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参加游戏吗?”
自2021年《鱿鱼游戏》播出后短时间就跃升为网飞最受欢迎的原创剧集,播放量在94个国家的排行榜位居首位。上映后仅仅17天就吸引了1.11亿户观众。还在2022年艾美奖中获得最佳制作设计、最佳视觉效果与最佳特技表演大奖。(《鱿鱼游戏1》剧情回顾)
作为曾席卷全球的爆款剧集,而今《鱿鱼游戏》第二季回归,这场生与死的童年游戏到底想表达什么?
在韩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破产的虚拟币炒客,曾经豪赌一夜暴富却输掉一切;他们是挪用公款失败的企业家,他们是面对冰冷的监狱大门无路可逃;他们是身无分文的脱北者,只能在黑市里苟延残喘;他们是生性善良的transgender群体,因社会不公平对待困在命运的泥潭。他们都曾是社会的普通人,却因为种种原因陷入绝境。
当一位神秘招募者出现在他们面前,递上一张具有标志性的邀请卡,并以巨额奖金为诱饵,轻声说道:“加入游戏,赢取奖金,改写你的命运。”他们面对如此诱惑,别无选择,只得毅然决然地踏上这场冒险之旅。
再次踏上那座孤岛,参赛者被蒙上双眼,送入一个密闭空间。统一的绿色运动服,陌生的队友,以及头戴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面具的红衣守卫,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生死考验屏息。
456名玩家,为了456亿韩元奖金,参与一场生死童年游戏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与社会问题。每一轮游戏结束后,奖金都会累积,每个人都能看到天花板上巨大的奖金总额。而每一个数字的增长,都意味着一条生命的逝去。
第二季承接第一季结局,主角成奇勋选择放弃高达456亿韩元的奖金生活,决心摧毁游戏体系。他主动接触了“神秘招募人”,试图深入游戏背后的黑暗真相。
然而,当他再次进入游戏,却发现自己不得不利用参赛者的贪婪和求生欲,煽动暴动来反抗组织。每一步看似成功的行动,却总是落入组织的精心设计之中。
在这一季中,不仅参赛者面临生死考验,就连红衣守卫们也被揭示出他们背后的悲惨命运。原来,这些看似冷酷的执行者,也不过是被生活逼到绝境的普通人。游戏内外的等级体系,让每个人都成为资本的工具。
当玩家拼尽全力争取生存,游戏背后的主办者仍在奢华的包厢中品酒观赛,像欣赏马戏团表演般看着他们挣扎,他们戴着华丽的动物面具,象征着各自的权力与地位,彰显着社会阶层的冰冷对立。
这种极端的不平等也是娱乐产业的另一面。在现实世界,类似事件也曾被揭示给大众,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和邀请各界名流参加“特别”的聚会成为媒体焦点,这从另一角度展现了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让人不禁直接到《鱿鱼游戏》中富人的冷漠旁观甚至看到残忍“杀戮”的乐在其中。
成奇勋是否能打破这场循环?还是会在反抗中迷失自我?
这是第二季留给我们的最大悬念。
《鱿鱼游戏》火爆背后,映照社会残酷现实
《鱿鱼游戏》之所以引发现象级热潮,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部生存游戏剧,更因为它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无情与残酷。据统计,韩国家庭负债率已达GDP的100.5%,许多年轻人因为经济压力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游戏中的等级划分,正是现实社会中阶级分化的缩影。
富人掌握资源,底层人被压榨甚至剥夺生存权。
(来源:腾讯新闻)
导演黄东赫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剧中的角色和他们的故事,源于他对现实的观察。游戏内的玩家,正是无数个被社会抛弃的普通人。
第二季上线后,《鱿鱼游戏》IP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Netflix不仅推出了剧集线下体验项目,还与多个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从巨型娃娃到经典的绿色运动服,《鱿鱼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符号。
在韩国的大街上,标志性剧中娃娃在头顶格外醒目;在泰国的湄公河上,偌大的娃娃矗立在岸边。
毫无疑问,《鱿鱼游戏2》的上线,成了近期影视剧圈的又一热点。尽管首周观看人数创下新高,但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6.4分,观众对其剧情发展和结局表达了不满,认为第二季完全是“烂尾之作”。
许多观众认为第二季的游戏设计缺乏创新,重复了第一季的套路,主角成奇勋的角色在第二季也被批评为缺乏深度。
不难发现,《鱿鱼游戏》导演黄东赫本具才华,但在高压与资本的双重驱使下,《鱿鱼游戏2》却显得急功近利,沦为了一部平庸的续作。反应在游戏设定中、主角转变及配角刻画方面,或显得平淡无奇、缺乏创新;或逻辑混乱、显得轻率肤浅。
不过,导演黄东赫透露,第三季将是整个系列的终结结局篇,预计在2025年夏季或秋季上线。剧集尚未完结,一切并未结束,《鱿鱼游戏2》的最后一刻,众人还在面临生死考验。《鱿鱼游戏3》的剧情,必然会紧接其后,成奇勋的任务能否成功,鱿鱼游戏背后的组织是否会被摧毁?
然而,在耗尽了全球剧迷三年多的热切期待后,这部韩剧爆款还能续写辉煌多久呢?
让我们期待一下最终的结尾吧!
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