石头为西”。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
18、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一七“石头山”条载,石头城有过多次修筑:1、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乃加修理,改名石头城,时为土墙;2、东晋义熙初始加砖累壁(义熙六年发居民治石头城);3、南朝刘宋景和元年修为“长乐宫”;4、南朝陈宣帝太建二年复加修筑以贮军食;5、隋平陈后于此置蒋州治,唐又于此置扬州大都督府,后扬州移广陵,此城废;6、唐武则天光宅年徐敬业派崔洪修石头城;7、唐德宗时韩滉筑石头五城,于石头城穿井皆百尺;8、唐宪宗元和二年李锜派庾伯良率兵三千来筑石头城,据以谋反等。见《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
本文原载于《东南文化》2012年第2期,由笔者与邵磊同志写于1999年12月。参加本次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的主要人员有贺云翱(领队)、邵磊、路侃、王碧顺、袁晓琪、邢华年等。周桂龙同志为本文清绘了出土遗物图。
来源丨齐梁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