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健康过年从“吃”开始——一份春节饮食指南献给大家

民生   2025-01-30 16:26   河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期间,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等活动逐渐增多,团圆饭、各种美食不可或缺。如何使大家既吃得美味、吃得丰富,又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日前,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脾胃科医生、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专业人员,他们准备了一份春节饮食指南,让大家在这个阖家团聚的传统佳节里“吃”出营养和健康。
科学挑选 注意存储
春节期间,大家在享受团聚的同时,离不开美食的陪伴。“我们一定要科学挑选食品,这是节日期间吃得营养健康的前提。”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科长阎香娟说。
“在选择食品时一定要选得‘正’,看得‘清’。”阎香娟说,在选购食品时,要到持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购买冷藏食品时,要到具备冷藏食品经营项目、储藏条件好且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作坊类等非正规场所售卖的食品,因受加工场所卫生环境较差、加工食品种类繁多、监督管理盲区等因素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较大,容易引发食源性疾病,所以大家尽量不要选购。她提醒,在购买和食用预包装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标识,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胀袋、胀罐)、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出现异味等现象,网购的食品更要特别注意。无法直接辨识生产日期和配料表等关键信息的散装食品,不建议购买。
“节日期间,大家在备餐时,要注意洗得‘净’,做得‘洁’。”阎香娟说,“备餐前应清洁双手、厨具和餐饮具等,做到刀具和砧板生熟分开。”她说,直接入口的果蔬,如葡萄、草莓、车厘子、圣女果等,建议使用小苏打浸泡15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3至5遍,这对于清除残存的农药、微生物等污染物非常有效。此外,瓜果类蔬菜应去皮食用,绿叶蔬菜可采用淡盐水浸泡清洗和焯烫的方式,有效去除农药残留。在制作蟹、虾、螺等水产品,以及四季豆、黄花菜、豆浆等食品时,应煮熟煮透,规范操作,严防食物中毒。
“我们应该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宜大量采购囤积。”阎香娟说,在春节期间,超市、农副产品市场等都会照常营业,所以对于蔬菜和水果等容易腐坏的食物来说,只需购买三四天的食用量即可。有些人多采购了蔬菜和水果,这就需要采取正确的存放方式,延长蔬果的保鲜时间,减少腐败。“可以保留蔬果上少量泥土,不要清洗后存放,因为带水的蔬果易滋生细菌,特别是叶类蔬菜,湿气过多时更易腐烂。”她说,保存时要注意透气,用塑料袋装时留口,或用保鲜膜覆盖后扎孔防湿。应该分开存放不同种类的蔬果,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苹果、香蕉和梨等水果释放大量乙烯从而加速其他蔬果的老化。
阎香娟告诉记者,不少人喜欢用冰箱存放食品,因为冰箱的低温环境可以减缓细菌生长的速度,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冰箱不是食物的“保险箱”,它并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冰箱里的食品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仍然会变质,甚至可能滋生更多的细菌。因此,节日期间,大家还是应该按需少量多次购买食品,并及时食用,这才是保持食品新鲜和安全的关键。
合理搭配 均衡营养
“节日的餐桌上菜肴种类繁多,有荤有素,有凉有热,我们一定要科学进行搭配。”市中医院中山院区脾胃科副主任张艳彬说,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各有其喜恶,合理的饮食搭配能够满足身体各方面的营养需求,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
张艳彬告诉记者,节日期间营养健康的饮食,首先就是要注意荤素搭配。荤菜如肉类、海鲜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来源。但过多食用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肥胖等问题。素菜如蔬菜、水果、菌类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所以,他建议节日的餐桌上,荤素比例控制在1比2左右,即每吃一份荤菜,搭配两份素菜。例如,一道红烧肉可搭配一份清炒时蔬和一份凉拌木耳,这既能品尝到肉的鲜美,又能补充蔬菜的营养,还能通过木耳的润肠作用,缓解肉类带来的油腻感。
“粗细搭配也很重要,是节日期间吃得营养健康的另一个‘法宝’。”张艳彬说,粗粮如玉米、糙米、燕麦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肠道健康,细粮如精白米、精白面等,口感细腻,易于消化吸收。“无论是粗粮还是细粮,它们的营养相对单一,因此在主食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粗细搭配。”他说,比如可以将玉米面窝窝头与白米饭一起食用,既能增加口感的层次感,又能平衡营养,避免因长期食用细粮导致的营养不良。
张艳彬说,节日期间的饮食也要注意干湿搭配。干性食物,如干果、坚果、饼干等,口感酥脆,但油脂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容易上火。湿性食物如汤品、粥品等,能够滋润肠胃,促进消化。因此,他建议节日期间,应适量食用干性食物,如开心果、腰果等,作为餐前小吃或餐后零食,但要控制分量,避免过量摄入油脂。同时,可以准备一道滋补汤品,如乌鸡炖枸杞汤、冬瓜排骨汤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滋润肠胃,缓解干性食物带来的燥热感。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藏,需要温补。张艳彬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应多食用温中补虚、益气养血的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同时,也要适当搭配一些清热解腻的食物,如萝卜、白菜、山楂等,以平衡饮食的寒热属性。“可以炖一锅羊肉萝卜汤,羊肉温补,萝卜清热,既能满足冬季对温性食物的需求,又能避免因羊肉过于温热导致的上火、口干舌燥等问题。”张艳彬说,春节期间,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口唇干裂等症状,应多食用一些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蜂蜜等,既能滋润肺燥,又能滋养皮肤,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顺应时节 注重养生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时,难免会喝上几杯。