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诗词创作之设疑

文摘   2024-11-17 00:00   黑龙江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诗词创作之设疑


设疑,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是根据句子的语气而分的,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并列的有疑而问的疑问句。设疑,在诗词中注重作者的表达感受,因而感情更为强烈,并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好奇是人们心中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在诗词中运用设疑手法,能够突出诗词的情感脉络,使重点突出,结构井然,并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使读者与作者情感相通,容易产生共鸣。

一、诗词中问句的常见类型


设疑辞格可分为设问和反问两种。


(一)设问


特点与作用


设问是一种自问自答的问句形式。在诗词中,设问句通常出现在开头,其作用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若在文中或结尾出现,则是引起对某个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文章的主旨。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头这一设问,既设置了悬念,又引发了读者对明月、对宇宙的思考,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词人对人生的感慨等内容。


表达效果


在表达情感方面,通过设问,可以引导读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思考,使读者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设问,强调了知识如同源头活水不断更新的重要性,在启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获取的感悟与追求知识的积极态度。

(二)反问


特点与作用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它的语气更为强烈,目的在于强调某种观点、情感或者事实。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以反问的形式,强烈地表达出自己不愿向权贵低头的高傲态度和对自由人格的坚守。


表达效果


在诗词中,反问句能够增强情感的力度。它可以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以一种激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绪波动。例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通过反问,更加有力地表达出对爱情坚贞的信念,认为真正的爱情不必在乎朝夕相伴,这种反问句比平铺直叙的表达更具感染力。

二、运用问句的技巧要点


(一)与主题的关联


深化主题


问句要有助于深化诗词的主题。如在咏物诗中,通过问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以石灰自比,在问句中表达了对清白品质的坚守,强化了作品赞颂高洁品质的主题。


引出主题


有些问句能够巧妙地引出诗词的主题。例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通过对方询问归期的问句,引出诗人对自己归期不定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一主题。


(二)在结构中的作用


起承转合


在诗词的结构上,问句可以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起句的问句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开启下文;承句中的问句可以顺势展开论述或者描写;转句的问句往往能够使诗词的情感或者内容发生转折;合句中的问句有时会对全诗进行总结或者升华。比如在一些叙事诗或者抒情诗中,问句在不同的结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推动着诗歌情节或者情感的发展。

串联内容


问句还可以串联诗词中的不同内容。它能够像一条线索一样,将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情感、事件发展等各个部分连接起来,使诗词的内容更加紧凑、连贯。


(三)营造意境氛围


意境的营造


恰当的问句有助于营造独特的意境氛围。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如果在之前加上何处是归乡?这样的问句,就更能强化那种游子漂泊天涯、不知归处的孤寂、凄凉的意境。


氛围的烘托


问句能够烘托诗词的氛围。在送别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果之前有此去君何往?这样的问句,就更能烘托出送别时的惆怅、担忧的氛围。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关注


诗摘词选
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