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美国登录上了TikTok!就这样“起死回生”了?

文摘   2025-01-20 07:17   加拿大  
据最新消息,TikTok表示,将恢复对美国用户的服务。
目前部分Tiktok用户于周日下午陆续恢复使用,可通过网络浏览器访问其内容。
晚些时候,部分用户可以使用该应用,并收到一条欢迎用户回归的信息:
TikTok在 X 上的一篇帖子中表示:“根据与服务提供商的协议,TikTok 正在恢复服务。我们感谢特朗普总统向我们的服务提供商提供必要的澄清和保证,他们不会受到任何处罚,为超过 1.7 亿美国人提供 TikTok,并让超过 700 万家小企业蓬勃发展。”
“这是对第一修正案的坚定支持,反对任意审查。我们将与特朗普总统合作,找到让 TikTok 留在美国的长期解决方案,”该公司补充道。
这款让全球年轻人痴迷的短视频应用,在关闭了短短不到12小时内,再次回归!

命运多舛的Tiktok在美“生存”时间线:

  • 2024年12月27日:当选总统特朗普请求最高法院暂停可能的 TikTok 禁令生效,直到他的政府能够对该问题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 2025年1月17日:最高法院一致支持禁止TikTok 的联邦法律,除非其中国母公司出售,否则该法律将立即生效。该禁令将于 2025 年 1 月 19 日生效。


  • 2025年1月18日在联邦禁令即将生效的几个小时前,美国 TikTok 用户被禁止观看这个平台上的视

    该应用程序上的一条消息称:“美国已颁布了一项禁止 TikTok 的法律。不幸的是这意味着你现在无法使用 TikTok。”

    该公司的应用程序还从包括苹果和谷歌运营的应用程序商店中下架。


  • 2025年1月19日:Tiktok在美国恢复正常使用!


禁令的背后:强制关停的最后通牒

事情的起因大家都不陌生。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1月19日之前将TikTok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否则将强制关停。尽管TikTok多次强调其平台没有威胁国家安全,但最终未能改变禁令的命运。无奈之下,字节跳动宣布将在美国停止运营
最近几天,TikTok在美国的命运迎来了最戏剧化的转折。
应用页面更新了一则告别信息,语气中透着无奈,却也带着一线希望:“由于美国已经通过了禁止TikTok的法律,我们不得不暂停服务。但幸运的是,特朗普总统承诺会与我们合作,争取在上任后找到解决方案。请大家拭目以待!”
在禁令生效的前一刻,TikTok选择了主动关停,而不是冒险挑战法律底线。
即将就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事也公开表态,在采访中暗示可能会签署一份90天的延期协议,以争取更多时间重新评估形势。他说:“最高法院的裁决必须被尊重,但TikTok的未来不会让大家等待太久。”
如今回看这段表态,川建国同志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响!
与此同时,TikTok CEO周受资发布了一段简短视频,表达了对特朗普提议的感谢,但对具体的复苏计划保持沉默。公司内部尽管运转如常,紧张的氛围却弥漫开来。眼下的风波,无论结局如何,已经让TikTok成为全球商业博弈中一个无法忽视的焦点。
对于拥有1.7亿美国用户的TikTok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大地震”。
然而,更加有趣的是禁令发布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TikTok难民"与小红书的意外走红


无数美国网友们开始“流浪找家”。
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YouTube或Instagram等美国本土社交平台,而是集体涌向了中国的小红书(Rednote)。
然后,“TikTokrefugee”成了他们的新标签,一句“你好,我是TikTokrefugee”成了这些新用户的统一口号。
目前为止,小红书上#TikTok Refugee的话题已有了近240万讨论、超9460万讨论、词条浏览超1亿。
在TikTok因禁令陷入困境之际的短短几天内,小红书竟冲上了美国App Store的下载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现象级”应用。
这个转变令小红书自己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一个原本专注于生活分享的中文平台,如今竟然成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桥梁?
小红书的团队也没有错过这次机会,稳稳地接住了这波流量。如今,许多从TikTok转战而来的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分享生活、结交朋友,点击量轻松突破几甚至上万。
不仅是普通的美国网友,NBA传奇球星德维恩·韦德(Dwyane Wade)也在小红书上开设了账号,并发布视频用中文说“你好”,想在小红书和中国网友有更多的connection。

"猫税"与“作业帮”


初到小红书的美国友友们面对满屏中文,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但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总能有办法能找到共同的语言。很快,这些“tiktokrefugee”发现了打破隔阂的秘密武器—“猫税”。
他们纷纷晒出自家猫咪的照片,就连没有猫的中国网友也不甘示弱,评论区搬出了狗子、兔子,甚至鹦鹉和大熊猫的照片。
小红书的中国网友看着这些可爱的动物,热情回应:“交猫税是小红书的基本礼仪,第一次见面就要这么聊!”
除了猫猫狗狗,小红书的评论区也迅速演变成了跨国“作业帮”。中国网友请求美国网友帮忙改英语作文,美国网友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
甚至有礼尚往来,中国人请美国人帮做英语作业,美国人请中国人做数学作业。
面对老外的热情,中国网友也拿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式幽默”。当有外国人询问该取什么中文名字时,他们的建议往往既机智又抽象,比如靇灪龖,其他网友回复:写完名字,天亮了。
当有人表示要抓紧学英文了“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文化输出还是昙花一现?

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有网友打趣道,2025年1月19日可以被称为“中美网友建交日”。
虽然这只是个玩笑,但这场社交媒体上的“难民潮”确实拉近了中美网友的距离。希望这种善意的互动能够延续下去,为彼此之间搭建更多理解的桥梁。
我们期待的‘地球村’,不正是跨越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双向奔赴吗?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投票互动
责编:Jie、Jian、Jinrong
撰稿:少咸
图源: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联系我们

勾搭猫哥|微信号:BMLXJ3
加入我们|hr.studentshub@gmail.com
商务合作|studentshubhub@gmail.com
一只留学圈的喵星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


北美留学生态圈
有些事儿只有圈里人才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