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回了趟老家,为的是参加家里老人的葬礼。
老家的葬礼,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一开始还有点期待——毕竟90多岁高寿的老人辞世,算是“喜丧”,还能土葬,这种仪式感在泰国可是没见过的。
刚到村口,迎面扑来的是姑姑家的子女并列二排,三跪三叩的迎接,展现了对娘家人的尊重。而纸钱灰烬和鞭炮硝烟这些不算熟悉的那种能让人流泪的呛鼻感,不仅刺激了我的泪腺,也刺激了我的肺。
中国葬礼:隆重的悲与思
北方的土葬葬礼从仪式到细节都透着一种隆重与庄重。送灵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直至村头的坟地。远远望去,蜿蜒的队伍像是一条长河,流淌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不得不说,北方葬礼的隆重气派让我这个久居泰国的外乡人着实震撼了一把。唢呐声呜呜咽咽、锣鼓点滴滴答答,送灵的队伍像条长龙,浩浩荡荡地把悲伤递到了天边。
然而,这隆重的背后是巨大的辛劳。姑姑们的子女们为了这场葬礼,早已忙得不可开交。摆宴席、接亲戚、张罗仪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与其说这是一场告别,不如说是一次对逝者人生价值的全面彰显——隆重、庄严,又深沉。
泰国葬礼:一场庄严又欢快的告别
而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几年前在泰国参加的一场葬礼。那是个炎热的下午,葬礼在一座佛寺里举行,环境幽静,鲜花与佛像交相辉映。与中国葬礼不同的是,泰国人的葬礼里充满了“开心的元素”。僧人们的诵经声低缓宁静,亲朋好友脸上的表情竟然带着微笑。
后来才明白,泰国人对死亡的看法与中国有着本质不同。他们相信生命是轮回的起点,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开启了新一世的旅程。葬礼上的“欢快”,并不是不尊重逝者,而是对逝者即将进入新生的一种祝愿。这种氛围,淡化了死亡的悲伤,更像是一场庆典。
文化逻辑:悲与喜的不同解读
中国葬礼之所以庄重且沉重,是因为死亡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终点,是与逝者告别的唯一机会。我们用“礼”去表达最深的敬意,用悲伤去表现最强的感情。这份对生命的重视,既体现了家族观念的延续,也反映了“落叶归根”的情感诉求。
泰国葬礼则因佛教文化而更显轻松。在泰国,葬礼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生者修福的契机。布施僧侣、诵经祈福,不仅是为逝者超度,也是为生者积德。轻松的氛围,不代表对逝者的不敬,而是对生死轮回的坦然接受。
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站在北方农村的土路上,看着送灵队伍远去,我的心情很复杂。作为娘家人,理应为这场葬礼的圆满感到骄傲,但也不免为家人们的辛苦和花销深深担忧。我知道,他们是为了给逝者一个体面的告别,也是为了家族的荣耀。
然而,当我想起泰国的葬礼,那种轻松的氛围、亲朋好友的微笑以及佛教诵经的平和,又让我觉得生活可以有另一种方式。没有过度的负担,却一样充满了爱与尊重。
两种家园,两种告别
中国的葬礼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故乡的分量——那种镌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仪式感,是我身处泰国时所无法体会的。而泰国葬礼的轻松与豁达,却让我看到了一种更加通透的生活哲学。
或许,我的复杂心情就源自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一边是根深蒂固的家乡情结,一边是我生活了多年、给我带来平静的泰国。
我没有答案,也不急着找答案。
因为无论身在何处,家人和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永远在那儿,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
中国的星星分外明亮,而在异国的普吉岛,大海也涛声不绝,
我们要学会与生活和解,也要学会与生活告别。琼瑶姐姐也就比姑姑早走那么几天,也许她的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既然走进了江湖,也就只能四海为家,兴许他乡即是归处。
资料与图片来源: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由生活 关注普吉
微信号|PhuketHead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