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骗局层次不穷,留学在外,如何成为“反诈留子”?

文摘   2024-12-16 11:35   加拿大  

在海外求学的小伙伴们,别觉得诈骗离你很远!一不小心,你可能就在骗子的“剧本”里饰演了被骗的主角。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美那些套路满满的诈骗伎俩,看完之后保证你防骗技能UP!


杀猪盘:你是我的唯一,直到你没钱为止
某天,一个“误发”短信出现在你的手机上:”在xxx餐厅前面停的车是您的车吗?您挡住我的车了 麻烦您挪一下”
“请问你是钢琴老师吗?我找了您很久!”出于礼貌你回了句“发错了”,结果对方热情地和你搭起了话:“不好意思呀,那能加个微信吗?”
接下来,他们会伪装成你的“完美伴侣”,有趣又体贴,懂你的小情绪,还分享“虚拟货币的投资心得”。等你放下防备,把钱投进他们的“项目”后,人家就人间蒸发了。
(图片来自小红书)
低价代购、机票陷阱:五折背后的猫腻
还记得那些微信群里的诱人广告吗?“五折代购机票 门票、外卖”,“低价代充Paypal”,甚至“超低汇率换汇”。这些服务听起来简直是小天使的化身,但背后可能暗藏杀机。骗子接单后,可能用盗刷的信用卡支付,或直接玩消失。甚至在换汇骗局里,你可能无意间卷入洗钱犯罪或者直接被关小黑屋。
(图片来自小红书)


快递短信套路深!

最近结合着各大快递公司罢工的新闻,很多小伙伴在网上不约而同发出一个常见的骗局:收到“UPS”,“Canada Post”甚至“加拿大海关”的短信,说你的快递因为信息不全被滞留了。
听到短信通知,心急如焚的你点进链接,发现要填个人信息,甚至还得补交所谓的“邮费”。
更离谱的是,骗子还要求填银行卡号和密码!
还记得一个朋友的故事:她正好有个快递几天没更新物流信息,一看短信简直深信不疑,点了链接开始填写,结果越填越觉得不对劲,直到要填银行卡密码才猛然警觉:这难道是个诈骗?立马停手去查,果然!有无数同样的受害者网友!
快递骗局防骗小tips
  • 快递没动静也别慌,直接去官网查询物流或者联系客服确认。
  • 收到任何陌生链接,先上网搜一搜,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诈骗案例。
  • 银行卡密码、个人身份信息,任何短信或邮件索要这类内容的,十有八九是骗子。


IG私信和支票超额骗局:看似天降好运,其实是陷阱

有小伙伴分享有一些首饰品牌关注你,并留言说你“喜欢你的风格”,邀请你合作品牌代言。并在支付酬金的时候谎称写错金额,并要求你退还多余的部分。然而,银行在数日后会发现支票是假的,因此会损失实际返还的金额。
或者直接有一些十分猖狂的代写私信一些留学生提供一条龙低价代写服务 让你留学路上一路躺赢。这也是需要特别警惕的事情。代写不仅是学术不端行为,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即使签订了所谓的协议,也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因为代写本身是违法的。如果学校发现了代写行为,轻则要求重写论文或记过处分,重则可能被直接开除。因此,无论如何,切勿轻信这些所谓的“便利”,否则后果可能远超想象。
(图片来自小红书)
虚假线上看房与EMT(电子转账)骗局
在租房市场上,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房东"设下陷阱。最近有小伙伴分享了一个骗局:小红书上一则低价转租房源,房价远低于市场行情,对方支支吾吾不让实地看房。
细心的租客仔细查验后发现端倪:地税单名字与发帖人不符,产权证明文档可疑。这个骗子还编造借口称业主是他老婆,当察觉骗局将被拆穿时,立即销声匿迹。
对于租房的留学生,务必提高警惕:低于市场价、不给看房、资料可疑,都是骗局的明显信号。多一分谨慎,就能少一分上当受骗的风险。
(图片来自小红书)

诈骗防护的最后一课:心态决定一切


防诈骗的核心就是——不要觉得自己不会被骗。我们每个人都有漏洞,骗子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发现你的“软肋”。可能是孤单时的关怀,也可能是急于回国的焦虑。
在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记得:
  • 遇事冷静:越是“紧急情况”,越要三思而后行。
  • 多问身边的人:不确定短信或电话的真实性,别闷头应对,和朋友、老师、学校或者直接联系国际办事处电话咨询一下。
  • 利用网络资源Reddit、小红书、留学生论坛,看看别人分享的诈骗案例,多积累经验。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能在留学生活中多点安全感,少点“剧本杀”。
保护好你的钱袋子和心,也别忘了转发给小伙伴们,一起“反诈骗!
责编:Jie、Jian、Jinrong
撰稿:少咸
图源: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内容综合来自新闻网络
联系我们
勾搭猫哥|微信号:BMLXJ3
加入我们|hr.studentshub@gmail.com
商务合作|studentshubhub@gmail.com
一只留学圈的喵星人
全北美留学生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点击下方名片

还有更多圈中故事和你分享


北美留学生态圈
有些事儿只有圈里人才知道
 最新文章