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省府办公厅D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正厅待遇),家母是省民主派副主委、211高校副校长(副厅级),我自认为是属于上层阶级的,我有话语权。先给结论,从底层到中产只需要一代,从中产到上层要运气。我的家庭经历如下,供大家借鉴参考:
第一步:底层到小康
我爷爷辈是底层。爷爷出身贫农,家徒四壁。家里有六个兄妹,爷爷排行老三。当年我爷爷要摘猪草砍柴火,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爷爷和二奶奶从小成绩好,家里靠捡铁皮厂丢弃的废料换钱,供爷爷和二奶奶在县里读完了高中,爷爷是全县第二名被西安交大录取(第一名是我爷爷暗恋对象,去了北大,后来去美国就没有联系了),二奶奶被北京工业学院(现北理)录取。
爷爷恋家,本科毕业分配回市XX学院任教(现某一本大学),二奶奶留校当了讲师。爷爷20岁出头参加工作,25岁遇见我奶奶。我奶奶也是农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华中工学院(现华科)毕业,当时在地委办工作,两人一见如故,在市里成家,分了房,生了我爸和我姑妈。二奶奶一直在北京工作,后来读研读博和同班同学成了家。
所长简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只要有读书的天分,家庭能够节衣缩食供出个大学生,就能实现从贫困农村家庭到城市家庭的跨越。那时候,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极高,本质在于人才的稀缺。
第二步:从小康到中产
爷爷在学院算高学历,26岁就提拔为团委副书记。奶奶在地委办也非常先进,29岁任地委办科长。当时为了响应干部下基层的号召,奶奶放弃市里的优渥条件,去本市位置最偏僻的贫困县担任县委组织部长。爷爷为了爱情,经申请和地委领导批准,下放到县高担任校长。这一去就是18年。我爸和我姑妈从小在县里生活长大,环境恶劣条件差。
我奶奶先后担任县委组织部长、第一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我爷爷也从县高校长的位置上了副县长(因任职回避,我爷爷去隔壁县任职了五年)。随着我爸考入我奶奶的母校华中工学院,我姑妈考去南开大学,我的父辈才逐渐从县城跳出来。听我爸说,他大二那年,我奶奶被提拔为行署副专员(相当于副市长),同年被选为省政协委员。当时我奶奶经常往返省城和市里,认识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人,托省里的关系,爷爷从副县长的位置调去省府办公厅任副处长。
所长简评:那时候高学历人才还是相对受重视的,农村出身没有根基的,去基层也不算一步坏棋。祖辈的仕途以奶奶为主,爷爷做出了牺牲,从结果看,奶奶一步步往上走,也没辜负爷爷的牺牲。
第三步:从中产到上层
我爸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住家里在省城的房,在省建设厅一直工作到28岁,经介绍和某女博士,也就是我妈结婚(我外公退休前是省外贸厅党组成员、机关纪委书记,外婆是省属国企子公司总经理)。
后来我奶奶和外公外婆陆续退休。我爷爷在省府办公厅担任副处长、处长多年,因年龄偏大没有太多空间,退休前就给了个副巡视员。我爸当时28岁,只是省建设厅主任科员,我爷爷在退休宴上搭了省府秘书长的线,给我爸调去省府办公厅了。33岁任副处长,36岁任处长,44岁任省府办公厅副主任。我妈在211高校任科室主任、副院长。后来机缘巧合(奶奶和省政协熟人电话中聊起,对方发出邀请就答应了)加入了民主党派,做过市委委员、市主委,被推荐去挂职过某部司长助理,后来升省副主委后提拔上了副校长。
爷爷辈其他亲戚没多提,我只讲我现在了解的。二奶奶(应该称为二姑奶奶合适),985教职退休,二伯北京某外企退休。二奶奶的女儿,本科北大,后来去普林斯顿读研留美了。我姑妈(我爸的姐姐)南开毕业后一开始去上海做翻译,后面转做律师,我们这大所创始人。姑爹之前在建筑国企当中层领导,给律所拉了不少建工业务(我猜测)。不过表姐成绩不太行,当年刚过一本线。后面送去英国读研赶上疫情,人现在在国外没回来。
所长简评:
最后这一段比较精彩。
1.婚姻的门当户对。祖辈大家都是农村出身,那就大学生对大学生,门当户对。到了父辈,厅官家庭对厅官家庭,强强联合,形成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基础,当然也强化了阶层固化。
2.事业的传承。爷爷一辈子在省厅就干到处级,退休给了个待遇;而爸爸36岁就达成了爷爷的终身成就,说明什么?说明爷爷虽然级别上不去,但给后人打了基础。这么些年的内部信息、人脉、人情,最后都形成资源回报在爸爸身上,也让他能够28岁主任科员,33副处,36正处。从副处到正处,可以说一步没耽搁,这个基本就是上层天线运作的结果了。44岁核心副厅,也算是挺年轻的了。
3.信息差有时比智商更重要。妈妈加入民主党派这步棋,不是人人都会走、都有门路走的。学术界人士,走民主党派是捷径,代价是天花板,副职到头。民主党派更小众,相对来说更加小圈子,信息不为外人所知,所以是更好运作的存在。所谓“无知少女”,妈妈除了民族这个不能选,其他buff都集齐了,当个副校长也在意料之中吧。这个渠道是奶奶通过政协得到的,普通人可能都接触不到这样的信息,当青椒去卷,半辈子都不一定能卷到副校长。
4.二代跟江西周一样,也是开枝散叶了。但还是相对有本事的,没挤在一个系统内。有地方、高校、国企、律所。三代信息不全,读书一般的表姐去镀金英国硕,这是颇有家资的家庭的经典操作了。
划分理由
首先说明对上述阶层划分的理解。底层时期是贫困农民家庭,家徒四壁,愁吃愁穿。小康时期是人民教师和zf普通公务员,有稳定的工作能吃饱穿暖。中产时期是小干部家庭,有一定事业和成就,给子女提供良好环境。上层时期是高干家庭,有卓著的事业和关系网,阶级牢固不容易滑落。
几点说明和回应
1.只是陈述,没有炫耀的想法,也不值得炫耀。环顾四周是相似的人和家庭。还有那些上层之上被迷雾缭绕的,是更深不可测的。
2.大部分内容是我奶奶生前和家父讲述,我所看到的也只有后小段,不排除会有出入。
3.关心我家庭条件的其实不用胡乱猜测,没有什么不可告人。小目标我家肯定是没有的。只能说物质上比普通中产拥有的会好一些。现在的干部待遇基础工资算上年终奖公积金不低,高校博导算上课题项目年收入也不会低吧。如果只盯着别人有多少套房多少间铺放了多少流动资金理财,不关注别人的能力和地位,那就只是粗暴的“仇富”心理。
4.认为我家处于中产而非上层的也有道理,毕竟划分标准各执一词。可我描述的重点,只是从底层如何上进至中产或上层的途径。
5.涉及隐私信息不会透露。你把我看作时代洪流沧海一粟也好,不同阶层的影子也罢。我知道我不是大多数,但没必要恶语相向。
来源: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