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美刊】三首关于乡愁的传世佳作,你觉得哪首排第一

文摘   2024-11-01 00:01   黑龙江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格言联璧·学问类


诗词美刊


自古乡愁是诗人的惆怅。并不是说诗人的乡愁比一般人多,而是因为,古代诗人因为游学、仕宦、迁谪等原因更加频繁的离开家乡,所以,对故乡更加依恋。


同时,由于常年漂泊在外,内心孤独,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乡愁更为浓烈。
今天和诗友们一起来赏读三首关于乡愁的传世佳作。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宋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故乡邈远难归,借酒浇愁,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

小词是词人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故乡而作的,表达的是一种思乡的浓愁,颇耐思味。


全词风格婉约、含蓄,深沉、强烈的情绪并未施以浓墨重彩,却以清淡、省简的文字轻描淡写,情感表达得强烈而又有羁勒,陡然从心灵深处涌出,但随即又轻轻一笔打住,使这短短的一首小词在情感表达上产生一种起伏和跌宕,形成美感上的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 李白《静夜思》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低头思故乡”,“思”字内涵丰富。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短短四句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虽然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小诗构思细致而深曲,耐人寻味,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千百年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 崔颢《黄鹤楼》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
这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中将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扫码关注

诗摘词选


动动小手 点个【在看】再走

诗摘词选
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