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精神障碍患者打开心窗

文摘   2024-11-08 14:11   北京  


点击上方“中国社会报”关注我们吧




学唱歌、玩折纸、做面塑,20岁的小雨(化名)通过做喜欢的事情进行心理疗愈。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心生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精神障碍患者小雨在专业辅导和训练下,慢慢打开心扉,学习生活和就业技能。

福山区心生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是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社会组织之一,学校根据服务对象的性格、爱好等,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融入训练课程,助力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会。

近年来,烟台市依托福彩公益金支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通过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资助社会组织开展精康服务等形式,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仅2023年,烟台市就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169万元支持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含直接服务人员能力培训)、支持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和民政直属康复辅助器具机构设施设备配置等,服务精神障碍患者6300多人次。

福山区民政局以4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为主要阵地,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探索“社工+医护”融合服务,打造“赋能+康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将区内103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服务范围。各康复服务站采取“电话访问+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对接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组建“社会工作者+康复站工作人员+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志愿者”的多学科团队,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指导,为患者家属提供同伴支持。

今年夏季,福山区清洋街道福惠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站组织多场“职碍同行”主题康复训练活动,指导精神障碍患者制作郁金香手工花束,而后在社区“幸福市集”销售,增强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会的信心。

承接关爱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也以提升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能力、社会融入能力为目标,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个案服务。如烟台市敬慈社会工作公益服务中心承接的“打开心窗·奔向阳光”烟台敬慈关爱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公益创投项目,通过一轮轮的个案探访,持续关注服务对象,重点改善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服务对象小龙(化名)精神三级残疾,中专毕业后发病住过几次院。可他认为自己没病,拒绝吃药,其父母没少为他的治疗问题操心。几轮探访下来,小龙愿意正视自己的病情,与父母的关系也融洽了。

“很多服务对象一开始不愿与我们对话,现在却盼着我们到来,与我们分享生活琐事。”敬慈社会工作公益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王雪梅介绍项目取得的成效。

王雪梅讲述,首次去精神障碍服务对象小朋(化名)家,看到大门上千疮百孔,了解得知是小朋用锐器击打所致,他情绪崩溃时只听妈妈的话。作为心理咨询师,王雪梅捕捉到这一信息,耐心倾听小朋妈妈倾诉,开导安慰她,并约请医护人员上门指导。这让小朋的妈妈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经过一年时间的上门探访、指导用药,如今小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还把捡来的小石子、彩纸拿给大家看,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这段时间孩子没犯大病,可以自己下楼玩,我也能安心出去工作了。”小朋的父亲感激地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福山区各康复服务站联合项目社工、心理咨询师、定点医院医生和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家属照顾指导及社会融入等方面服务300多人次。
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烟台市各区(市)积极开展“精康融合行动”。莱山区民政局结合精神障碍患者特点和需求,打造“心家园·馨希望”项目,收集2600余条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信息、康复及生活需求,组建专家团队进行“一对一”心理障碍识别,制订康复计划。
莱阳市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工作,为190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通过每月一次入户诊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服药、预防复发、生活技能、社交等方面的康复和训练指导。
…………
在烟台,福彩公益金的注入,让一个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落地落实,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直接帮助,营造了关注精神健康、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良好氛围。本报记者   姜雪芹   通讯员   丁代超

END




来源:中国社会报



编辑:杨景莹



制作:周晓明

中国社会报
《中国社会报》是民政部党组机关报,是民政部社会组织公告、基金会年度报告信息发布的指定媒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