“适量饮酒可以助兴,促进血液循环,但过度饮酒会伤肝、伤胃,甚至引发急性酒精中毒。”阎香娟建议,在年夜饭中,大家可适量饮用低度酒,如黄酒、果酒等。要注意控制饮酒量,一般男性不超过2两,女性不超过1两。同时,要注意饮酒的节奏,不要一饮而尽,可以慢慢品尝,让酒在口腔中停留片刻,充分感受酒的香气和口感,既能享受饮酒的乐趣,又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阎香娟提醒,饮料类食物也应少食用,因为多数饮品含糖量在8%至11%左右,有的甚至高达13%,不利于身体健康。很多人都喜欢喝饮料,其一是白开水没有味道,其二是甜味能使人味觉得到满足,喝饮料已成为习惯。但经常喝饮料容易使口味变“重”,造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及龋齿、肥胖等,因此不建议多喝含糖饮料。如果觉得白开水没有味道的话,可以通过饮茶代替喝饮料,茶不仅让人在味觉上得到一定的满足,而且对健康也有一定的益处。
在新春佳节之际,举杯共饮之时,应该注意养生。“春节养生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大蒜、韭菜、香菜等。”张艳彬说,这些食物都带有香气,都可促进阳气生发。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所以适当吃些甜品食物,如大枣、山药等,能健脾胃之气。
张艳彬说,春节期间,餐桌上的菜肴往往色香味俱全,很容易让人食欲大开,不知不觉中就吃了很多,所以不少人在“吃”上出了问题,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患上了“节日病”。“《黄帝内经》有云:‘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他说,从营养摄入的角度而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的日常饮食已经能够满足营养需要。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容易因为过饱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急性发作。
张艳彬建议,控制好每道菜的分量,不要贪多求全。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每道菜先夹一小份尝尝味道,等吃完后再根据饱腹感决定是否再夹。同时,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避免因进食过快导致的噎食、呛咳等意外情况。“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20次左右为宜,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品味食物的美味,还能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特殊人群 科学饮食
春节期间,胃肠弱的老人和儿童在饮食上要注意哪些问题?“老人和儿童饮食最大的特点是钙需求量比较大,因此他们在春节期间仍然要保证每天奶制品的摄入。”张艳彬表示,老年人每天要保证300毫升纯牛奶或无糖酸奶的摄入,儿童则保证在300至500毫升。同时,老人和儿童还要保证每天吃一个鸡蛋。
由于老年人和儿童的消化系统比较特殊,吃太多东西容易积食,因此张艳彬建议他们三餐两点或三餐三点。“正餐可以少吃一点,加餐可以选择牛奶、小坚果、水果或脂肪含量低的钙奶饼干。”张艳彬补充道,钙奶饼干的钙含量比较高,大约11片左右就含300毫克的钙,可放在加餐当中。而曲奇或苏打类的饼干几乎没有蛋白含量,反而含有50%以上的脂肪,所以老人和孩子要尽量少吃。老人和儿童每餐食用的肉应该控制在50克至75克,吃完肉之后可以喝点热水、吃点山楂等利于消食的食物或轻微揉揉肚子,避免积食。
张艳彬说,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在春节期间饮食不仅要控制好,而且也要注重血糖和血压的监测,控制血糖和血压达标。
“饭后很多人会选择久坐聊天、打牌等,但中医讲究‘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张艳彬说,适当的活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避免因久坐不动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他建议,饭后可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做家务等,让身体微微出汗,促进新陈代谢。但要注意活动的强度不要过大,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肠胃的负担。一般来说,饭后散步15至30分钟为宜,可以选择在室内或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慢慢走动,呼吸新鲜空气,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放松心情,为接下来的欢庆活动养精蓄锐。
春节期间营养健康饮食就要做到膳食平衡,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饮酒要适量,还要保证适当的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营养健康,吃出幸福年味儿。
春节健康饮食小贴士
小贴士1:聪明选择零食
春节期间,零食难以避免,选用坚果、新鲜水果作为零食更健康。避免过多食用膨化食品、甜点等高油脂、高糖分食物。
小贴士2:适量饮茶
适量饮茶有助于消化,可在饭后饮用一些茶水,如绿茶、普洱茶等,帮助消脂解腻。
小贴士3:妥善处理剩菜剩饭
凉菜无论荤素,尽量当餐吃完;绿叶菜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剩余的尽快分装冷藏,存放不超过24小时;海鲜等水产品和豆制品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冻;肉类、蛋类建议适当保存,需尽快分装冷藏,超过24小时需冷冻。
小贴士4:少生食肉类、海鲜
春节期间,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饭店进餐,尽量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
小贴士5:合理安排节目
除了吃吃喝喝,适当的体育活动也非常重要。饭后散步、舞蹈或参与一些户外活动,既能促进消化,也能维持体型。
小贴士6:留意饮食时间
尽量不要在晚上太晚进食,晚饭后应至少保持两小时以上的时间再去睡觉,以避免消化不良和体重增加。
小贴士7: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体内激素平衡,避免因疲劳引起的暴饮暴食。春节晚宴后记得调整作息,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本公众号长期征收稿件
投稿邮箱:qxfb66536323@163.com 

石家庄桥西发布
信息发布,风采展示,传递社会正能量,诚挚邀请您与我们一起共建现代化、国际化、幸福美丽桥西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