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梗高发,而且心梗位列我国死因第一位,因此平常一定要重视心梗,饮食上尽量做到三多三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有3.3亿名心血管病患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25%,而且心血管病在我国城乡居民死因中位列第一,平均每七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而在心血管疾病当中,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最大病因就是急性心梗。更让人担忧的是,如今心梗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了。
医生总结:
容易心梗的人,都有六大共性
心梗是冠心病发展到最终阶段的一种表现,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持续缺血缺氧引发了心肌坏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冠状动脉管道上会形成斑块,斑块一旦破溃进入血液,就可能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塞动脉血管,就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甚至引发心肌梗死。心梗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意识丧失,甚至导致猝死。
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曾刊文指出,自己在一天当中连续抢救了三位40多岁的心梗患者,他发现这些年轻的心梗患者大多都有以下六大共同点:
1、吸烟
这几位患者都有吸烟的习惯,而且都有多年的吸烟史,而长期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甚至增加心梗风险。
2、肥胖
这三位患者看体型就很胖,而且典型的腹型肥胖,要知道肥胖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男性
年轻男性比女性发生心梗的风险更高,而这几位患者都是男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更年期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减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
4、饮食不节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几位心梗患者的共同点还有饮食不节,从来都不控制饮食。因此饮食上一定要保证健康均衡全面。
5、不爱运动
现在很多人一下班回去就躺在沙发上,不爱运动的习惯,总是喜欢躺着,也是心梗的一大诱因。
6、不测三高
这三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三高”,但他们从没有测过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也从未刻意去控制。
腿是心梗的“放大镜”,
出现4种表现要警惕
网络上有种说法称腿部是心梗的放大镜,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无道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曾指出,如果一个人患有外周动脉疾病,心梗风险或会增加5倍。所谓的外周动脉疾病是指发生在下肢动脉血管的一种粥样硬化,并且已经影响了下肢正常供血。
《美国医学杂志》子刊也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指出,约有5%症状性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会在30个月内出现心肌梗死。
因此,当腿部出现以下几种表现时,要警惕可能是心梗到来的信号。
1、腿部发麻
腿部没有受到压迫,也没有不良姿势,但却有无故腿麻的表现,而且这种腿麻多表现在一侧腿部,要小心心梗作祟。
2、腿部肿胀
如果明显感觉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粗,使劲按压痕迹很难消退,要警惕下肢水肿。
3、腿部疼痛
腿部有不明显钝痛感,而且在受到按压时,出现局部疼痛,可能是血栓、心梗的前兆。
4、腿部变色
腿部如果有红色、发白、发亮、青紫色等异常变色表现,同时伴有瘙痒、脱屑等症状,都可能在提示心梗。
远离心血管疾病,饮食坚持3多3少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很多,其中每五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两人死于心血管病。而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饮食尤为重要。
2023年5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研究人员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上的一项研究,对我国各省在2002年-2018年间的饮食和心血管疾病负担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水果、全谷物、蔬菜吃太少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因素。
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的一篇论文研究指出,高钠、高红肉、低全谷物三种不良的饮食方式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综合以上两项研究,远离心血管疾病,饮食上要坚持三多三少。
1、多吃水果
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要摄入200—350克的水果,建议饭后1—3小时后食用水果,尽量换着颜色吃,但最后不要用果汁替代,因为果汁的含糖量高,而且维生素也会大大减少。
2、多吃蔬菜
尽量多吃蔬菜,一般来说蔬菜的叶子颜色越深,营养成分就越丰富。黄瓜、茄子、冬瓜等都是不错的蔬菜选择。
3、多吃全谷物
建议全谷物要占到主食的四分之一,尽量粗细搭配来食用。
4、少吃盐
盐吃多了会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另外还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种酱料、罐头、火腿肠、面包、薯片、话梅等食物,都是隐形盐大户。
5、少吃红肉
建议要少吃五花肉、肥牛、肥羊等高脂肪红肉,每周食用红肉不要超过3—5次,并且尽量选择蒸、煮等方式来烹饪,少用煎、炸、烤等方式。
6、少吃精制碳水
饮食上要少吃米饭、面条、馒头等精制碳水,适当加入粗粮、杂粮等,以更好的预防疾病。
我国心梗高发,而且心梗位列我国死因第一位,因此平常一定要重视心梗,饮食上尽量做到三多三少。一旦出现某些异常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心血管疾病作祟。
来 源 / 北京科技报社、禾健康研究所、39健康网
放疗医师编辑整理(内容/图片转载仅供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问题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感谢原作者!)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